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执斌:秦朝速亡的教训
两千多年前,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呑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仅用十年时间就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盘算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事与愿违,秦朝只传至二世,便被风起云涌的农民......
-
〓 李巍涛:秦汉吏治文化探微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由于吏治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吏治的清明维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以法治吏、以吏治世、宽猛相济成为我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征。早在秦汉之际,我国就已经形成职业文官阶层,并在法家“明主治吏不治民”观念的影响下创设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体系,孕育出成熟而别具......
-
〓 中国历代绘画简介(五):壁画
壁画是指绘在墙壁上画,主要可分为建筑壁画和墓葬壁画两大类。其中建筑类主要是宫殿、寺观墙壁上,又称宫殿寺观壁画。壁画从西周到明清历代皆有,最兴盛则是在汉唐。(一)先秦壁画现存最早的墓葬壁画是西周时代,发现于山西扶风县法门镇杨家堡4号墓,但只见一些残存痕迹。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常常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一)
2015·1——2015·1、语言暨语言学第16卷第2期时间:2015年1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内容简介:【Articles】Global Approach to Scalar Implicatures in DRT(Jae-Il Yeom)Effects of Constituent Orders ......
-
〓 道家与名家之间
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归纳出来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中,名家与哪一家最为接近?一般认为是法家,因为《论六家要旨》把“名法”并列在一起,战国秦汉的文献中,“名法”并举也屡见不鲜。对于确定性之重要性的认识,对于规范规则之作用的追求,对于名实关系的重视,名家和法家确实有一致之处。这一点拙著《中国古代“名”的政治......
-
〓 论慧能的识心见性思想
隋唐佛教宗派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佛教格局的基本确立。其中的禅宗虽奉北魏来华的菩提达摩为初祖,但实际创始人是被称为四祖的道信和五祖弘忍。在弘忍死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到唐末五代,奉慧能(638-713)为六祖的南宗逐渐发展为禅宗的主流。宋代,由于禅宗隆盛局面的形成,中国佛教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以禅宗为主体并且融会其它各......
-
〓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铜鸡考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鸡(K2③∶107) 工艺精湛、造型写实,其刻画工细谨严而不失灵动,具有雄奇浑雅的风格,系三星堆青铜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该铜鸡系用范铸法铸造,体长11.7 厘米,座高3 厘米,通高14.2 厘米,体态雄健,尾羽丰满,胸前饰火纹,引颈昂首立于“门”字形方座上,器座后部与下端残缺。推测其原形制......
-
〓 浅议六朝青瓷鸡首壶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成熟的瓷器自东汉中晚期烧成后,到六朝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高潮,特别是三国、西晋时期,南方地区生产的青瓷器形制多样,除了大量的碗、碟、罐、壶、洗、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盆等日用器具外,还有鬼灶、鸡笼、猪栏、羊圈、狗圈、谷仓、碓、砻、磨、臼、杵、米筛等模型明器;而且在器物表面普遍采用模印、刻划、堆贴,甚至釉下褐彩......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人本范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本,其产业化发展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而旅游开发是积极的保护传承方式。当前,我国越来越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有机融合,强调“保护谁、谁传播、为了谁”的人本意识,通过活态分级保护、活态演绎传承、活态旅游开发,......
-
〓 先秦嫁娶季节新论
关于先秦时期嫁娶季节的问题,历来学界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战国时期荀子最早提出先秦嫁娶之期在秋、冬季节举行之说,即《荀子·大略》篇所谓:“霜降逆女,冰泮杀内。十日一御。”毛诗传亦承此说,《诗·陈风·东门之杨》云:“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毛传曰:“男女失时,不逮秋冬。”以“不逮秋冬”为男女婚姻失时,其以秋冬季节为嫁娶之婚期明......
-
〓 台湾高校国学类博士论文索引(1991—2000年)
1991年论文题目作者单位指导教师隋唐西域乐部与乐律之研究沈冬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曾永义教授从理本论到气本论:明清理学理气观念之转变胡森永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张亨教授二程诗书义理求蒋秋华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程元敏教授韩欧古文比较研究王基伦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罗联添教授郭沫若之金石文字学研究江淑惠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龙宇纯教授闽南......
-
〓 论宋代之前的团扇绘画
摘要:扇的发明在我国非常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而扇面绘画则缘起汉晋之间,通过对文献记载的有关团扇绘画内容和古代保存下来的绘画中关于团扇画的图形资料的分析,可以探讨探究宋代以前中国团扇绘画的时间上限、绘画题材等相关情况。关键词:团扇;团扇绘画 我国扇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古今注》记载:舜为广开言路而仿照......
-
〓 中国大陆禅宗研究十五年(1949—1964)
禅宗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大地产生的一个最富有特色的民族化佛教宗派之一。在1000多年历史的长河中,禅宗以它独特的面貌,简捷的教义,即心即佛,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主张,获得了广大佛教徒的偏爱,出现了多个宗门,乃至成为中国大乘佛教的发展主流,并流布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近代又远播欧美,已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
〓 近三十年来古籍辨伪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过去疑古思潮盛行时期“伪书”大量充斥的现象自然会有所反思。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献不断出土,人们发现,曾经被判为“伪书”的不少古籍,原来很早在地下的竹简、帛书中就已经出现,于是所谓该部古籍为“伪书”的说法便不攻自破、无法立足了。文章从考古发现、反思考查、辨证著作等三方面对古籍......
-
〓 “鸡黍之交”源流考辨及思想艺术变迁
“鸡黍之交”一词多用以形容朋友之间超越生死的极致感情。一般认为此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所编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卷十六的“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一文。《喻世明言》现存最早的版本题为《全像古今小说》,是经由冯梦龙编修的宋元明三代话本与拟话本作品集。正是因为如此,“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的成文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同时,若细究“鸡黍之......
-
〓 什么叫“天人合一”——资料与说明
说明“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
-
〓 论清代“扬州二马”的刻书理念
摘要:“扬州二马”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一生中收藏刻印了大量的图书。其刻书理念主要体现在:追求功德美名的刻书目的观、服务学术的文化价值观、收藏、刊刻、鉴赏三位一体的刻书资源观、奉儒术为正统的刻书选题观、追求精品的刻书质量观。关键词:清代;扬州二马;刻书理念清代图书出版的历史形态主要是指刻书。清代刻书有官刻、坊刻和私......
-
〓 姑孰、牛渚与李白诗文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二
安徽省当涂县,古称姑孰。姑孰城始建于东晋,因城南的姑孰溪而得名。秦汉时属丹阳县,隋代开始建县,隶宣州。当涂是镶嵌在长江南岸的一棵明珠,境内阡陌纵横、港汊相连,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商旅麇集之地,也是扼守长江中游的门户。它襟吴带楚、地处冲要,县境内上有天门山之扼守江面,下有采石矶突入江心,对岸则是当年霸王自刎的和州乌江浦,这......
-
〓 孟母教子:从故事到传统
《孟母择邻》局部 资料图片孟子为什么能成为思想家的孟子、圣贤的孟子?如果让母亲们来回答,一定会说孟子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孟母断机祠赞》说:“有母若孟,厥子乃贤。有子若孟,母德著焉。”“孟母教子”有哪些故事?这些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形成一种传统的?在讲好中国故事、挺立文化自信的当下,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孟母......
-
〓 圆瑛大师的佛学思想
圆瑛大师(1878-1953)与太虚大师(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为振兴佛教事业奉献出全部身心,而在佛学理论上又各有千秋的佛门双譬。1989年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时,我写了一篇题为《太虚与中国近代佛教》的论文以为纪念。今年时逢圆瑛大师生西四十周年,为继承和发扬大师振兴佛教的精神,研究大师的佛学思想,特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