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的科举考试分哪几个等级
隋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解试)、省试两级。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开始创立殿试制度,科举考试变成为乡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隋唐五代时期,“解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
-
〓 思“花朝”
小蓟上的云粉蝶。 李元胜/摄影“焙出新茶煮,帘垂老酒招。春和民气乐,几日是花朝”。品着早春茶,读着宋代诗人李曾伯的诗句,不由得想起,花朝节快到了。然而,仲春二月,谁都知道有个令人兴奋的“龙抬头”,但不一定知道古代还有个芳香四溢的花朝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诗中提到的“花朝......
-
〓 古代的科举考试都考哪些内容
隋唐以来,乡试(解试)与会试(省试)考试内容大致相同。唐朝初年,进士科的考试仅考试时务策。唐高宗时期,加试杂文、帖经。到中宗神龙元年(705),科举考试就形成了“先帖经,然后试杂文及策”的三场考试制度。所谓“杂文”,在唐中宗以前主要是指箴、铭、论、表之类,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才开始专用诗赋。北宋初年,沿袭唐及五代......
-
〓 “猴年马月”在眼前
话说唐僧师徒路经蛇盘山鹰愁涧,忽然间水声轰响,从中窜出一条小龙来,直奔唐僧而去。慌乱之际,行者赶忙把师父抱下马来,那条小龙趁势将白马吞下肚去。行者临涧叫阵,那条小龙按捺不住,升出水面,迎战两个回合,力不能支,就钻进草窠中没了踪影。原来,这条小龙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敖烈,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触犯了天条。观音菩萨面请玉帝将......
-
〓 唐代宫廷女子生活图景
纨扇仕女图(局部)周昉(唐)(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人物画在唐代发展到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画家,周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周昉以描写仕女著称,所画女子容貌端庄,体态丰满,色彩柔丽,有着“周家样”的美誉。这幅《纨扇仕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纨扇”亦称“团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有此名。根据《石......
-
〓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
观众排队欣赏《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卷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五玺全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北宋末年),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供职于宋徽宗赵佶的翰林图画院。作者以长卷的形式描绘出北宋汴梁城的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市俗风貌。图中共计绘人物约600名,牲畜80余头,房舍30多栋,树木百......
-
〓 十大传世名帖之——《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现藏于辽宁博物馆)辽宁博物馆馆藏《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cm,横33.6cm,世称中华第一楷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曾任太常博士,太子率更令,后长期担任弘文馆学士,主编类书、教授书法。他与虞世南、禇遂......
-
〓 “井井有条”与“柳条”无关
2017年3月14日《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刊载的《占春长久不如垂柳》一文中,如是诠释“井井有条”中的“条”:“在传统民俗中就有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古人在祭拜祖先外出踏青时,顺手插柳也是古人常做的事。每逢清明,家家户户也常常将柳条插在井边,成语‘井井有条’正是来源于此。”这里错误地将“井井有条”中的“条”释为“柳......
-
〓 雁塔题名是怎么回事?
雁塔,指今天陕西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在大雁塔内题名,寓意指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唐代的新科进士在参加完曲江会宴后,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题名于雁塔。唐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记载:“慈恩题名,起自张莒,本于寺中闲游而题同年,人因为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唐中宗神龙年间,新科进士张莒游览京城名刹慈恩寺,一时兴起......
-
〓 阅读的好时代,六个关键词——聂震宁在深圳读书月阅读分享会上的演讲
现在关于全民阅读更重要的政策即将出台,这就是国务院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这是我国首次为全民阅读出台法规。有人不理解,说难道不读书会犯法吗?不是的。不读书不违法,只是你失去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没有享受好自己的文化权益。 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畅想阅读的好时代。 一 什么样的时代才是阅读的好时代呢?我......
-
〓 【宋】米芾·行书苕溪诗卷
苕溪诗卷(局部)【宋】米芾 行书苕溪诗卷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钤五玺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创“米家山”。书法初宗二王、颜真......
-
〓 桂陵之战——批亢捣虚、围魏救赵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出生于齐国。他曾拜兵学家鬼谷子为师,......
-
〓 《淳化阁帖》中的二十四节气·处暑
徂暑帖(书法)。王羲之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中的处,是终止、隐退的意思,表示炎热的暑天要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一过,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气温开始由炎热向寒冷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淳化阁帖》卷七有王羲之《徂暑帖》:徂暑感怀深。得书......
-
〓 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萧放教授在山西图书馆的演讲
演讲人:萧放 演讲地点:山西省图书馆 演讲时间:2017年4月2日2016年清明节,四川省华蓥山区近1800名匡氏后裔代表参加了以“忠、孝”为主题的祭祖仪式。光明图片/视觉中国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会民族节庆专业......
-
〓 “解元”漫谈
明代唐伯虎经常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钤盖这枚“南京解元”印章。 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了“解xiè元”。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称解元,由所......
-
〓 儒学底色佛学生活诗学性情——听刘梦溪讲述“马一浮与国学”
《马一浮与国学》 刘梦溪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马一浮(1883-1967),号湛翁,晚号蠲叟,浙江绍兴人。国学大师、一代儒宗、书法泰斗。 资料图片四川复性书院留影(1942年,中坐持拐杖者为马一浮) 资料图片《改定复性书院简章》残稿资料图片 编者按 马一浮是20世纪的学术大家,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一生追......
-
〓 状元是怎么来的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不雅,于是改称“状元”了。科举考试选状元开......
-
〓 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张岂之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张岂之,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及学术领导经验,主持过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苑洁......
-
〓 记述国图新入藏《永乐大典》往昔藏者行踪
《永乐大典》 资料图片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永乐大典〉史话》,该书为《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中的一种。《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珍贵古籍宣传推广项目,旨在深入揭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所收录的中华民族珍贵典籍的重要价值和文化内涵,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珍贵典籍背后的故......
-
〓 禅让制
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起源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