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孟母教子:从故事到传统
《孟母择邻》局部 资料图片孟子为什么能成为思想家的孟子、圣贤的孟子?如果让母亲们来回答,一定会说孟子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孟母断机祠赞》说:“有母若孟,厥子乃贤。有子若孟,母德著焉。”“孟母教子”有哪些故事?这些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形成一种传统的?在讲好中国故事、挺立文化自信的当下,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孟母......
-
〓 两汉官俸简表
朝代品秩实俸附注印绶西汉万石每月350斛谷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号“万石”。金紫印绶中二千石每月180斛谷“中”即“满”。银印青绶二千石每月120斛谷 银印青绶比二千石每月100斛谷 银印青绶千石每月90斛谷 铜印黒绶比千石每月80斛谷 铜印黒绶八百石 成帝时除去不设。 六百石每月7......
-
〓 日本近百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程及相关特征
据日本的《古事记》和《日本书记》记载,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儒家典籍即由百济传到日本,那时日本还没有本国文字,因此中国文学就成了唯一的书面文学。日本的知识界也认为“用这一帝国的共通语——汉语,来表现人类世界所共通的思想感情,是日本知识阶层理所当然的使命”。[1]但作为现代意义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以及日本的民族文化本位意识确立......
-
〓 酒泉刘萨诃资料辑释
刘萨诃是活动于东晋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高僧,记载他的籍贯、名号、事迹及传说的佛典和史籍很多,主要集中在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广弘明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释迦方志》、《道宣律师感通录》,道世《法苑珠林》,宋释志磬《佛祖统纪》,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以及敦煌遗书P.3570、P.2680、P......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五)
2014·12—2015·51、語言暨語言學第16卷第3期时间:2015年4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内容简介:【Featured Article】Reconstructing Proto Austronesian Verb Classes(Malcolm Ross)【Article】Syllable S......
-
〓 近三十年来古籍辨伪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过去疑古思潮盛行时期“伪书”大量充斥的现象自然会有所反思。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献不断出土,人们发现,曾经被判为“伪书”的不少古籍,原来很早在地下的竹简、帛书中就已经出现,于是所谓该部古籍为“伪书”的说法便不攻自破、无法立足了。文章从考古发现、反思考查、辨证著作等三方面对古籍......
-
〓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三):明代士人画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这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强盛大帝国。明初,统治者出于巩固封建政权的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封建专制,强化皇权,改宰相制为内阁大学士制,皇帝直接过问六部事务.生产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农业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同时,加强对文化教育的统治,设立......
-
〓 孟子公开课第二讲:孟子与齐鲁文化
孟子生于邹鲁,一生活动主要在齐鲁之地,从齐鲁文化的角度探讨孟子的成长和思想的来源,厘清二者的关系,是以往孟子研究中少有涉及而应深入挖掘的重要课题。 一、孟子与邹鲁之风 孟子为战国时期邹国人,邹与鲁毗邻,但文化渊源并不相同。根据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考定:邹,也做邾,邾娄,是一个东夷土著的小国。王献......
-
〓 如何对已学过简体字的日本学生教繁体字
东京学艺大学 教育学部副教授木村守大东文化大学 外国语学部讲师上地宏一在日本,上了大学以后就开始学习第二外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学习的外语。第二外语的语种有德语、法语、汉语、韩语等。东京学艺大学也可以学习这些语言。目前在我校,学习汉语的学生最多。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每年有一千一百名左右的新生入学,其中有超过六百名的学生选......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2013·9——2014·8)
1、「东亚哲学的生死观」学术研讨会时间:2013年9月5至6日(周四至周五)地点: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二楼会议室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内容简介:9月5日10:00-12:00主持人:林月惠致爱则存、致悫则着──先秦祭礼中的生死观(林素娟)罗念庵儒道交融的终极关怀(张卫红)从华人应用哲学生死观看台湾殡葬改革(钮则诚......
-
〓 弘忍及记述其禅法的《修心要论》
弘忍在中国禅宗史上被称为五祖。他继道信之后以蕲州的双峰山和冯茂山为传法中心,对达摩禅法有更大的发展,门下弟子分布全国各地,扩大了达摩禅法的传播范围。在弘忍去世之后,门下分成南北二宗,从而展开了中国禅宗史上最富有声色的一幕。在弘忍及其“东山法门”的名声日著的情况下,记述弘忍禅法的《修心要论》一书曾相当流行。在本世纪初发现......
-
〓 郭继民:“道心”、“人心”漫谈
突然想到一则禅话:一禅师问如何除去地里的草,弟子给出各种答案,有主张火烧的,有主张锄头除的……等等,不一而足,禅师笑而不答。来年,弟子来到禅师的地头,看着茂盛的庄稼,幡然醒悟,原来地里种上庄稼,草就不长了。 同样,心里种上了“正义”(道心),“邪恶”(人心)也就式微了。 “道心”与“人心”这一对哲学......
-
〓 笔记辨体与笔记小说研究
内容摘要:“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中备受争议的研究对象,该概念提出伊始,即因界定不科学,运用不规范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随着“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否定乃至取消“笔记小说”,并不符合文学发展规律和小说研究的需要。梳理笔记小说研究史,科学界定概念,区分其与笔记及其他小说文体的关系,明确其文体特征,限定其收录范围,确立笔......
-
〓 《周礼》中的服饰史料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著作,“三礼”之一,乃记述西周政治制度之书,传说为周公所作,实则出于战国。全书有六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六官分别为天、地、春、夏、秋、冬,显然是为了合天地四时之数。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
-
〓 国学漫谈:说“同”
文化的继承,凸显的是文化的连续性,而文化的连续性建基于古今文化之“同”。对古今文化之“同”的理解不同,文化继承的路径也就有所不同。今人对“同”这一概念的理解,常常借助于“和”与“同”的对比实现。这种对比倾向于将“同”视为不包含差异性的“抽象的同一”。应该说,这多少忽视了后期墨家的贡献。从概念发展史来看,“和”“同”问题......
-
〓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内容提要: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我认为,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
-
〓 天台宗玉泉一派的传承
内容提要:本文纠正了《宋高僧传》及《佛祖统纪》的错误,论述了天台宗玉泉一派的传承及其影响,指出玉泉派在唐代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并且为维护天台宗的的生存及向海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天台宗是最初的中国佛教宗派,由于其形成的中心在浙江天台山,它的实际创宗者智 (538-597)也长期住锡此山,故号为台宗。但是作为一个历史......
-
〓 就《水浒》“子母”、“母子”的意义解读看捕捉小说语言信息的途径
摘要:大凡优秀的小说,其语言信息含量是很丰富的,文章以《水浒》为例,特别是以阐释《水浒》中“子母”、“母子”的意义为切入点,归纳出捕捉小说语言信息的途径有:一是联系具体的人物形象,捕捉语言信息;二是从上下文的联系,捕捉语言信息;三是从生活常情出发,捕捉语言信息。关键词:《水浒》;子母;母子;捕捉;语言信息大凡优秀的小说......
-
〓 浅谈穿越小说
近几年,穿越小说横行天下。不管是网络上,还是在出版商眼里,穿越小说已经成了一块香饽饽。 2007年《中国青年报》上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开头作者丁运时就说:今夏最时尚的读物是什么?不是风生水起的讲坛类通俗历史读物,也不是刚刚掀起波澜的以盗墓为题材的鬼神类小说。当下最时尚的是一种称之为“穿越小说”的读物。有人甚至声称:“网......
-
〓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铜鸡考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鸡(K2③∶107) 工艺精湛、造型写实,其刻画工细谨严而不失灵动,具有雄奇浑雅的风格,系三星堆青铜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该铜鸡系用范铸法铸造,体长11.7 厘米,座高3 厘米,通高14.2 厘米,体态雄健,尾羽丰满,胸前饰火纹,引颈昂首立于“门”字形方座上,器座后部与下端残缺。推测其原形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