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文《尚书》真伪与病态学术
——与房德邻、姜广辉、钱宗武三位先生商榷
一、本文撰写背景(上)房德邻先生在《清史研究》2011年第2期发表题为《驳张岩先生对<尚书古文疏证>的“甄别”》一文。我撰写本文的直接原因,是要对房德邻先生的反驳作出回应。这里有必要做一些背景介绍,主要包括:什么想法促使我对古文《尚书》真伪问题展开研究,本文标题中为什么要说“病态学术”,以及除了房德邻先生之......
-
〓 逍遥游乎人生路——《逍遥游》中庄子的成才观
内容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对于中国的社会思想和人生态度无论是积极或是消极方面,其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关注焦点大都集中在消极避世、致虚守静等消极方面。但就当时社会而言,庄子的思想当中也不乏在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的积极因素。本文将从《庄子》开篇《逍遥游》入手,从成才观的角度阐述庄子......
-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当今世界,一切有识之士无不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劣而忧心如焚。生态平衡的肆意破坏,引起了全球的气候反常;生活环境的横遭污染,带来了致命的怪病恶疾。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地威胁着现在世界人类的生存,而且将遗害于子孙后代,大大缩短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历史。这绝不是故作危言耸听,而是摆在当今人类面前的无情现实。从现象......
-
〓 马宇辉:文学史里看木心
1989-1994年,木心在纽约设帐讲文学史。在他身后,陈丹青将当年的听课笔记整理出版,遵其夙愿,题为《文学回忆录》。既称“回忆录”,便是私人的往事,有别于为公众纪事的“历史”;是有拣择的单一视角,而非全知全能、面面俱到;有讲述者鲜活在内,绝不疏远、冷漠。总之,不同于寻常的文学史专著。其时,海内高校,中文系师生......
-
〓 略议宋玉及与赋与楚辞
【内容摘要】楚国第二大诗人宋玉,一生辞赋贡献卓著。什么环境使成?他的身世是一个谜,文章重点进行了研究,掀开了大起大落的原因。【关 键 词】宋玉;赋;辞【作者简介】于试,湖南作家、屈宋学者、《华人论坛》副总编宋玉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史上最早的又一座文学高山。战国诗人除屈原外就是宋玉。宋玉承先启后成为楚辞的殿军、汉赋的始祖。......
-
〓 马庆洲:马愉与“三杨”
马愉(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今属潍坊市)人。明宣德二年(1427)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正统二年(1437),升侍读学士,五年,由杨士奇荐,入阁预机务。正统十年,升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正统十二年卒,赠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赐谥号“襄敏”。 “三杨”是杨士奇、杨......
-
〓 伏羲、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
【内容摘要】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是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是中国古代供奉的蛇图腾的变形。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 ,被许多部族视作图腾。文明的出现 ,国家的萌生 ,蛇意象又逐步演化为龙意象 ,成为非凡力量的象征。中国神话中的蛇龙意象 ,折射出中国上古时代曾经有过的自然......
-
〓 康有为的宗教观(提要)——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一,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先后呈提了不少有关具体改革事宜的奏章,如:《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请厉工艺奖创新折》、《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请开学校折》、《请禁妇女裹足折》等等,这些奏折大都均受到肯定的评价。然其中有一个呈折,则一直受到进步人士的诟病,那就是他的《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北京颐和园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一、北京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
-
〓 伏羲初探
伏羲氏,风姓。关于他的名号,史书记载很多,有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也称春皇、牺皇、皇羲、太昊。史家称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百王之先。他是中华龙的笫一传人,对原始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初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伏羲的研究,由于历史久远,史料零碎而简略,且有些史料带有神秘色彩,后人难以对其有个全面了解和认识。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
-
〓 初唐阎罗图像及刻经——以《齐士员献陵造像碑》拓本为中心
叶昌炽《语石》卷五曾论及一条珍贵的造像铭,即唐贞观十三年(639)齐士员献陵造像。此铭特别处是有四条“冥律”。叶氏录其条文并评说,认为此刻有不类宗教造像而近於汉代美术传统处。其文为1:以我法喻之,释迦弥勒之类,圣贤象也,此则如杏坛阙里诸图及与武梁石室画周秦故事正同。叶氏的评说精深地注意到佛教美术对更传统美术形态的汲收。......
-
〓 走向心灵的避难所——论晏几道的恋情词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北宋出色的小令作家,有《小山词》传世。他的词以善写男女恋情著称。探索晏几道恋情词的情感世界,是研究晏几道词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能加深对宋代词坛主流创作倾向的理解。小山词中的基本旋律是抒写生活巨变之后的失意与抑郁,这种情绪大都是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而完成。进入词人脑海的又往往是昔日与多位歌妓的缠绵多情......
-
〓 敬天法祖观念的演进及其对中国传统政治之影响
内容提要:敬天法祖的观念起源很早,但初期并未与政治扯上关系,到了商代方被用于政治当中。而周代则是这一观念的成型期,这与宗法观念的建立是分不开的;汉代为这一观念的集大成期,这与汉武帝和董仲舒的推动作用有关。敬天法祖观念被运用到政治上可从敬天和法祖两方面展开论述,并且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关键词:敬天法祖;......
-
〓 在“学案体”的背后
《宋元学案》。资料图片黄宗羲像。资料图片清初黄宗羲纂《明儒学案》,标志着“学案体”的成熟与正式定型。黄氏又草创《宋元学案》,未毕而逝,经黄百家、全祖望的续补以及王梓材、冯云濠的校定,最终刊刻成书。此后,“学案体”著作风靡一时。嘉道之际,唐鉴撰《学案小识》,姚椿、沈曰富等人欲撰《国朝学案》。民国时期,徐世昌又主编《清儒学......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2013·9——2014·8)
1、「东亚哲学的生死观」学术研讨会时间:2013年9月5至6日(周四至周五)地点: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二楼会议室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内容简介:9月5日10:00-12:00主持人:林月惠致爱则存、致悫则着──先秦祭礼中的生死观(林素娟)罗念庵儒道交融的终极关怀(张卫红)从华人应用哲学生死观看台湾殡葬改革(钮则诚......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五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苇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人徒侮悲。岁月的流逝、人生的短暂,这是我国古代哲人常常为之苦恼,但又无法解脱的一个难题。从孔子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到《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都是在时光的飞轮前无可奈何的喟叹。值......
-
〓 《史记索隐》“鄡县”地名校议
【内容提要】今本《史记·黥布列传》“兹乡”《索隐》注“番阳 县之乡”,当作“鄡阳县之乡”。“ ”为“鄡”之俗讹字。“鄡”字又作“郻”,《汉书·地理志》郻县在巨鹿郡,鄡阳县在豫章郡,与番阳近者为鄡阳县,《索隐》作“鄡县”误。西汉无番阳郡,依《索隐》体例亦不得言“番阳鄡阳县”。《史记索隐》当是据《汉书》颜师古注为说,今本《......
-
〓 历代中枢部曹演变简表
朝代部曹建制演变情况周六官六官为:天、地、春、夏、秋、冬西汉尚书四曹成帝时设尚书四人,分为四曹。此时之曹即“部”东汉尚书六曹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六人,分为六曹曹魏五尚书,二十三曹此时之曹,即后来之“司”;五尚书为: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西晋六尚书,三十六曹六尚书为: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东晋五尚书,十五曹......
-
〓 东亚现代化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反思
人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一般指的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进程。在世界近代史上,这个现代化进程首先是从西欧开始的,然后扩大到欧洲其他地区和北美。而广大的亚非拉美地区,除日本外,由于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略夺,直至本世纪40年代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先后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逐步走上现代化的进程。它将是......
-
〓 思想盛名之下的史学观念——李贽史学价值观初探
内容摘要:李贽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特出的大家。对其思想的研究与重视尚在20世纪发端,而对其史学思想的探讨,鲜有作品。笔者认为,对李贽的史学地位固然不可着意夸饰,但其所存有的个人史学思想却不应该被“思想家”的盛名所抹杀。探讨其史学理念,既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其人,也能裨益理解中国古代史学变迁在明清之嬗变。关键词:李贽;史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