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小说”而非“表演写小说”——我眼中的作家钱钟书
作为钱钟书的读者,我想从个人的阅读经历谈谈对这位“老文化人”的一点儿感受——在这儿得说一句,所谓“老文化人”指的是“老的文化人”而非“老文化的人”,这种辨析就来自于钱钟书本人在《围城》里发明的句式,最初说的是“老科学家”高松年校长。又很惭愧,我缺乏严格的学院训练,尽管也知道钱钟书写过许多充溢着学问干货的巨著,《谈艺录》......
-
〓 光明论坛·温故:事必有法 然后可成
《求是》杂志2019年第1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指出,“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这强调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推动工作必须遵守基本规律,讲究科学方法。“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出自朱熹为《孟子·告子上》第二十章所作的注解。孟子的原......
-
〓 文学家的母亲
母亲之于子女,是生命永恒的光亮,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 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茅盾的父亲沈永锡属于务实维新派,母亲陈爱珠从小就“跟老秀才学会了读、写、算,还念过不少古书”,又因为家塾中授课的是茅盾的祖父,不但授课内容陈旧,“而且教学不认真,经常丢下学生不管,自顾出门听说书或打小麻将去了”。因此,......
-
〓 曹文轩:创意写作与大学教育
一个新的、在中国写作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联盟——“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成立了。这一联盟的理事单位有(以首字母排列):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南京大学世界文学之都与创意写作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新文类和创意写......
-
〓 一日为师,终身导引——罗国威先生的育人理念与方法
求学遇到良师,是人一生中的幸事。在四川大学读本科三年级时,按照专业设置,我们需要上“古典文献学”,开这门课的,就是罗国威老师。在能容纳200多人的阶梯教室里,我常常躲在后面。虽然如此,罗国威老师绅士的台风、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讲解,让我不知不觉感受到这门学问的乐趣所在,更是我后来主动选择“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拜入罗......
-
〓 “满江红”英译之我见
电影《满江红》片名(亦即岳飞名作所用词牌名)英语译为“Full River Red”,一时讥评如潮,纷纷以为太简单而不好。然而,此译貌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反倒是大巧若拙,一字不易的绝妙好译。 先看词牌“满江红”的意思:一说是指某种水生漂浮植物,秋冬变红,广布水面的景象;一说是指朝阳照临江面的景象,如白居易“日出江......
-
〓 文化评析:讲好“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故事
近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有新进展。去年10月1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时隔两个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也已公示。与此同时,中轴线周边的一批重点文物完成腾退,正阳门城楼和先农坛神仓修缮工程均按计划稳步进行;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完工。 北京中轴......
-
〓 具身设计,让展览更有温度
【学人谈】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人们沉浸在四季更迭的展厅空间中,体验着一场数字生态文化之旅;2021年开馆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观众乘着舟楫穿越千年光阴,一窥古代运河沿岸的繁盛与兴旺;2022年落成的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音乐爱好者驻足古琴“枯木龙吟”前,通过视听设备徜徉于高山流......
-
〓 听涛山·五彩石·沈从文
凤凰的小孩不知道沈从文的很少,他们从长辈自豪的叙述中、从老师的课堂上、从城中商铺印有“沈从文”三字的书籍里、从各种渠道知道沈从文,可谓耳熟能详,但真正认识沈从文的很少,我便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父母会在天气晴朗的春日里带着全家出门踏青,在我的印象里总是避开人多热闹的南华山,而独选沱江下游的听涛山。听涛山其实并不高......
-
〓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晚清杰出的爱国诗人、外交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近代变法先驱,曾出使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 出使 呜——!汽笛长鸣,客轮缓缓停靠在神户码头。 步出船舱,樱花已谢,枫叶正红。移步上岸的一瞬间,你走进了历......
-
〓 戏剧传承靠内容,莫把草绳当作螃蟹卖
非遗遇上新媒体是时代福音,一些本已岌岌可危的行业借助短视频又活了过来。戏剧短视频的红火就是代表,这让昔日为戏剧传承忧心不已的人放下了心,不过也有人认为,传播方式的创新,固然可以渡过暂时的危机,但制约戏剧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有识之士的担心并非多余,而是击中要害。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戏曲的创举,值得肯......
-
〓 我所认识的周海婴先生
近日整理书柜,偶然捡出一本《周海婴纪念集》,这才想到今年的4月7日是周海婴先生逝世10周年。记得在2011年4月7日早上八点半左右,我刚到所供职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就得知周海婴先生在早晨5点36分病逝的消息,不禁大吃一惊。因为周海婴先生在1976年鲁迅研究室成立时就一直担任顾问,并从2009年6月10日开始担任北京鲁迅博物......
-
〓 光明论坛:学术研究的“快餐化”倾向有害无益
随着近几年各高校纷纷加大对科研产出的要求,高校教师,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青年教师面临的科研压力也水涨船高。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个人晋升挂钩的制度规则下,一些“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戏称)们不惜通过追逐各种热点或时髦概念、把同一主题稀释拆分为多篇“水文”,或者“新瓶装旧酒”式的对既有研究结论重新包装发表,以实现科......
-
〓 画中话节气:立冬,迎接惬意慢时光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当凛冽寒风吹落半树黄叶丹枫,大地一显肃穆萧瑟之景时,冬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立冬是秋冬节气之交,也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代表冬季由此开始;冬,终也,有万物收藏之意。人们完成秋季果实的收晒储藏,动物们也准备进入休眠,迎接惬意的冬日慢时光。从冬......
-
〓 光明时评:筹建中的“钱学森科技大学”缘何引热议
据报道,近日,《湖南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发布,其中提到,要支持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在浏阳市筹建钱学森科技大学(暂命名)。这一条,引发了舆论热议。2005年,钱学森发出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因此,对于湖南准备筹建钱学森科技大学一事,......
-
〓 若为“大先生”,就要善当“小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若为“大先生”,就要善当“小学生”。因为“大先生”不仅在于教什么、如何教,也在于如何学、学什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小学生”,不是在学龄段意义上而言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心态而言的;在“学生”前以“小”冠之,着重强......
-
〓 朱永新:阅读是教育之基
我们努力让专业阅读深入人心、让专业阅读方法耳熟能详,以此提升教育的品质。我们努力推动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是从一个又一个人,到一个又一个家庭、一间又一间教室、一所又一所学校、一座乡村又一座乡村……这一切缓慢而深刻的改变,正是从一本又一本书开始。时代正在改变,教育也在改变,阅读更在改变。以新的方法,推动专业阅读,必然带来更......
-
〓 文化评析: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故宫博物院近期推出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引发热议。该展览择取书房文化作内容,以中国书房的意涵与物象为主题,结合当代艺术家作品,借助裸眼3D、体感交互投影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古代文人书房的文化魅力。 书房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展现场所,是文人学士的个人“道场”,他们于书房笃学论说,自书房开启“修......
-
〓 人气是书籍给我们的馈赠
【讲述】 6月9日的早上,我像平常一样在直播间里卖农产品,不同的是,我的讲述里有诗词歌赋、天体行星、大江大河、三餐四季,那天早上,有10万人停留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里,像一场梦一样。我相信,让他们留下来的,是人们对知识的热爱,这是书籍给我们的馈赠。 直播卖货,是一个高速运转的行业,几分钟之内就要介绍完一个产品......
-
〓 光明论坛·温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安宁是进步的基础。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引用了中国古语“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旨在以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经验积淀,向亚洲、向世界发出呼吁: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语出《管子·治国》,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