-
〓 干部谈读书: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
费尔巴哈说,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从精神发育来看,人的精神世界很大程度上由他阅读的图书塑造,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阅读的高度决定了精神的高度。在文化产品匮乏的古代,古人认为“开卷有益”,现在,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40万种,不可能所有书都看,许多书也不值得看。领导干部应该读什么书?如何把有限的时间用来读最值得读的书?......
-
〓 干部谈读书:书架上的一抹蓝色
我家的书架上,蓝颜色封面的书占有相当比例,淡蓝、蔚蓝、深蓝,其内容都与一个主题有关:海洋。生于海岛、长在海边,曾经在海上工作,如今在首个国家级海洋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工作的我,阅读兴趣自然集中在海洋文化、海洋历史等方面。翻开《中国海洋开放史》,公元3世纪以前,中国就已经利用季风变化规律进行航海;汉代,中国的航船能抵......
-
〓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家不禁要问什么是“分水岭”?简言之,分水岭就是开始产生差距的地方,是发生重大变化的肇因,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转折点。人生有哪些分水岭?有人认为,家庭出身和个人禀赋可能就是人生的分水岭;高考或许是人生良好起步的分水岭;婚姻大致是人生幸福的分水岭;出国仿佛是高品质生活的分水岭;阅历兴许是个人成长快慢的分水岭;生活习......
-
〓 金台随感:文化名人不靠“评”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常会与一个“评”字打交道。但我没有想到,这个“评”字系列里,居然还有评文化名人的。相关信息来自一位长者。那天他打电话告诉我,有人申报了“文化名人”,还给他寄了一份“申报表”,希望他为之“说说话”。看来,这位准“文化名人”底气不足,缺乏自信,方才有此请托。文化名人是评出来的吗?我当时就这样脱口而出。一个......
-
〓 文化讲坛:莫高窟“搬”出来才能活起来
8月1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运行,这是数字敦煌的创新成果。它的背后,是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1年的努力和推动。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循着老一辈守护者的足迹,在荒凉的戈壁深处扎了根。50余年,她致力于文物事业的创新与实践,推动了敦煌数字化的发展。面对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如何在......
-
〓 黄朴民:我与王汝涛教授的学术情缘
临沂师范学院(今临沂大学)的王汝涛教授去世已近四年了,可我依然不时地想到他,总想写点文字,以此表达缅怀与纪念。 我拜识汝涛先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在临沂举行的第三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当地的老学者以曹操对孙子兵法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运用为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我那时在孙子兵法研......
-
〓 葛承雍:文物出版,不能瞎出!
目前我国专业的文物出版社只有二三家,但却有超过200家出版社都出版了文物图书或是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图书。无庸讳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伪冒盗版图书泛滥,赝品假货图书屡现,个人藏品私货充斥,鉴宝估价胡说八道,乱象丛生、杂音四起。文物出版是专业出版,也是要有标尺、要负责任的出版,岂可瞎出?!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下......
-
〓 为人当仁——重庆师范大学校长周泽扬在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编者按 《校园·毕业季》本期推出第二篇《为人当仁》,摘自重庆师范大学校长周泽扬在该校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词。周校长将记忆锁定在四年中从学生身上感受到的美德,最终又将致词的落脚点放在“德”上,让我们看到这所学校的文化与精神脉络。那么,你呢?众多院校的众多毕业生们,大学殿堂在四年甚至更......
-
〓 光明论坛·温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哲人孔子说的话,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朋友到来的愉悦。我们邀请中外朋友相聚一堂,就是要感谢大家为中外友好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回顾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峥嵘历程,畅谈长期合作结下的深情厚谊。”“有......
-
〓 新评弹·攻克转型期“文化甩尾”: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最近,这样一个帖子传播甚广,再一次触发了一些年轻父母焦虑的神经。是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很多家庭的座右铭,看看周围一脸焦灼的年轻父母,再看看热火朝天的早教、培训市场,你就知道“起跑线焦虑”多么令人神伤。焦虑一定是坏事吗?未必。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
-
〓 文化圆桌:白鹿归原忆忠实
著名作家陈忠实的离世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他的哀思,表达对一位当代作家的崇高敬意。这份敬意,不仅缘于他的代表作《白鹿原》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而且缘于他“端严正大、忠厚率真”的品格,缘于他始终脚踏实地、保持质朴本色的大家风范。陈忠实先生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他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今天,我们组织了......
-
〓 大家手笔:打开传统法律宝库之门的一把钥匙
近3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和思想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在许多方面获得可喜的学术突破。这对于全面了解古代法制面貌、吸收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要更为科学地阐述中国古代法律发展历史,还有很多新领域和重大课题需要继续探索。比如,时至今日,对于各代的立法形式及立法成果大多未进行探讨......
-
〓 名家谈学科之中文学科:传统深厚路向开阔
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 郭俊玲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景 刘 畅摄中山大学中文系 资料图片最新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估排名(部分) 提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常简称“中文学科”),一般人并不陌生,甚至还多少“插得上嘴”。因为无论“语言”,还是“文学”,都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中文学科”是社会影响面很广的传统学科,也是......
-
〓 忘不了它燃烧我心口的感觉——我与前辈散文家的交谊
位于河南卢氏五里川的曹靖华故居曹靖华吴伯萧郭 风秦 牧 我因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之故,先后与曹靖华、吴伯萧等老一辈散文家有过文字之交。 “文革”结束后,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感觉在大学里要当好一名教师,除了教好书之外,还得学有专攻,著书立说,才能站得住大学讲台,于是,便在教学之余集中精力从事现当代散文研......
-
〓 光明论坛·温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今天,全党同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出自我国最古老的史书《尚书》,是民本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表述。在诸子百家思想争鸣......
-
〓 人才史话:“工之侨的轮回”当止
资料图片 刘基在《郁离子》中,向人们讲述了一段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一张琴,发出来的声音十分优美动听。他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于是把它献给太常寺鉴赏,掌管礼乐的官员答复说,这琴不够古老,便退还了。工之侨回到家,跟漆工商量,在琴身上绘出残断的花纹;又跟雕工商量,在琴身上刻出古文款式;然后......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以制度创新彰显大学之道
韩进 大学是由学科、学术、学者、学生构成的社会组织,作为组织,不仅要有合理明确的分工,也要有效率,而这些都有赖于制度的保证。大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人才,实现大学功能、彰显大学之道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探索建构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与社会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制度密不可分,也必然受制于......
-
〓 家风家教大家谈:优良家风传递始于童蒙
故乡绍兴,文风鼎盛。举目所见,充满励志的话语。如望族家门的楹联“承祖父训克勤克俭,教子孙贤唯读唯耕”,“诗书传家远,礼义日月长”。踏进学校,最醒目的横幅是孔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四壁有众多条幅:“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充满哲理的格言,闪耀着理性的光......
-
〓 毕业季·校长致辞:在适应中成长,在奉献中超越
这些日子,常看到你们流连在校园里,欢快地拍着毕业照。看到一张张洋溢着兴奋喜悦笑容的青春面庞,我打心里为你们高兴!作为陪伴你们成长的师长,我倍感欣慰。 但,同时,我也分明从你们那写满憧憬的脸上,读到你们些许仓促的不安。在你们还来不及仔细回味大学四年,就紧张匆忙地准备着离校之际,在我的脑海里,已经不断涌现好多......
-
〓 细检红楼:贾府节庆论·节日篇
贾府的法定假日,有两类,一类是节日,一类是生日。规格不同,路线不同,主角不同,气场不同。做贾府节庆论,必要分节日篇和生日篇,才好分解。八十回石头记,只有过年,过端午,过中秋,三大节庆。端午中秋只有一遭,年却过了两遍。第三十一回过端午,王夫人治席宴请薛家母女,纯是小宴,最高领袖贾母不曾与会,规格不高。适逢宝玉踢打袭人、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