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建设遗址公园可引入社会资源
6月11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引发了较多关注,轰动一时的海昏侯墓遗址也在近期挂牌成立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进步及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公众自然乐于在周遭的环境里看见这些“发思古之幽情”的历史陈迹,但建设资金的压力及专业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
-
〓 玄奘与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交流
唐代的玄奘在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其实是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当年的玄奘,到印度求法,向西一路过去,走的就是丝绸之路。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从中国的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出发,先后经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武威),到达瓜州(今安西)。这一段行程,是丝绸之路......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傅璇琮: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文化。可以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这些经过锤炼和沉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华夏各族人民的性格、精神、智慧,是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标志和纽带,在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中摇曳生姿,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风采,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作出......
-
〓 依托千年书院打造文化高地
许又声(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季羡林先生说过:“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千百年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一代代济世英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
-
〓 点将台·老鲍谭古:温故而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这是一句常常被人引用的名言。可是,它的内涵却未必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样简单。 首先,关于“师”之理解。 一般都把这里的“师”理解为“老师”。因为孔子为史上第一位老师,而他所说,应用于老师,亦颇合适,所以这样理解,当然可以,朱熹、钱穆、杨伯峻都这......
-
〓 微言大义说红娘
《莺莺传》中的红娘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什么分量,从小说开头到结尾仅出现7次,而且仅限于崔、张相会。元稹仅仅把她当一个普通的婢女,只是在用到她时才被提起的小角色。穿针引线的“小人物”红娘是一个婢女。《莺莺传》载:“崔之婢曰红娘。”在唐代,女性的地位非常低,男性常常以玩弄的态度对待女性。而婢女在女性中的地位又是最低,她们不但要......
-
〓 意味深长的“窗”
窗,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不过是房屋的一项构造。然而,它在古代诗人的心中,却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它折射着人们丰富多彩的内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人非常讲究窗的制作。古代的窗,有各种形状,如梅窗、扇形窗、尺幅窗等。窗户不是玻璃制成,多是由丝绸糊成。窗框上雕刻着丰富多彩的花纹,有时还有美丽的珠帘作装饰。因而,窗本身就能给人带......
-
〓 唐诗爱情千年不老
唐诗中千年不老的爱情,在急管繁弦中吟唱,被秦淮的夜月渲染,其诗句中散发的温柔墨香,纵使遥隔千年的烟尘透视,依然令人迷醉。最刻骨铭心的爱情,当属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纠葛痴缠,对这对忘年鸳鸯的恋情,后世的评价莫衷一是。不仅有华清宫“侍儿扶起娇无力”的绮靡,有骊山“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奢侈,还有“君王掩面救不得”的极度悲楚和......
-
〓 光明时评:教育要给孩子一个“幽默救生圈”
北大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引发网友“吐槽”,其中一道题让学生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词,编一段150字的笑话,要求积极健康、幽默诙谐、机智风趣。一名考生说:“看到这个题目,掀桌子的心都有了。” “掀桌子的心都有了”,凸显自招考题让考生多么“抓狂”。假如这种“抓狂”只是个案或者特例,想必不会引发网友“......
-
〓 新评弹:文化创意也需工匠精神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民众的鼓励下,文化创意事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经营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相比差距很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尚未走出传统机制的保守模式。一是博物馆从事经营活动的依据模糊不......
-
〓 阮直:“丧家犬”形象是伟大的
那天我在马路的绿化带中发现了两个幼狗,可奇怪的是没有链子拴着,两个小家伙见我牵着一条大狗过来便夹起尾巴,背着耳朵警觉起来,我马上轻轻地抚摸它们的头,让它们安静下来。 我无法确定它们是不是“丧家犬”,如果真是没有主人的流浪狗那就是我大半生见到最小、最可怜的“丧家犬”了。我一下子就心酸起来,可又不敢盲目救助,......
-
〓 求同存异:文艺评奖应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近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茅盾文学奖屡屡成为争议话题,这一次同样不能例外,有人甚至拿获奖者的年龄说事,称此次茅奖是“老人奖”。平心而论,这些年来,茅奖的评选工作是不断进步的,从大评委制到评委的实名制,茅奖评选一直在改进评选的方式方法,以期做到公平、公正。 茅奖的评选流程如此严谨,评选结果尚引起争议,更遑......
-
〓 评论员随笔: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
走过文化自弃、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今天“并肩而立”地去纪念中外两位伟大的作家,本身就是民族文化意识的“原力觉醒”400年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分别离世。他们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同龄人,但又处于两个“平行空间”,山迢水遥,彼此不闻。“交换名片”是在400年后。去年,中英两国决定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一场......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讲话,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观点,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有机统一的深刻思想,......
-
〓 夏至:唱起夏九九开镰收新麦
夏至是个天文类节气。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夏至前后,北方气温高,光照足,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毒虫迅速滋长蔓延,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夏至期间的民俗活动,更多是与丰收、气候有关。求雨止雨,皆为庄稼丰收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
-
〓 《伊索寓言》中的猴故事
猴子与海豚出海航行的人喜欢带着一些动物,以供旅行中消遣。有个海员带着一只猴子航海,当到达雅典阿提卡的苏尼翁海峡时,一场风暴突然袭来,船被狂风巨浪打翻了,大家都纷纷跳入水中逃生,猴子也机灵地跳入水中。海豚看见了它,以为是人,立即钻到它底下,把它托起来,安全地送往岸边。到达雅典海港珀赖欧斯时,海豚问那猴子是不是雅典人。他回......
-
〓 钱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读《论语》的故事
钱逊 郭红松绘 我认真读《论语》,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后这30年,从未间断。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加深着对《论语》的理解。就拿对《论语》第一章的理解来说,我逐渐有深刻的认识。 1988年,我写了《论语浅解》。这本书中,对于第一章是这样说的: 《论语》第一章就提出以学习为乐事,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
-
〓 光明时评:给高校教学更多制度激励
为破除束缚高校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活力,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引发高校教师的热烈讨论。考核评价政策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也是教育价值导向的体现。《指导意见》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对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不......
-
〓 光明时评:本省大学录取“夺刀少年”是最佳结局
据《光明日报》7月7日报道,备受社会关注的江西省宜春市“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政勇因伤被特批参加单独高考之事有了结果:这两位见义勇为者分别被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录取。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已表示,将对柳艳兵、易政勇两位考生给予免除学杂费等一系列照顾措施。 两位“夺刀少年”的壮举无疑是社会正能量。不过,此事......
-
〓 创造的光彩现代的光彩——看昆曲《春江花月夜》
昆曲,毫无疑问是古典戏曲的代表。面对它的古典品质,极端者甚至认为昆曲只保留和传承古典的文学、音乐和表演艺术,就能实现在当代乃至后世的无限延续。虽然一个时代需要有一个时代的创造,昆曲也试图在不同的时代中与时相偕,但历史却显示出近百年来“昆班所演,无非旧曲”的尴尬,众多的新创作品在古典经典的映衬下,多少显得黯淡无光。由此,......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