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之谜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2014年岁杪,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展异常火爆。其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引起观众极大兴趣。这件蜀地织锦护膊,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时光倒流。1995年10月,中国—日本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在清......
-
〓 五刑
——墨劓剕宫辟,笞杖徒流死
中国古代对罪犯使用的五种刑罚的总称。中国自夏代就开始有了刑罚,商代墨、劓、刖、宫、大辟五刑在古文献和甲骨文中都有记载,到西周已较普遍施行。西汉初曾废除残伤肢体的肉刑,以笞、杖代替。虽至汉末肉刑并未真正废除,但传统的五刑制度已开始发生变化,历魏、晋、南北朝,不断有关于废除和恢复肉刑之争,并对原有的五刑屡加更定。到隋、唐时......
-
〓 “息”跟“熄”用法的不同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就是这些因素支撑着中国当下的散文创作,并成为其中的那颗跳动不熄的心脏。”请问,其中的“不熄”用得是否妥当?谢谢!吉林读者 武相杉武相杉读者:上述句子中“跳动不熄的心脏”的意思是“不停止跳动的心脏”,表示这个意思宜用“不息”。“息”有“停止”的意思。例如:(1)在创业的道路上,只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
〓 “支”与“枝”的用法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用几架飞机从世界各地运抵的几十万支鲜花和各式美味珍馐……”请问其中的“几十万支鲜花”的用法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 倪风展倪风展读者:“支”做量词用于队伍、歌曲或乐曲、杆状物等。例如:(1)山谷里走来一支队伍,队伍前面的战士举着一面红旗。(2)小李在山村支教的时候,学会了几支好听的山歌。(3)老王......
-
〓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1877-1968)的题赠联。联作者原名懋恂,字师陶,又名立华,湖南长沙人。年轻时,有感于社会的不平,取“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之意,改名徐特立。联语融铸了联作者对青年的无比关心和殷切期待,告诫青年读书、做事都要有选择。上联的“家国”,即家与国,亦指国家。《资治通鉴·......
-
〓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八说,五帝有六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
-
〓 《四库全书》今何在?七大藏书阁故事多
七大藏书阁地图 吴恕晴制图中国的藏书阁都与水有关,因为藏书最怕失火。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名为《易经》中的“天一生水”之意。乾隆年间,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第一本抄写本于1781年完成,计有经史子集3.63万卷。此后一共抄写了7部,分别藏于“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和“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这些藏书阁取名......
-
〓 “践行……目标”的说法不妥
杜老师:最近,某媒体中说:“创建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新疆军区某红军师践行强军目标,组织官兵……”其中“践行强军目标”的说法是否妥当?谢谢!新疆读者宁新舞宁新舞读者:“践行”是“实行,实践”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上给“践行”举出的用例是“践行诺言”“践行科学发展观”。其中的“践行”都表示“实行,实践”。再看几个实例:(......
-
〓 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在江南大学国培班上的演讲
于漪老师简介: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专注学科德育研究,倾力培养青年教师。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首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我一辈子有两句话作为座右铭:一句是汉代韩婴在《韩氏外传》里讲......
-
〓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再现唐玄宗生日盛况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舞马衔杯纹银壶再现了唐玄宗生日庆典的场景。当时技艺超群的舞马也早已失传,因此,本件文物当之无愧被称为顶级国宝。舞马衔杯纹银壶的造型采用的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
-
〓 什么是总集
在谈到古代文学典籍的时候常常会碰到“总集”这个术语,例如说《昭明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或者说《楚辞》因为地位特殊,在《四库全书总目》集部中单列一目,排在别集和总集之前。那么,什么是总集呢?可以用两条边界线来划定总集的范围,其一,它乃是书籍之四部分类(经史子集)中“集”部的一种;其二,它是相对于“别集”而言的,其中......
-
〓 斗酒纵观廿一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此联为崇祯进士、明末著名民族英雄史可法(1602年-1645年)所撰。上联讲观史。“斗酒”指善饮而气概豪迈。斗为古代盛酒的器具。《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耈。”“纵观”,指博览,咨意观看。苏舜钦《答范资政书》:“日甚闲旷,得以纵观书策。”“廿一史”,明嘉靖时校刻的史书,在宋人所称“十七史”外,加宋、辽、金......
-
〓 实事求是
中国人民大学校训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在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一直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各项工作的原则,保持、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并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
-
〓 什么是“三通”?
一般将《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部政书合称“三通”、“前三通”。《通典》《通典》,唐杜佑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历时三十馀年。本书记录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全书200卷,附考证1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
-
〓 【光明讲坛】鲁迅: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
演讲人:孙郁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年9月简历 孙郁,本名孙毅,1957年出生于大连。1988年毕业于沈阳师院中文系,文学硕士。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鲁迅研究月刊》主编。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 鲁迅背后的俄国资源,大家都是知道的......
-
〓 古代巨碑式山水画的典范
溪山行旅图 范 宽(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溪山行旅图》是最能体现北宋画家范宽绘画风格的千古名作。站在巨轴前,高山仰止之感油然而生。作者用巨碑式构图开创了宋代全景式山水画的高峰。整幅画绢本水墨,以浅淡色彩分三段式构图:远景是占画面2/3以上的高耸巨山,山顶密林郁葱,山石纹理清晰可见;山涧的垂落悬瀑拉长了山高......
-
〓 郡县制
郡县制,指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的总称。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管理而置县,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后来晋又在国内置郡。由国君任免地方官,郡县制度使分散的权力层层集归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至战国时代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郡县制起源于楚......
-
〓 敦煌遗书——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三
敦煌遗书是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中古时期纸质写本和印本文献。又称敦煌古文献、敦煌文书。发现和被劫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同一杨姓抄经手在第十六窟干活时,杨某将抽烟用的纸捻插入靠近窟门内部北壁的墙缝,不料纸捻陷入缝中。王、杨二人怀疑壁中可能另有一洞,于是乘夜凿壁,果然发现内有一洞(即第十七......
-
〓 把经学还原为一棵生命不息的大树——朱杰人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
■演讲人:朱杰人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智慧楼报告厅 ■时间:2015年6月朱杰人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终身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董事长。现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朱子学会副会长。资料图片章太炎 资料图片胡适 资料图片 ●一部经学史,就是中国人守卫和......
-
〓 毛泽东的气质——中共文献研究会唐双宁副会长的演讲
唐双宁,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毛泽东非常喜爱游泳。 资料图片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毛泽东机智巧妙地回答:“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字,乃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了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位草头将军而已。我这个‘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