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草木植成 国之富也
2022年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引自《管子·......
-
〓 抗战时期日伪为何推崇墨子学说
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是对个体生命的无限珍爱,是对国家尊严的高度尊重,是对和平的永久向往,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战争侵略中国,大肆屠杀中国人民,根本就违背了墨家兼爱非攻精神。抗战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日伪出于维护殖民统治的险恶用心,居然对中国先秦时代的墨子推崇备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总的政治目的是灭亡全中......
-
〓 光明论坛·温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2022年第1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文中强调:“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
-
〓 光明论坛·温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2019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引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指出“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很多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今后还要啃下“许多硬骨头”、攻克“许多难关”,才能真正筑牢中国长治久......
-
〓 寒露,泠风送晚秋
寒露,在每年的十月交节,太阳运行达黄经195度。秋分之后的寒露,已是深秋。在寒露时节,我国北方的农田已经收获了玉米,农民开始种植冬小麦,炎夏的燥热早已消散,露水透着凉意,秋风萧瑟,层林尽染。寒露,虽万物归寂,却又硕果累累,是一个饱含无限生机与乡愁的时节。深秋,没有春的蓬勃与夏的繁茂,但她的色彩是丰富的、饱和的、充盈的,......
-
〓 陈平原:“现代中国”的视野以及“人文史”构想
二十三年前,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在北大勺园举行成立仪式暨研讨会,嗣后在《中华读书报》(1999年8月4日)上刊出严家炎、谢冕、孙玉石、钱理群、洪子诚、温儒敏、胡军、陈平原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笔谈”。我在《权当“编后”》中谈及该中心的宗旨:“除了‘学术创新’‘世界一流’‘人才基地’等闭着眼睛也能想到的套语......
-
〓 让秘阁典藏辉耀在亿屏兆幕
《中华读书报》(2022年06月15日15版)古文献是比宫体诗更加无趣、至为沉闷的宫廷台阁之秘藏,但其中金玉沉埋、麟翥层掩,能将真金美玉、龙麟凤翥随时呈现在新时代亿屏兆幕上,是那些致力于古文献数字化的专家们卓越贡献,说尹小林和他的“国学网”(宝典)制作群体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毫不为过。作为“七七级”文科生和文研所“新三届......
-
〓 恭王府与大观园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荣国府为迎接元妃省亲而修建的行宫别墅。元春省亲后,下谕宝玉及其姐妹居住其中。它是小说主要人物重要的活动场所,又是情节发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历来为广大《红楼梦》的爱好者所津津乐道。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一座“大观园”吗?北京恭王府是“大观园”的原型吗?无论曹雪芹在世时与恭王府的前身有......
-
〓 莫砺锋:黄州何处觅东坡
我对任何宗教都敬而远之,但是对于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我像虔诚的宗教徒一样怀着由衷的热爱和崇敬。每当我凭吊那些伟人的遗迹,心中便产生类似朝圣的激动之情。五年前,我应邀到成都草堂做题为“诗圣杜甫”的演讲。我穿过亭台整饬、花木葱茏的草堂走进那座古朴典雅的“仰止堂”,心中激动万分,开讲之始便先对在场的成都人士表示感谢。因为当年......
-
〓 数字出版这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数字出版作为重要的新兴文化业态,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在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十年来,数字出版意识形态主阵地地位更加凸显。特别是自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党管出版的原则得以进一步确立,数字出......
-
〓 光明论坛·温故:为政以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对此,报告中列举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明观念。其中,“为政以德”蕴......
-
〓 金宁的2021私人书单:“行走”与“闲读”,“无用”而“有趣”
靠近年底,盘点日子,疫情还在纠缠,我要说的是比较奢侈的两件事:读了几本闲书,出了一趟远门。读书所以“奢侈”,实是因为与工作相关的阅读占去了大部分时间。至少,一个办学术月刊的人这样讲,大概可以被理解吧! 若还能有闲而悠闲、由着性子阅读,那就是意外的舒坦。我的“闲书”定义很宽泛也很明确,可概括为“无用”而有趣。选择颇为驳杂......
-
〓 词语咏叹调——唐诗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长河,兼收并蓄,奔流直下到了唐代。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厚积薄发的结果。唐诗之美,美在词语。唐诗留下了多少独特的词语,诗性与神韵,情感倏忽来去的瞬间。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些光......
-
〓 真正大写的“京剧人”
那日晨起,从微信上惊悉我所敬重的京剧人谭元寿先生仙逝,不胜悲痛。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位活在广大观众心中的京剧人,竟驾鹤西去了!就在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我还从微信的“京剧直播”中调出几年前的“中秋京剧名家演唱会”,聆听他在《定军山》和《沙家浜》中塑造老黄忠和郭建光的经典唱段,仍是那么老当益壮,那么神采奕奕!怎么就远行了呢?......
-
〓 历久弥新中国年
“年”字,远在公元前十三至十一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作为甲骨象形文字的“年”,上面“禾”,下面“人”,颇似一个人在收割或顶着禾谷,因而《说文解字》称“年”是“谷熟也,从禾”。早期农业社会里,禾谷一年一熟,于是从西周中期开始就用“年”来纪年,如《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云:“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西汉太初元年(公......
-
〓 冬釭凝兮夜何长——忆童年的腊月夜
腊月天,昼短夜长。尽管冬至之后便会“白昼一天长一线”,但毕竟还是一个长长的腊月夜。 腊月天,人们自然是要忙年节的事,但毕竟只是白天忙,还必须打发那一个个长长的腊月夜。 当然,长长冬夜可以睡觉,拱到暖暖的被窝里,做一个长长的梦。 然而,你可别小看了乡村,别把乡村人想象得冬眠动物似的。乡村人自有乡村人的肺腑,也自......
-
〓 严格的学者 亲切的长者
8月10日上午,接到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雷先生的高足刘进宝教授发来的消息,朱雷先生去世了,我一时难以接受。20多天前的纪念唐长孺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朱雷先生参加了一天的会,还发了言。从照片上看,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想不到这么快就离世了。近四十年来同朱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和他对兰州大学历史学科的帮助,历历在目,夜不......
-
〓 文化评析:开启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时代
8月12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非遗保护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意见》对于今后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为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党的十......
-
〓 网络直播中致敬前贤
30年编辑工作从未遭遇的挑战,2020年的前200多天里扑面而来。图书地面卖场无法营业,发货、物流一度停滞,数字化转型提速,出版方紧盯线上平台,编书人摇身变为说书人,同行们陡然间全媒体加持,声情并茂,光彩四射。德国哲学家爱克哈特说得到位,痛苦这个动物用最快速度把你带到完美境界。我自选了吴冠中汪曾祺两位先生的著作,准备两......
-
〓 地方强校齐迁省会值得再审视
近日,一则“河南大学注册地从开封变为郑州”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 将地方高校迁往省会,似不是个案。稍加检索发现,近年来优质高校搬至省会或经济发达的计划单列市的消息越来越多。山西农业大学注册地由原本的晋中市变更为太原市;山西师范大学由临汾市整体搬迁至太原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搬离东营,将学校的注册地正式变更为青岛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