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有担当的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你们不愧是时代骄子,既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就在昨天,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北师大,和全校师生一起欢度节日。当时,很多新同学都亲历了校园激动人心的沸腾场面,你们不断地欢呼,不断地刷屏,脸上洋溢着自豪,充分展示了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风貌,给习总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为你们出色的表现深感骄傲和自豪。 同学......
-
〓 陈洪标:“三改一拆”别误伤老建筑
目前,浙江省改造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在深入开展。这项被称为“三改一拆”的工作,目的是为推进新型城市化、改善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浙江,是一项令人称道的民心工程。然而,其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在“三改一拆”范围之中,隐藏着大量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避免它们被误......
-
〓 世纪之交的忧思——“庙产兴学”百年祭
1898年3月,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抛出《劝学篇》奏折,揭开了中国政教关系史上臭名昭著的“庙产兴学”的序幕。在落后就要挨打的严峻现实下,满清王朝被西方列强逼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于是办洋务,开工矿,派留学生……值此百事更新之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较有头脑者,却开出了一剂急功近利的“庙产兴学”药方,欲取宗教教团之......
-
〓 汲古:清代整治民间“滥办酒席”
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四川南部县金源场文生帅震等25人关于“严禁扰民耗财,正世俗除恶习”的禀文。翻阅清代四川南部县衙档案,其中有一些是关于整治“滥办酒席”,杜绝奢靡之风的,既有民间崇俭戒奢的强烈呼声,也有官府严禁恶俗流弊的若干禁令。古人崇尚节俭的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民间......
-
〓 名人故居利用·作家品:作家陪你细品故居
上海巴金故居。在这里,巴金完成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等译作及小说。人民视觉 巴黎雨果故居。在这里,雨果完成了《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的绝大部分。人民视觉 巴黎雨果故居。在这里,雨果完成了《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的绝大部分。人民视觉 版式设计:蔡华伟既是历史文化的记忆载体,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开展......
-
〓 “奉天承运”莫乱宣
在时下热播的很多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太监宣读圣旨的镜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听得人很不舒服,因为在明代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根本没有这八个字,这可谓是“戏说”和“穿越”。 在中国古代,帝令也不全称为“圣旨”。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
-
〓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二字与‘苗条’毫无关系。‘好逑’的‘好’念上声,不念去声!”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非男女之间的誓言,而是男人之间的约定!”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并非表达思念之情,而是在说:两人一天不见,关系就已疏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个‘伊人’,并......
-
〓 人民论坛:在独处中遇见不同的自己
大学时的老师来北京出差,邀请三两门生去喝茶。老师亲自沏茶、斟茶,并传授洗杯、闻杯、品茶的技巧。临走时老师特别叮嘱,只有学会停顿,才能发现不同的自己,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品茶静思的时间。有人说茶是心灵的香水,茶道确乎可以对人的心灵产生微妙影响。可惜的是,很少有人可以静心凝神去泡上一壶茶慢慢品味。我们每天步履匆......
-
〓 真实还原铁面包公——评历史人文纪录片《千年包公》
一部成功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不仅要有历史的真实,还要有现实的观照。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近期播出的3集高清纪录片《千年包公》,从历史中汲取思想精华,采取“纪实+影视再现”的手法呈现真实的历史以及当代人眼中的包公形象。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也是纪录片《千年包公》的核心理念。如何展现一个真实的包公?导演组查阅了《宋史·包拯传》、《......
-
〓 朱成山:国家公祭,凝聚起世界共识
在反人类的疯狂之中,用以维护世界文明的秩序被破坏,基本的交战规则、最后的人伦底线一一被突破,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南京大屠杀对整个人类有普遍的现实警示意义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南京、聚焦那一场给人类留下永久伤痕的战争暴行。去年中国成功举办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在国内外......
-
〓 名家看两会·熊召政:让文化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文化”是今年两会关注的一大关键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种种推动文化发展的举措令我深感振奋。若干年前,一位大学校长告诉我,他想在其所在大学内建立国学院,征询我的意见。我回答: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来说,......
-
〓 海岩:姚黄魏紫俱零凋——红木家具今古谈(连载五)
老木纹理新鸡翅木纹理 据古籍所载,历史上中国的海南岛是出产乌木的,还有古籍载称,福建、广西一带也产乌木。古人用乌木做家具也是事实,现在还存留着相当一部分乌木家具、文房用具或家具残件。古家具中所用的乌木色深性脆,一般用来做小件摆饰或大件家具上的配饰,鲜有乌木大件古董家具存世。古代制作家具的乌木无论产自海南还是福建、......
-
〓 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往往依赖家庭教育。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等。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
-
〓 人才史话:荣宠应给谁
扁鹊像 资料图片 在中华医学史上,扁鹊的名气很大,被誉为神医。可当年谈起医术来,他却说自己不如两位哥哥。据《鹖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记载,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哪位医术最好?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心想,明明你最出名,怎么会是最差呢?于是又问,能说来听听吗?扁鹊答,大哥能从神色上发现症兆......
-
〓 记者手记:国学不是商家的“跑马场”
在调查走访中,两类国学班给记者的直观印象是:贵!火!高昂的价格伴随火热的追捧,细细想来,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有需求,就有市场。就是这么简单的经济规律。就民办私塾而言,有文化传统的殷实家庭自然乐意掏腰包,其他的家庭也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得不进行教育投资。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孩子铺就一条好路子的心态却不想被......
-
〓 素书楼初谒钱穆先生
记得我在读研究所时,因为找不到方向而正陷入苦恼中,那时候的感觉是不能区分史学与史料的分际,尤其是在一个观念上:如果史料仅仅是因为搜集、归纳就可以成为一本史学论著,则其间所用下的只是时间与工夫而已,如是则任何人皆可以胜任从事,假设他愿意。如此一来,学术心志、职志何在?我们对于不同类别的企业工作、政治工作与学术工作......
-
〓 文艺观察·推进大众阅读:阅读之风渐浓
漫画 徐鹏飞从各地政府主导的阅读活动品牌、以社群为基本单位的民间读书会,到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媒体阅读新景象,阅读之风越来越浓阅读是自我教育,但面对大众阅读习惯尚有待培育的现状,推广活动是必要的。在诸多阅读推广形式中,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当属一系列由各地政府牵头的阅读活动。比如,已经持续举办五年的北京阅读季,每年......
-
〓 黄玉才:挂历收藏乐趣多
印有唐伯虎画作的2013年挂历。 新年伊始,又该更换新挂历了。挂历由皇历、日历、年画逐步演变而来,既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也是历书与年画相结合的艺术品。 早在4000多年前的西周,我国就出现了古阴阳历。唐代永贞年间,人们在历书的空白处记录一天发生的大事和月令、节气等,形成了挂历的雏形。宋朝时出现了年画,明朝......
-
〓 言恭达:书法艺术的时代审美转型
时代在变迁,审美在转型,这是客观事实。在八届国展的工作会议上,中国书法家协会提出了国展评审标准,即书法篆刻作品的创作必须遵循书法艺术规律。一是艺术的历史传承性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二是表达性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三是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统一性是艺术繁荣的标志。四是唤起美感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北宋提出“文道两本”以来......
-
〓 光明论坛·温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引用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格言,充分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的“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例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指......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