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平原:中国大学“双循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当今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不仅科技合作,两国人文交流估计也会放缓乃至暂停。面对美国大幅收紧签证的政策调整,我们每年六七十万走出去的留学生该何去何从?在我看来,中国高等教育须因应这一变局,做出若干适当的调整,套用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说法,那就是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内循环与外循环协调发展的格局与机制。1991年冷战结束,至今刚......
-
〓 酒事江湖1·丁帆:酒事江湖 别样人生
各个饮者走入酒事的第一回,想必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而一个饮者一生所经历的饮酒故事就数不胜数了,尽管故事会以各种喜怒哀乐的不同形式登场,然而,毕竟都是一场场人生中最真切的人性释放话剧。人生如酒,酒如人生,记录下人生中最有灵魂感触的这一刻,也许就是饮者对世界的一个最好交待。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中华读书报》的认同,于是约了一......
-
〓 曹文轩:创意写作与大学教育
一个新的、在中国写作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联盟——“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成立了。这一联盟的理事单位有(以首字母排列):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南京大学世界文学之都与创意写作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新文类和创意写......
-
〓 舞剧《赵氏孤儿》:传统美德的当代表达
《赵氏孤儿》作为中国古代经典故事之一,可谓家喻户晓。因其有着深刻的中华文化哲思和充满张力的人物形象,古往今来,《赵氏孤儿》演绎出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先后被改编为京剧、豫剧、越剧、秦腔、歌剧、话剧、音乐剧、舞剧等舞台艺术作品,亦有改编成为小说、电影、电视剧等作品,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 近年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
-
〓 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全国各地策划的一系列个性化阅读活动掀起新一轮阅读热潮,带动越来越多的读者从阅读中获取精神食粮、沉淀文化底蕴。全民阅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对于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高质量公共文化......
-
〓 一线讲述:选了这一行,越做越热爱
修复古陶瓷,我属于“半路出家”。1966年从部队复员后,我被分配到南京博物院工作。当时,院里正好要恢复陈列,可搞文物保护的人很少,院里就请来了一位做文字复制的老先生。我跟着他学习,越做越感兴趣,后来就专门修文物,这一干,转眼50多年过去了。 修复古陶瓷要经过观察、清洗、拼对、粘接、补配、修整、作釉、补绘等多道工序......
-
〓 自然笔记:旅人徐霞客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21个省区市,“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经过30年游历考察,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梁启超称赞其“以科学精神研治地理,一切皆以真实为基础”。《徐霞客游记》以文学兼容地理,为时人及后人,提供了一部在大地山川自然领域,至今不可复得的审美杰作。游......
-
〓 减科研人员负担 增科技创新活力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4年来有关部门开展的第三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减负行动3.0)。此前,科技部等于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减表、解决报销繁等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的7项行动(减负行动1.0);又于2020年持续部署了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的专......
-
〓 热点观察:如何让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
“原来屈原才是中国式浪漫鼻祖”“屠洪刚端午奇妙游定军山”“河南卫视端午晚会飞龙在天多绝”……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再次引爆全网,中国传统节日又火了。几年前人们还曾普遍担忧中国传统节日在“洋节”冲击下日渐式微,如今对其火“出圈”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对相关创新表达的期待值也已普遍提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
-
〓 让文明之光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以揭示中华民......
-
〓 一线讲述:用文字和视频记录“书店风景”
今年是我踏进图书行业的第17年,也是我踏上“中国书店行”的第4年。2018年,我辞职休整,和朋友们一起开启了“中国书店行”之旅。我带着刚满4岁的孩子,开着一辆书店过去送货用的面包车,从佛山一路沿海北上,历时一个月,走过17座城市。四年来,我们自驾走过了祖国51个城市和地区,共计走访200多家书店,发现它们的亮点,享......
-
〓 戏剧传承靠内容,莫把草绳当作螃蟹卖
非遗遇上新媒体是时代福音,一些本已岌岌可危的行业借助短视频又活了过来。戏剧短视频的红火就是代表,这让昔日为戏剧传承忧心不已的人放下了心,不过也有人认为,传播方式的创新,固然可以渡过暂时的危机,但制约戏剧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有识之士的担心并非多余,而是击中要害。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戏曲的创举,值得肯......
-
〓 文化评析: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
近年来,诸多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质文艺作品次第涌现,《唐宫夜宴》《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蕴含了浪漫悠久的东方美学品格,《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塑造了生动饱满的英雄形象……这些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影视艺术作品,有效助力了中国之美的传播。 近期,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中“宽眼距、吊梢眼”的主角造型引发争议,与此相......
-
〓 《曹雪芹与红楼梦》:文史互证呈现巨著诞生
《红楼梦》居于我国四大名著之首,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我国文学高峰的标志。《红楼梦》自问世二百多年以来,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与《红楼梦》相伴而生的红学,也将作者曹雪芹与《红楼梦》作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当代独特而影响深广的红楼文化现象。202......
-
〓 铭记历史 书写新篇
不觉间,春分过,清明至。这一天,我们重启相聚与分别的个人思考或体验。这一天,我们也共享同一个时间共识和集体记忆。我们共同缅怀那些在民族复兴追光路上牺牲的先烈,共同追忆那些标注了民族前进历程的重要时刻。时间或许可以抚平一些哀痛,但有些记忆并不会随风飘散。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华民族由黑暗驶向光明的关键渡口,那些觉醒者们如何用......
-
〓 文化节,应让文化站C位
这边商品琳琅满目,那边招商如火如荼,远看是文化节,近看却让人犯起了嘀咕。旅游、美食、历史、名人……各种元素扎堆,文化却不见踪影,文化节中缺文化,岂不怪乎?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文化节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文化节”,海量新闻立刻映入眼帘,老子文化节、市民文化节、茶文化节、冰雪文化节、运河文化节、锡器文化节……名目......
-
〓 千年木塔不能仅寄望于“县级保护”
建于辽代的应县木塔,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高层木塔,全国孤例。然而,近千年来,历经风雨、地震、战争、不当维修,这座世界现存最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扭曲变形”已至少70年。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修缮就正式立项,修缮方案却“难产”近30年。应县木塔属于稀世珍宝,是世界......
-
〓 文化类节目:迭代升级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热点观察】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持续迭代升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在引进的节目模式基础上呈现原创内容,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1.0时代;《朗读者》《国家宝藏》等积极进行节目形态创新,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2.0时代;《典籍里的中国》、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运用前沿科......
-
〓 非遗之水浇开现代设计之花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不少人眼中,非遗就像老古董一样,有点高冷,只适合摆在博物馆的展架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最近这几年,只要你稍微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非遗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从书签、文具、茶杯到时装、家电、数码产品,从吃的、喝的到玩的、用的,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含有非遗元素。 将非遗摆渡进现代人生活的是......
-
〓 让传统村落成为乡风乡韵乡愁的寓所
【光明时评】 近日,住建部、文旅部等六部门公布了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共有1336个村落入选。至此,全国已经有8155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传统村落是孕育和保存中华民族根性文化的空间载体,承载着农耕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思想。保护传统村落,既是留住乡风乡韵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