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凡响的“御者”
古代的马车驾驶员被称为御者。《晏子春秋》中有一则先秦时期御者之妻的故事。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他的车夫载他出门,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发现自己丈夫趾高气扬,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志向和考虑都很深远,常常以为自己不如别人。......
-
〓 霜降漫笔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抹绚烂。在二十四节气里,霜降是秋分的第二个小兄弟。它和寒露一起,站秋天的最后的岗。按照古人的思想方法,秋分是阴气和阳气均衡的时间点,所以这一天白昼和黑夜一般长。秋分以后阴气一天盛于一天,这份秋气,最后至霜降而止。在古人排出的七十二候中,霜降有三候:初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于内。“豺乃......
-
〓 年味依旧故乡浓
远方,被赋予了诗的想象。但一生牵绊游子的,却永远是乡愁。 今年春节非同寻常,跨越几年的思恋,我回到了安徽六安,回到小时候站在门口眺望远方的地方。本以为,走得远,飞得远,是我人生的理想。但是,经历了远方,发现自己隔山隔水牵挂的,原来是故乡。 回到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梦中的模样:灯笼的光晕、爆竹的脆响,门楹......
-
〓 光明论坛·温故: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思政课教师职责与使命时引用的一句古语。《求是》杂志发表的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指出:“‘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
-
〓 代写论文成产业 买卖都应追责任
一项价格几千元的“论文代写”服务,最终收到的是一篇大一新生写的“人生第一篇论文”,想退钱对方却“人间蒸发”——据媒体报道,在论文代写的整条产业链中,写手基数庞大,只求速度不管专业。不少学生被论文代写服务坑了却不敢声张,他们认为寻找代写本身是错误的选择,一旦曝光后果更严重。 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论文代写非法交易之所......
-
〓 文化评析:补齐公共图书馆发展短板
近日,有一项统计数据颇引人关注:2021年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超1.03亿人。2012年,这一数据为2484.51万人。10年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增长超过315%。 不独读者,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也在过去10年间飞速增长。据官方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乡镇(街......
-
〓 光明论坛·温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道阻且长”出自《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逆流而上追寻佳人,道路艰险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觅,佳人似在水中......
-
〓 文化评析:讲好“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故事
近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有新进展。去年10月1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时隔两个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也已公示。与此同时,中轴线周边的一批重点文物完成腾退,正阳门城楼和先农坛神仓修缮工程均按计划稳步进行;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完工。 北京中轴......
-
〓 光明论坛·温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2022年第1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文中强调:“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
-
〓 肖复兴:笔记本
一 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老友丽宏怀念前辈徐开垒的文章,立刻想起中学的笔记本,里面全文抄录有徐开垒的散文《竞赛》。立刻翻箱倒柜,找出这个笔记本,翻到这篇文章,拍了照片,用微信发给丽宏一看。 那是我读高一时的一个笔记本,里面满满腾腾抄录了很多散文和小说。笔记本,是当年姐姐获劳动模范的奖品,墨绿色的漆布封皮,已经破损脱落......
-
〓 文化评析:当方言不再“土味”
在惯常的印象中,方言常常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承载着家长里短和陈年旧事。然而今天,在流行语聚集的网络上,方言也突然散发出不小的“感染力”。年轻人中间,夹杂不同方言的聊天方式越来越流行。方言发音和用词的“土味”不仅不被避讳,反而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带有方言特色的表达已成为当今“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
-
〓 新闻随笔:春节广受关注,“中国风”带暖世界
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从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刚刚过去的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风”,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加入欢庆中国农历新年的行列,享受春节文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中国农历新年之所以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
〓 新闻随笔:大学老师执教中学何以引来热议
一位发表过20余篇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类索引)论文、曾主持过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硕士生导师、大学副教授执教中学,此事经由媒体报道引起热议。无独有偶,同样因“跳槽”到中学而引发关注的还有深圳中学的一位助理教授。这名曾经留学美国多年的助理教授于2......
-
〓 吴为山:唐风渡鲸涛 真心鉴真情
有史以来,求法传法的中国僧人前赴后继,代代不穷。他们艰难跋涉于漫天黄沙、皑皑雪山,辗转漂流于碧波万顷、惊涛骇浪,用生命和信仰铺就了人类精神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大道。东渡日本传法的唐代高僧鉴真,正是其中的代表。一 鉴真俗姓淳于,公元688年出生于江阳(今江苏扬州),14岁时出家,46岁成为一方宗主,持律授戒,名满天下。......
-
〓 “商务”并非唯商是务,“印书馆”并非仅仅印书
每次走进商务印书馆大门,门厅墙上“昌明教育,开启民智”八个大字,商务印书馆早期创办人张元济“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对联,总是让人留步思索。“读书”“民智”“教育”“积德”与百多年的商务是个什么关系? 与百多年来的中国是什么关系? 初识商务人我与商务人第一次接触,是二十多年前在华中师范大学与商务......
-
〓 中国人的四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中国古人根据对自然物候的朴素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由此,我们看到的日月才不仅仅是纯自然的日月,我们体验到的四季才是更有内涵的四季,我们感受到的天地才是有灵性的天地。四季野菜 以前对四季的印象和认知,常常是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跟随大人到郊外挖野菜、摘野果时形成的......
-
〓 数字化保护能让文化遗产永葆青春
为期一年的甘肃张掖市山丹县硖口古城三维数字化保护项目正在当地进行。山丹县文物局局长张雳5月3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该项目对古城遗址进行数字化还原,古城周边的汉明长城也得到虚拟再现,为当地长城数字化数据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奠定基础(中国新闻网2021年6月1日)。自2005年,延庆区率先在北京市范围内启动了长城保护行......
-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
讲述人:单霁翔(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日子过得真快,已经到了经常被要求“想当年”的年龄。的确,总有一些记忆是岁月抹不掉的,长存心中。我从小生活在北京,对四合院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我看来,紫禁城就是一座世界最大的四合院,而能够有幸参与故宫的保护,就是特别值得回望的经历。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外留学期间,我曾从事历史文化街......
-
〓 古韵新咏:中秋说
中秋者,源自上古,始于汉,兴于唐,定于宋,迤逦于今而弥盛。中秋一词,出自《周礼》。阴阳交错,万物相生,朝日夕月,夙愿传承。太阳育金秋硕果之丰景,太阴汇习俗礼节之虔诚。先秦寒夜,良裘恭奉,两汉敬老,赐雄粗饼。及至李唐,浪漫无穷,诗酒赏月,名篇纷呈。延至赵宋,风俗遂成,中秋为节,太宗钦定。其风其貌,今朝更盛,洋洋大观,和而......
-
〓 汉字设计,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学人谈】 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视觉符号,凝结着先人非凡而卓越的智慧。作为记录语言和传承文明的载体,它由最原始的图形符号、象形文字逐渐发展演变为真、草、隶、篆等字体,历经岁月锤炼,不断融合与变化,反映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变迁。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文化热”的持续升温,汉字设计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形成了多元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