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1世纪禅宗二题
在世纪之交,我们现在来讨论禅宗,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通过对禅宗的认识,我们也许能够看到下一个世纪中国汉地佛教的发展规律或者是前进道路方向性问题,对未来的佛教定位会产生有一些有意义的想法,而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所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我们不可能超越,也没法超越它,只能坐下对它来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以期够......
-
〓 《周礼》中的服饰史料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著作,“三礼”之一,乃记述西周政治制度之书,传说为周公所作,实则出于战国。全书有六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六官分别为天、地、春、夏、秋、冬,显然是为了合天地四时之数。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
-
〓 《水浒传》的“社会风俗史”意义及其“精神意象”
内容提要:《水浒传》特殊的“集体累积”成书过程,决定了它是“历史成份”极其稀薄的“英雄传奇”小说,其绾结短篇的特点,使众多“英雄好汉”的出身经历和聚义故事成为这一鸿篇巨制的主体内容。这些主要源于宋元民间“说话”的故事,保留了大量社会生活“原生态”的描写,使《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社会风俗史”的意义。在漫长的成书过......
-
〓 《论语·公冶长篇》“无所取材”本义考论
【内容提要】《论语·公冶长篇》中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章,对于最后一句“无所取材”四字注解分歧颇大,故解释也五花八门。本文在对前人解说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运用训诂学、文字学知识以及将其放在前后章之间进行推论,对这句话进行全面的阐释。【关键词】孔子;子路;无所取材;哉;剪裁;桴材《论语》是国学中之精髓,是经典中之经典,其......
-
〓 国学漫谈:说“同”
文化的继承,凸显的是文化的连续性,而文化的连续性建基于古今文化之“同”。对古今文化之“同”的理解不同,文化继承的路径也就有所不同。今人对“同”这一概念的理解,常常借助于“和”与“同”的对比实现。这种对比倾向于将“同”视为不包含差异性的“抽象的同一”。应该说,这多少忽视了后期墨家的贡献。从概念发展史来看,“和”“同”问题......
-
〓 徐上瀛《溪山琴况》
徐上瀛,号石帆,别号为青山,娄县东仓人,明末清初琴家。约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一五八二年),卒于清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万历年间曾从陈星源、张渭川学琴,并与严徵交往,后发展虞山派“清、微、淡“。徐上瀛,号石帆,别号为青山,娄县东仓人,明末清初琴家。约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一五八二年),卒于清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
-
〓 再论《刘子》的著作者为刘勰
内容摘要:用避讳法来否定《刘子》为刘勰所著,坚持刘昼说,反而更否定了刘昼说。认为《刘子》中有法家思想,《文心雕龙》是尊儒反法,以此作为否定《刘子》刘勰著的理由是不合史实的,因为《文心雕龙》对法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刘子》的语言特色与《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同,以此为据肯定《刘子》作者是刘昼也是不妥的。因为这些著作......
-
〓 盛宣怀与钓鱼屿——甲午战前钓鱼列屿之属中国领土的一个旁证
本节所述,是有关一条流传甚广而又众说纷纭的史料,这便是光绪十九年(1893年)所谓慈禧太后将钓鱼列屿“赏给盛宣怀为产业”的诏谕(见图)。 这件诏书始见于1972年出版的台湾《中外杂志》第十一卷第一期。笔者是从当年2月15日出版的《学粹杂志》第十四卷第二期上,读到沙见林氏所撰《慈禧太后诏谕与钓鱼岛主权》一文......
-
〓 阎若璩及其《尚书古文疏证》的研究方法论
【提要】《尚书》这一部我国早期的经典,在秦火之後,靠著伏生的口传而保留下来,而伏生的今文尚书在晋朝时也遭亡佚了,流传下来的是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这本古文尚书在清代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先秦时的原本,虽也有学者曾经怀疑过,但并无真正的去辩驳该书的真伪,一直要到阎若璩提出了一百廿八条的反证後,才使梅赜献假古文尚书这一事情被揭......
-
〓 日本近百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程及相关特征
据日本的《古事记》和《日本书记》记载,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儒家典籍即由百济传到日本,那时日本还没有本国文字,因此中国文学就成了唯一的书面文学。日本的知识界也认为“用这一帝国的共通语——汉语,来表现人类世界所共通的思想感情,是日本知识阶层理所当然的使命”。[1]但作为现代意义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以及日本的民族文化本位意识确立......
-
〓 鬼狐之下藏真态云鬟雾鬓入梦来
——《聊斋志异》民俗描写中的女性发式文化
摘要:在《聊斋志异》有关民俗的诸多描写中,对女性发式的描写值得注意。结合中国历史悠久的发式文化,可以窥视《聊斋志异》中体现出的女性发式文化的四大作用:女性审美的显示、社会地位的区别、人物年龄的象征和婚恋状况的反映。《聊斋志异》如同一座民俗蕴藏丰富的宝藏,女性发式文化是其中美妙又别开生面的一项,其中的民俗研究还有诸多可拓......
-
〓 历史透视: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
1945年,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并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影印本 自1941年以来,美英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举行过六次会议,英苏之间举行过一次首脑会议。但是美苏没有举行两国首脑会议,而中国也未与美英苏三国举行过首脑会议。 1943年,盟军分别在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取得巨大胜利,德......
-
〓 浅谈穿越小说
近几年,穿越小说横行天下。不管是网络上,还是在出版商眼里,穿越小说已经成了一块香饽饽。 2007年《中国青年报》上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开头作者丁运时就说:今夏最时尚的读物是什么?不是风生水起的讲坛类通俗历史读物,也不是刚刚掀起波澜的以盗墓为题材的鬼神类小说。当下最时尚的是一种称之为“穿越小说”的读物。有人甚至声称:“网......
-
〓 刘勇强:白话小说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编者按本期发表的三篇文章,都与学术史相关。1928年胡适《白话文学史》的出版,确立了以白话小说为明代文学主导文体的叙述格局,近年来,随着明代诗文研究的兴盛和《剑桥中国文学史》等著作的出版,白话文学的主导地位有所动摇。刘勇强教授针对这一新的学术生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殷光熹教授笔下的刘文典,曾师从刘师培、章太炎等,刘为民......
-
〓 《新唐书》中的服饰史料
《新唐书》为北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修撰,是关于唐代的纪传体史书,二百二十五卷 ,帝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新书诸志大多比旧志详细。《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
-
〓 中国书法简史(四):秦代书法
第一章 先秦和秦代书法第二节秦代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嬴政自号“始皇帝”,国祚虽短,却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秦推广小篆,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的分化。秦同时还推行了隶书,使之逐步成熟。1、小篆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秦小篆是战国秦文字的进一步整理、推行。它主要用于官方文......
-
〓 借优人说法——元杂剧作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
元杂剧从诞生时就承载了“厚人伦,美风化”(夏庭芝《青楼集志》)的道德教化功能。“既谓之杂,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理,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胡祗遹《赠宋氏序》)这就指出了杂剧具有洞悉社会百态,正上下得失的作用。杨......
-
〓 《文心雕龙·辨骚》篇要旨辨正
摘要:《辨骚》篇认为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文学作品是宗经并将其具体化的杰出典范,体现了学习经典和发挥个人的才情以实现艺术独创性的完美结合。因此刘勰使用“骚经”这一《文心雕龙》当中不多见的称谓,给与屈骚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以高度评价,认为它“气往轹古,辞来切今”、“笼罩《雅》、《颂》”,继承并超越了经书。同时屈原作品在......
-
〓 读史札记:羊祜《平吴疏》的战略决策思维
所谓“战略”,其经典的释义,就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它显然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它是指导性的,即引领、规范与主导军事行动的方向;第二,它是全局性的,即它具有系统性、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意义,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第三,它是一种方略、方针与策略,具有可操作性。战略同时也是一种选择,即在形势扑朔迷离的情况下......
-
〓 德山与洞山二支关系初探
德山宣鉴(782—865)与洞山良价(807—869)是同时代的两个著名的禅宗大师,虽然后世认为二人均出于青原一系,但在禅风上各有特色,差别很大。二人并无直接交往的记载,然门下弟子多有往还,两支关系相当密切。德山法继龙潭,上接道悟、石头一系,故以自性般若为宗,强调“无心于事,无事于心”,心境双忘,情念俱泯,虚极生灵,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