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且说收藏:“活起来”勿忘本
让博物馆藏品“活起来”,强化藏品的合理利用,让蕴藏其中的文化内涵成为今天的精神动力,既是博物馆人长期以来的实践,又是当今业界的新锐课题。让藏品“活起来”,在陈列展览和教育活动中,即是充分展示藏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及其对今人生活和未来的启示,使观众能便捷、自然地获取信息,实现藏品与观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对话。在实现这一......
-
〓 专家学者评论·刘海峰专栏:高考改革不能脱离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向我们走来,今年直接参加高考的考生有900万人左右。因为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许多中学的办学成效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事关教育公平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所以高考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 高考是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小考场连着大社会,一到高考时节,社会各界为高考服务、让路......
-
〓 诗词搭建起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启示之四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游戏,这些诗词还搭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鸣。由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引发的当前习诵诗词的热潮,在本质上是传统文化热,因为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的渊源极其深远,诗歌在往昔,其教化意义也十分重大。“诗言志”,不论是......
-
〓 我与中华古籍有奖征文选登: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
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说道:“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不错,那是一个分裂对峙的时代,士族和庶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被按门第区别,豪门士族控制了国家的绝大部分......
-
〓 《剑心书韵》说渊源——中国古代武术教育
近日一档《剑心书韵》的节目惹火荧屏,它将中华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汇,从中可以追溯中国古代武术教育的渊源。早在夏商时代,就强调专门的武术教育。当时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大事就是“祀”与“戎”,所以学校对传授祭祀和军事作战的技能较为偏重。西周时,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的射、御属......
-
〓 龙永行:斗墨
在古今中外的斗场中,有人与人的角力斗技,如相扑、摔跤、拳击等;有人与兽的比拼,如斗牛、人象拔河等;有兽禽虫鱼的搏杀,如斗鸡、斗牛、赛马、斗蟋蟀等。这些都属于武斗。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古老文斗方式——斗墨。 何为斗墨?怎么斗法?斗墨是过去文人用文房四宝之一的墨来进行的比赛,其间不仅要比墨的外观颜色是否亮丽,还要......
-
〓 新论:老兵口述史是民族心灵的刻印
挖掘抗战老兵口述史,就是在岁月的底层去打捞历史碎片,把它重新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历史之镜,让它的光芒去照亮未来刚刚过去的几天,国家举行了系列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从国家向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颁发纪念章,到大阅兵时习近平总书记向抗战老兵方队致敬;从各地纷纷保护“老兵文化”,到网友为老英雄接力祝福,一种从上到下尊崇抗战民族英雄的......
-
〓 文学时空:虞美人
“虞美人”,草乎?花乎?药乎?一言难尽,中国古代林木花草,芳名无数。然如“虞美人”者,纤纤草茎、艳艳红花所承载的是楚汉争霸之历史,英雄美人之情怀,则它花无记。项羽被困垓下,已是英雄末路而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罢自刎,虞姬从之,血溅垓下荒土而生草,开红花,......
-
〓 新闻随笔:戏曲创新不能忘记传统
火树银花,弦歌琴韵,2017新年戏曲晚会不久前落下帷幕。在舞台布置方面,本台戏曲晚会朴素简洁,给戏曲表演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这样的舞台布置,更符合戏曲艺术的特点,也是戏曲发展形式向内容回归的必然结果。目前,戏曲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反映时代精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以及有“筋骨”、有“温度......
-
〓 百姓收藏:老照片上的童年
1957年冬,沈阳市第一育才小学的学生在滚铁环。1960年5月,藏族小姑娘在踢毽子。1962年5月,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幼儿园的孩子在做翻花绳游戏。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兰州一只船小学的孩子们在课后进行跳皮筋比赛。1964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河卡乡的小学生们在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童年,是人生中最简单美好和快乐的一段......
-
〓 校长说校训:胸怀祖国,睁大双眼拥抱世界
在这个全球共此凉热的开放时代,“兼容并蓄,博学笃行”,既是时代赋予北外人的新使命,也是这一代中国人必须去回答的时代命题“生于民族救亡的烽火,成于新中国创业的磨砺,兴于改革开放的春天,峥嵘岁月,英才辈出。”——2011年,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回信寄语中,作如是评价。也在这一年,在广泛征集专家、师生......
-
〓 古村落:“天人合一”的美好家园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苏东坡描写出的是一幅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致。青山翠竹、粉墙黛瓦,牧笛山歌、蛙声蝉鸣。我们的祖先曾经就是如此诗意栖居,神话般地生活。这种农耕文明的恬美情境至今保留在山青水秀、文化灿烂的历史名村名镇,是祖先遗馈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流传的血脉,也......
-
〓 赵大民:拥书与读书
寂寞文章事,坐闲斋、书拥万卷,视如拱璧。书是经年随意买,口诵心仪无几。只一过、封函而立。少壮求知书恨少,顾而今难再从头理。空辜负,少年志。 书曰:“夫子言差矣。古圣贤、韦编三绝,世传《周易》。后世藏书如藏宝,不惜搜珍觅佚。只屋内、屋金颜玉。万卷诗书谁通读?取半篇《论语》安社稷。”闻书道,我无语。 《......
-
〓 古典文学作品何以歧视女性
《红楼梦》与《金瓶梅》这两本书的作者,都很注重女性描写,但视角或者说作者的内心世界决然不同。《红楼梦》的作者对女性是一种欣赏和审美,而《金瓶梅》的作者看待女性,从衣着、相貌、体态下笔一番描写,完全是性心理。这可以说不敬,也可以说歧视。 其实,《金瓶梅》的作者更真实自然,这不仅代表了作者的“理念”,或许还......
-
〓 推动全民阅读:领导人要做全民阅读的表率
最近两年,全民阅读的风气渐浓。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动有密切关系。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的开学典礼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
-
〓 名人故居:邹韬奋故居——推开“生活”一扇窗
上海邹韬奋故居 蔡华伟绘初冬的上海,在一个有些轻霾的黄昏,去探望邹韬奋曾经的家。今年,是他120周年的冥寿。裹挟在南北高架路下班的车流中,慢慢驶出徐家汇路下匝道,掉头在重庆南路(原名吕班路)上兜兜转转,寻找着205弄。这条头顶高架道的老马路,在法国梧桐快落光叶子的寥落身影后面,连绵着有法国建筑风格的三层新式里弄住......
-
〓 集句题咏
传统的题画诗多数并不题于画面,也并非着意诗情画意的相互阐发,而实为“咏画”。画作题咏与集句的相遇,则有关于绘画的集句题咏。集句是指借他人句成己作的手法,而最早的集句诗亦可上溯至晋人傅咸,其后则有王安石、文天祥。南宋陈造、释绍嵩始有集题。元初“江西诗派”殿军方回有《题张长卿竹梅图》:“西湖处士骨应槁,不复龙蛇看挥扫。是谁......
-
〓 思想纵横:谈风雅
从词源上说,风雅本是一个“美词儿”。但“附庸风雅”一词的出现,改变了它的形象。一时间,人们变得耻谈和讳言风雅起来。事实上,附庸风雅固不可取,但风雅本身是不应否认的。倒不如说,在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多些风雅又何妨?从一定意义上说,风雅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风雅一词源自《诗经》,意思是对文明的萃聚、传播和践行......
-
〓 温儒敏:回归理性,看重思辨——2014年高考作文题评议
和往年一样,高考作文题格外引人瞩目,这再次说明语文的社会性。人人都可以评说,这就是语文。我从网上看了今年全国卷和一些省市卷的作文题,也设想自己若是考生会怎样应对,而从语文水平测试的角度看,哪些题出得好,又有哪些题存在什么问题。 先说今年高考作文的一个变化,就是很多试卷在大作文之外,还有一个小作文(或微作文......
-
〓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人,工部侍郎柳宜的少子。著有《乐章集》,传词二百余首。早年即以词知名,到汴京应试时曾为许多歌妓填词,招致宰相晏殊的不满。有人曾在宋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仁宗的批语未必当真,在当时却等于堵死了他的仕途。柳永以解嘲之语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