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的“时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西装革履孙中山换装,不仅为了时尚中国的“时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无疑是辛亥革命。一场政治上的革命,使得封建王朝在中国彻底土崩瓦解,同时也将顽固在国人头脑中数千年的“服装等级制”消除殆尽。以服装“昭名分,辨等威”的传统已经过时,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被彻底埋葬。换服饰正是人们对平等自由新生活的追求。耐人寻味的是,辛亥......
-
〓 科技杂谈:学术诚信建设要有“牙齿”
■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除了“以论文论英雄”的制度缺陷,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名硬实软、缺少“牙齿”据《科技日报》报道,在前不久中科院学部举行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直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科研诚信问题涉及面之广及其严重程度史无前例。朱邦芬院士所说的“史无前例”并非危......
-
〓 文化评析:消失的书报亭何时回归
偌大的城市,如果只有高楼大厦、玻璃幕墙,没有温软的文化景象,会变得冷漠和僵硬很多。 据媒体报道,4月2日晚8时30分左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城市花园路和红旗路交叉口的报亭被拆除,这是郑州市区仅存的一座报亭,它的消失让不少市民感到遗憾。 作为书报杂志的集散地,书报亭与市民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有效缓解快......
-
〓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是文化的存在。“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滋养,就像春风化雨一样,所到之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正是因为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于我们国家独有的传统文化,我......
-
〓 记录长征的不朽史诗——品读毛泽东的长征诗词
如果说唐代大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以“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四个意象,表达了人间天地之交相辉映、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那么,当我认真研读了毛泽东同志在长征前后创作的诗词后,脑海里便留下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长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如“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浑然一体的大美之合。长征是奠基礼。没有长征就没有1949年的中......
-
〓 品智生活·汉字:何以谓“家”
“家”这一概念出现得比较早。如果说有巢氏树上筑巢、山顶洞人穴居还算不上“家”,那么半坡人撑起的圆锥形草屋,就有“家”的雏形了。从“家”字的结构看,上面的“宀”,俗称宝盖头,象征屋顶及两侧的墙壁;下面的“豕”,象征猪,本指野猪,是先民祭祀所用的三牲之一。因此说,以房屋为活动空间的“家”,应该在人类驯养家畜之前就有......
-
〓 关山月
《关山月》最早见于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1931),曲体小型,无词。《乐府诗集》杷这一曲归在汉横吹的乐类,本来不是琴曲,可能是王燕卿把民间乐曲采来作成琴曲的。六朝时起,就把这一乐曲看作是表现封建统治下反兵役的情感的。徐陵《关山月》诗:“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最能代表此曲的曲情。《......
-
〓 李斧:来燕榭访黄裳
黄裳黄裳所题书名 2000年初,家人准备出版一本纪念祖父李尧枚和三叔祖父李尧林的文集。关于祖父能找到的新线索不多,叔祖父李尧林抗战前和初期在天津南开中学执教英文,他的学生中后来从事理工的有院士关世聪、叶笃正等,做文化艺术的有黄裳、黄宗江、周汝昌等。这些人中当时还健在的都逾八旬,从他们那里挖掘史料成了我最有兴趣也急......
-
〓 不阅读的中国人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卫生间。座位离那里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
-
〓 家教家风大家谈:百善孝为先忠厚传家久
谭家是京剧梨园世家,在北京已住了160多年,这160多年里,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大宅子里。很多人问我,谭家是如何做到将京剧传承七代人而不衰的。“百善孝为先,忠厚传家久”,我想了很久,觉得答案应该就是这句话。 我的高祖谭鑫培曾在内廷供奉,行为处事深受宫廷礼教影响,我的曾祖母又是旗人,因而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但传......
-
〓 人民时评:善待乡村教师,延续乡村之光
让乡村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让他们有意愿、有信心,也有能力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明确未来5年每年定向免费培养300名乡村教师,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放宽乡村教师的职称评聘条件等。消息一出,引发人们对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关注。一说到乡村教......
-
〓 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大家谈②:让文学来叫醒作文
在我的印象中,打我自己上中学那时起,中学作文的教学方式似乎就没怎么变过,老师会总结出许多写作文的模式让学生去模仿甚至背诵。我对中学作文的印象大概就一直停留在这种“新八股”的状态上。直到我参加今年“北大培文杯”决赛阅卷时,我才发觉这种印象略有误差。我当时是看到了河南实验中学一个叫胡浩然的中学生的参赛作品《蒋扈氏》,它让我......
-
〓 《聊斋志异》中的章丘人
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人,长期在靠近山东章丘的王村镇西铺村毕际有家教书,一生多次到过章丘,《和张邑侯过明水之作》、《女郎山》、长申地庄“浆水庙”《创修五圣祠碑记》等就是来章丘时的佳作,而在传世名著《聊斋志异》里更是有十二篇述及章丘的人和事,展示了一幅幅反映章丘人生活的众生相,对于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章丘社会人情提供了重要的文字......
-
〓 文艺观察·重视古籍研究与应用:科学的学术机制最重要
漫画 徐鹏飞对于学者来说,既然选择从事学术就要坐得住冷板凳,但从古籍整理的整体而言,没有合理的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很难推动工作取得实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提高,文化建设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就古籍整理工作而言,“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宋诗》、《全宋......
-
〓 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垃圾”
刘振天先生的《我们怎么看待所谓的“垃圾学术”》一文,对“低水平重复性学术研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笔者读后虽然颇受启发,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思考。笔者认为,“重复性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确是必要的,是在为科研创新做必要的准备,是科研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学术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重复性学术研究”的阶......
-
〓 画猴·猴画
群猿拾果图(宋·中国画) 易元吉戏猿图(中国画) 朱瞻基曲阜鲁国故城公元前四世纪银质猴形带钩猴官(清·武强年画)滕州出土的汉代画像石“马上封侯”纹样作为与人类同属哺乳动物中最高级的灵长目动物,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这使得人类对通身透着聪明伶俐,灵活敏捷而又滑稽有趣的猴子,天然地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而吴承恩《西游......
-
〓 校长说校训:厚德重法,彰显法科的时代品性
校训中“厚德”与“重法”结合,前者崇奉以人为本的道德追求和人文关怀,后者关注的则是信仰法治、捍卫法治的骨力和勇气校训既引领着大学的精神方向,也体现着大学特有的人文风范。西南政法大学“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辅以“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既彰显法学学科品性,又兼具时代特色。1950年,西南......
-
〓 四季中的四大名楼
书画家郑碎孟以四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岳阳楼为主题,配以春、夏、秋、冬四季绘制了四条屏。 以春天为背景来表现黄鹤楼。画面中央巍峨耸立的黄鹤楼,每层的排檐如黄鹤展翅欲飞与空中飞翔的黄鹤相呼应,展现了动感美。从下至上层层推进往上看,使黄鹤楼在雄浑中又不失精巧,两岸朦胧的树木与山影表现出春意。 ......
-
〓 观天下:烽火中的居延汉简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乱世之中,一群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如何保护与研究珍贵文物居延汉简的故事。正是这些知识分子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殚精竭力的劳作与奉献,使居延汉简不至于因为战火而遗失或者毁灭。作为后人,我们由衷感激他们的付出!正如文中所说,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居延汉简,更是彰显其爱国赤诚的精神丰碑。——编 者恐怕很多人都不......
-
〓 亡国之君与情智两商
俗人虑温饱,义士忧天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天下可忧之事,莫过于亡国事大,最忧亡国大事者,当为亡国之君,亡国之忧实在是对亡国之君才情的大考验、大比拼。“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后主李煜,其词风无论是前期的温婉猗丽,还是后期“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的悲情凄凉,用当下的标准评说,李煜无疑是个善解风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