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海钩沉:明代科举中的“同等学力”
科举考试图 《明史·选举志》里有两段话容易使人们对明代科举全貌产生一些误解。 第一段话是:“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这段话的后面一句是对的,因为明朝任官有多种途径,通常说是进士为一途,举人、贡生、儒士等又是一途,吏员也为一途,这叫“三途并用”。但这段话的前面一句却有问题,那就是科举未必“必由”......
-
〓 东方文化与现代生活
一近年来,探讨东方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浓厚兴趣,成为世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近几百年来,西方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西方文化因而也就在世界上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十九世纪以来,由于当时的东方国家大多处于落后、贫弱的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国......
-
〓 青年文化论坛:母语怎可成为“繁盛的荒原”
今天是国际母语日。这一纪念日的设立,旨在提升人们对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的自觉意识。汉语,作为华夏子孙共有的精神故乡,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正面临着平面化、粗鄙化,被单向度理解与使用的境遇。本期青年文化论坛特以汉语的当代挑战为主题,期待引发更多人对母语文化的关注。——编 者●“猴赛雷”“奏凯”“蓝瘦香菇”的出现,说明了方言......
-
〓 余叔岩声腔艺术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
余叔岩是京剧史上一位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其师谭鑫培创立的谭派艺术的基础上,清机自引、天怀独流,开创了泽溉后世、影响深远的余派艺术,奠定了京剧老生艺术的古典形态[1]。一般认为,余叔岩的艺术善于表现人物感情,风格苍劲挺秀、细腻清雅,作到了韵味与气势的完美统一,具有中正平和的艺术品格,是京剧中最有影......
-
〓 张海明:荆轲刺秦故事最早见于何书?
荆轲刺秦的故事在中国几可谓家喻户晓,魏晋以降,题咏、改编之作络绎不绝,不仅有诗词文赋,还进入到小说、戏曲领域;二十世纪以来,戏剧、影视以之为题材者亦不鲜见,但荆轲刺秦故事最早见于何书,却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迄今为止,有关此问题的答案至少有三种:一是认为始见于刘向所编之《战国策》,即《燕策》三中的“燕太子丹质于......
-
〓 中国封建制度略考
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作准绳,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历史是作如此分段的:夏、商、周为奴隶制社会;自秦始皇始到清朝止为封建制社会。这种分法,以我看来,是无视中国的史实,生搬硬套地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装进中国的历史框架去。本文试图对中国封建制度作一简略考察,期以能还中国封建社会的本来面目。中国的封建制度,起源于何......
-
〓 国学博士论坛:君主论之中西比较
——以真德秀《大学衍义》与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为例 夏福英,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2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帝王之学”视域下之〈大学衍义〉研究》 博士导师:湖南大学教授 姜广辉 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 吴根友 厦门大学教授 谢晓东 真德秀(1178—1235),南宋思想家和政治家,所......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三):颜氏家训(上)
《颜氏家训》简介一、《颜氏家训》的作者及内容《颜氏家训》是北齐颜之推作的一部家训。颜之推(531年~591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
-
〓 气:中国书法的生命
在中国气论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就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美与艺术的形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合乎规律的、同时又是自由自在的运动形式,而这种运动用“气”来描述,最令中国人心惬。 气的思想对书法观念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理解,它集中表现在......
-
〓 孤松独立玉山崩——嵇康遇害的社会学思考
内容提要:嵇康遇害,广陵绝响,“竹林七贤”集团的解体,这一切都和社会系统间的沟通问题有关。本文尝试以社会学沟通理论为视角,结合嵇康“名士”的身份、“直道”而行的性格特征、双重思想认识结构等,对其死因作综合而深刻的探讨,肯定其超越个人意义之上的社会价值。关键词:嵇康;名士;沟通;双重性格;社会价值作者简介:温新瑞,男,1......
-
〓 贯穿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诸多发展周期
本期主持:楼劲(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本期主题: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基本特点与新发展近年中古史研究的重要事态之一,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新见迭出和新人辈出,其影响上及秦汉史,下至隋唐史各领域,关系到中国古代前后期转折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考虑其之所以活跃的原因,展望其近期继续发展的态势时,有三个方面或应引起特别注意:......
-
〓 早期中国山水画空间意识发展浅探
艺术中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其相应时代的美学思想的制约,反映出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远古先民在陶器纹饰中表现出了活泼严峻或开放流动的空间转换;夏商青铜饕餮则寓神秘、狞厉的空间氛围于强弱、高低、节奏变化的线条中;“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建筑将有机整体的空间转化为平面铺展的时间进程,以求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楚汉艺术把空......
-
〓 辞曹归刘的隐情——重读《三国志·关羽传》
从宋代开始,“三国”被人们不约而同地赋予了极高的历史地位,而在此前,特别是两晋南北朝时代,主流学者大都认为魏、蜀、吴不过是临时性的割据政权而已。如常璩的《华阳国志》、习凿齿的《汉晋春秋》,都竭力张扬晋承汉统的历史观念,他们认为,汉代以后的历史根本就与“三国”无关;因此,即使是西晋时代的大史学家陈寿著《魏书》、《......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坛:以儒家元典思想涵养核心价值观
儒家元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先秦......
-
〓 宋人绝句鉴赏之二
书河上亭壁 (四首选一)寇准峰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升庵诗话》载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明代的“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是个顽固的“诗必盛唐”派,“尝言宋人诗不必观”。有一天,杨慎抄了四首诗给他看,并问他这是何人诗。何看后不假思索地就说:“唐诗也。”其实这四首都是宋诗,其中有一首......
-
〓 中国古代官吏考课制度中的“官德”
纵观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始终把以德治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治民先治吏成为共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阐述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明主治吏不治民”,“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都说明官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政风纯正、官吏清廉是历代帝王和黎民百姓所祈盼的,因为它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官......
-
〓 西方儒学研究新动向——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背景分析
近年来,国内儒学研究成为显学中的显学,与此同时,西方儒学界亦表现出一系列节点式新动向。这些动向相互交织,构成了第七届儒学大会的思想背景。朝向德性的转向 美国布法罗州立大学余纪元教授在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Mirrors of Virtue(《德性之镜......
-
〓 《荷塘月色》引文纠谬二则
【摘要】《荷塘月色》是中学教材的“经典老文”,也是朱自清先生文集及一些现代散文集子必选的文章。其中两处引文各有一处可商之处,本文特提出加以讨论。【关键词】《荷塘月色》、于是、清、校勘《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精品,这篇散文也可谓中学教材中的“经典老文”了。笔者教学多年,拜读数......
-
〓 制度、角色与文学:中唐谏诤与文学
唐代的谏官主要集中在中书和门下两省,是其中具有谏议职能之官员的统称。中书省属下谏官有:右散骑常侍二人,从三品;右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右补阙二人,从七品上;右拾遗二人,从八品上。门下省属下谏官除给事中和起居郎外,与中书省恰好相对:左散骑常侍二人,从三品;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起居郎二人,从六......
-
〓 近代大众文化娱乐空间与都市社会-以汉口民众乐园(1919-1949)为中心
20世纪20年代汉口民众乐园(时名“新市场”)外景 近代中国,随着城市的发展,大众文化娱乐空间日益成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近代开埠,汉口的城市中心由沿汉江铺展下延至汉江、长江交汇处的滨江街区,“家家列肆汉江滨,南朔东西百货陈”(徐明庭:《民初汉口竹枝词今注》,中国档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