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学与斯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邬大光在厦门大学的演讲
邬大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资料图片■演讲人:邬大光 ■演讲地点:厦门大学 ■演讲时间:2016年3月把大学与斯文联系起来纯属偶然。2012年9月,去深圳参加一个活动,见到了一位久未谋面的校友。一见面,他就郑重地说,作为一个大学的管理者和研究高等教育的人,应......
-
〓 拍案叫绝——说“案”
▲宋代《十八学士图》(局部)中的画案。 成语“拍案叫绝”中的“案“,是指几案、桌子;“绝”,是少有的、罕见的好。以手拍案叫好,形容极为欣赏。而“拍案而起”是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比喻愤怒之极。 “案,几属,从木,安声”(《说文解字》)。“案,狭长的桌子。如:书案;案桌”(《辞海》)。由此可知,“案”是由几发展而......
-
〓 腌菜腌肉好越冬
小雪腌菜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小雪时,台湾中南部的渔民们开始晒鱼干土家族吃“刨汤”小雪是个降水类节气。俗话说,节到小雪天下雪,小雪时节不耕地。小雪期间,田里的农活已经不多了,人们就修补农具,做好牲畜的御寒保暖工作,为来年开春做准备。不过,这时天气还不算太冷,早晚上了冻,中午还能耕,有的农人就继续给小麦浇水,做好小麦越冬工作......
-
〓 “后备厢”宜写成“后备箱”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位于后备厢的‘无人车’大脑会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请问其中“后备厢”的写法是否妥当?谢谢!天津读者 武爱清武爱清读者:“厢”字最初是“广”字头,本义指正屋两侧东西相对的廊子,后引申指正房两侧的房屋,也就是“厢房”。后来也泛指类似厢房的隔间,例如“车厢”“包厢”。这种隔间一般比较大,是容纳人或物品......
-
〓 一字之差相去甚远
时下,报刊文艺评论中,频现“不瘟不火”误作“不温不火”,一字之差相去甚远。如京华某报副刊评说电影《李双双》主演张瑞芳时,如是写道:“张瑞芳却认为,必须把李双双的大气泼辣都表现出来,人物个性不能不温不火,表演要放得开……”无独有偶,蓉城某报副刊《文艺评论》版中评川剧《卓文君》中亦有“不温不火”的评说:“……使得该......
-
〓 石渠阁奏议
初,宣帝宠姬张婕妤男淮阳宪王好政事,通法律,上奇其才,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於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久之,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是时,王未就国,玄成受诏,与太子太傅萧望之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石渠阁,条奏其对。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永光中,代於定国为丞相。......
-
〓 夏将止,秋未满
浙江宁波象山开渔节放河灯老鸭煲作为一个气温类节气,处暑标示着气温变化的节点,有重要意义,食俗、习俗都有可观处。“处”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但是俗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天气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放河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的存在感并不强,有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个节气。有时......
-
〓 明清科举的三级四试
我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明,衰落于清,1905年终废除,前后绵延达千余年之久。其中,明清两朝可谓是其鼎盛期。当时的读书人首先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本府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后,取得童生身份,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正式的科举考试。明清两朝的科举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其考试共分三......
-
〓 漫话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但对其起源形式,存在着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汉武帝采纳方士谬忌的奏请,在甘泉宫中设立“泰一神祀”,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地在灯火中祭祀,从此形成了......
-
〓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局部)明高28厘米,底座径13.3厘米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通过衣衫的褶纹,观众可以感觉出观音的肢体形态。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此像出自明代德化瓷塑大师何朝宗之手,其工艺成就代表了德化窑的高超水平,是何朝宗传世......
-
〓 上阳台帖
唐李白 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 《上阳台帖》是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释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正文右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后纸、卷前后及隔水上还有宋、元、清及近代多位收藏者的题跋、观款、鉴藏印。 此帖曾入......
-
〓 处世和而厚 生平直且勤
此联选自苏州拙政园绣绮亭西柱的行书对联。这是一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格言联。上联说为人处世要温和厚道。“处世”,指生活在人世间。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本》:“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处和、处顺也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方面。汉·焦赣《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南朝·宋·谢......
-
〓 现存最早山水画
游春图 展子虔展子虔《游春图》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的画家。《游春图》画上并没有展子虔的签名,之所以被认为是展子虔的画作,是因为宋徽宗赵佶的题字。这是一张手卷作品。古人看画的方式是从右到左,打开一段看一段,所以,按照这个方式,我们会依次看到山坡,上有庭院,以及骑马者。中间是一潭湖水,中有游船,......
-
〓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一、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
-
〓 喝新酒、吃新米,神州上下俱晾衣
小暑“食新”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晾经”习俗“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是气温类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时至小暑,白天开始变短,气温一直升高,很多地区热浪袭人,蟋蟀跑到屋檐下乘凉。食新:客家人的忆苦思甜小暑时节,各地流行“食新”,即吃新米、喝新酒。这一点,客家人尤甚。由于战乱灾荒,客家人从中原不断南迁。由于许......
-
〓 江南三大绸都
苏州:长盛不衰的绸都从古至今,苏州的丝绸产品一直绵延不绝,从春秋时期的吴缟,到隋唐时期的八蚕丝、绯绫,再到宋锦、缂丝。宋、元、明、清时期,苏州均设置官府织造局。丝绸产品名目繁多,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等。苏州的盛泽镇是中国重要的丝绸重镇。早在唐代,当地生产的“吴绫”就成为......
-
〓 什么是十八般兵器?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
-
〓 蝉冠菩萨像
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石雕菩萨像,由于菩萨像宝冠的正中雕刻有蝉纹,所以被命名为“蝉冠菩萨像”(见图)。“蝉冠菩萨像”高120.5厘米,雕刻有巨大圆形头光。菩萨衣着得体,戴高冠、披帛带、着长裙;装饰也十分华丽,佩项链、嵌宝珠。菩萨像身躯修长,衣服略薄而贴体,衣褶密而不厚,整体呈现受北魏晚期影响的东魏造型,并有北齐薄衣透体的......
-
〓 初唐四杰
——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杨炯传》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朝野......
-
〓 忠德的多重意义与价值:南京大学教授徐小跃在重庆的讲座
观众提问余鸿摄编者按 5月27日,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22场活动在重庆忠县举行。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徐小跃,作《忠德的多重意义与价值》的讲座。光明网对讲座进行了现场视频直播,来自忠县的330多位观众到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385万......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