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准》发布只是第一步,国际化仍需努力
近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以下简称《标准》)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面向外国学习者,全面描绘评价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的规范标准。据悉,《标准》将学习者的中文水平从低到高分为三等,即初等、中等和高等,在每一等内部根据水平差异......
-
〓 “清华取消申请硕士学位须发论文”的启发
据媒体报道,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该规定确认,发表学术论文不再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硕士学位的前置条件。清华大学的规定,无疑是根据本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作出的决定,但对其他大学以及整个硕士研究生相关状况的判断也不无启发。稍早几年,中国人......
-
〓 文化评析:“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缘何上热搜
微博热门话题里,文学算是个“冷门”。然而,“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近日登上热搜,阅读超过1亿次。这可能得益于平台在算法上的“照顾”,也和新年来临,一些机构评选新书有关。不管如何,大家对文学的热情是实实在在的。话题的置顶内容是这条:“如果我们生命中的某一瞬间可以向文学敞开,那我们所感到的那种破碎和孤独感,它就可能得到陪伴或......
-
〓 光明论坛·温故:公生明,廉生威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法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公生明,廉生威。’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近日,全国政法队伍教......
-
〓 名家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古人文章十分讲究开头与结尾,有人总结说虎头豹尾是佳作的绝配:虎头威风凛凛,有让人折服、信从的气势;豹尾是豹子攻杀猎物的利器,身体中极有力的部分。但读过许多名家的文章,感觉并非所有文章都有一个使人惊骇的虎头,结尾则释放绝招、展示力量。我觉得文章好的开头与结尾当如苏轼给谢民师信里说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话......
-
〓 迈好大学第一步·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走好人生新征程
金秋九月,又到了一年开学时节。随着你们,新一批“00后”大一新生的到来,沉寂了半年有余的校园,终于迸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作为一个在高校学习工作了近40年的人,我目睹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祖国栋梁的生命历程。然而,对于你们这届大一新生,我心中始终涌动着一种别样的情愫,因为你们成功经受住了疫情防控和高考的双......
-
〓 文化评析:如何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已经圆满闭幕。本届书展共展销10余万种精选图书,其中,无论是书展主办方发布的“2020上海书展100本推荐书目”上,还是媒体总结的“热销榜”“口碑榜”上,都出现了众多文史哲以及社科领域的“厚重之书”。经典书目受到展会重视和读者青睐,这一点尤其令人欣慰。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各个领域的大......
-
〓 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
-
〓 中国马画之审美
马于农耕,名列“六畜”,替人劳作,亦供坐骑。马性刚烈,驰骋征战。老马识途,为人引路。古人喜马,《诗经》中就有21首诗中含有“马”。 马自古就是奋发威猛的象征。汉武帝得到乌孙马和大宛汗血马后,非常兴奋,挥笔写下了两首气势浩荡的《天马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追念征战四方的战马,刻写了“昭陵六骏”。“六骏”工笔线描的技......
-
〓 梨园古剧的现代呈现——从新编《促织记》说起
素有“南戏活化石”之称的梨园戏,显示着中国戏曲在早期成熟期的艺术个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由剧作家王仁杰创作《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皂隶与女贼》等闻名中外的艺术力作,以及表演艺术家曾静萍对这些原创作品的精彩演绎,梨园戏进入了将古典品格蝶变出现代气质的新时期。而在近十多年来,梨园戏相继推出《冷山记》《丁兰刻木......
-
〓 用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
【热点观察】 赏牡丹、吃香椿、饮谷雨茶,当人们在鲜花和美食中细品幸福生活的滋味、感受这个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时,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经近在咫尺。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智慧,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标记着时代变迁的足迹和共同的文化记忆。从古至今,中......
-
〓 光明论坛·温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古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强调实干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出《晏子春秋》。其本意是,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常常会取得成功,一个人只要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前进常常可以到达......
-
〓 西方儿童文学中的兔子
许多动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兔子在很多文化中都是与繁荣、富足和繁育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与嫦娥居住在月亮之上的玉兔,引人无限遐想。数个世纪以来,复活节兔子的故事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 很多儿童文学中都刻画了兔子形象,如艾莉森·乌特利(Alison Uttley)的“小灰兔”(Litt......
-
〓 怀念罗马尼亚汉学家杨玲教授
2022年12月14日,罗马尼亚知名汉学家、布加勒斯特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伊丽亚娜·霍加-韦利什库(Ileana Hogea-Veliscu,中文名杨玲)不幸因病去世,享寿86岁。从罗马尼亚友人和她的家人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我和许多认识她的朋友都心情沉痛,无比惋惜。她在罗马尼亚教育界和学术领域辛勤耕耘60载,桃李满天下,......
-
〓 年味依旧故乡浓
远方,被赋予了诗的想象。但一生牵绊游子的,却永远是乡愁。 今年春节非同寻常,跨越几年的思恋,我回到了安徽六安,回到小时候站在门口眺望远方的地方。本以为,走得远,飞得远,是我人生的理想。但是,经历了远方,发现自己隔山隔水牵挂的,原来是故乡。 回到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梦中的模样:灯笼的光晕、爆竹的脆响,门楹......
-
〓 视听观察:经典民间故事为网络动画插上文化之翼
网络动画异军突起,成为近年来动画界的重要现象。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一批优质网络动画作品以可长可短的篇幅、丰富多样的形态、活泼新颖的手法,满足不同年龄段网络受众的观赏需求。其中,《中国好故事》《细说国宝》《狐桃桃和老神仙》等以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为骨架、以现代审美理念为血肉,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巧妙融入网络动画新颖......
-
〓 光明时评:让新时代“大先生”竞相涌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教育事业提供......
-
〓 从“大美中华”中汲取温润人心的力量
【文艺观潮】 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中华历史、山河与文化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也造就了源远流长的大美气度。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落下帷幕。从“风吹雨洗一城花”的春日唱到“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半夏,在经典诗词与现代音乐交织而成的几十首歌曲中,一幅色彩......
-
〓 守正创新,古籍出版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华古籍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保护、整理研究、编辑出版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要成果。 其中既包括以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再造善本》《中华大典》《古本戏曲丛刊》等为代表的重大出版工程,也包......
-
〓 文化评析·传统文化IP影视:市场“颜值”源自文化积淀
近年来,取材于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在文化产业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堪称现象级的电影,反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产品的期待和需求。近日上映的动画电影《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以其充满东方神韵的“山海经宇宙”,使传统文化IP电影再度进入大众视野,证明了传统文化持久的市场热度和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