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咬文嚼字:连获三奖不等于连中三元
某报曾刊载一则消息,题为“某某工作坊连获三奖”。作者在消息中说明了该项目的获奖情况:在某系列活动评选中,居品牌特色展示项目榜首;获某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某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奖。消息赞誉道,该项目所在高校取得了“连中三元”的好成绩。显然,作者把“连获三奖”视同“连中三元”。其实这是误解。 ......
-
〓 莫将“冒顿”读“mo dn”
一字多音、音随义转,是汉字的特点之一。例如,战国时期有个叫“嫪毒”的人,如果呼唤他,就不能叫他“妙独”或“烙独”,而应该叫“烙矮”,即“lo li”。在这里,“毒”字念“i”,而不念“d”。还有“月氏”,它是古代穿梭于敦煌、祁连之间的一个游牧民族,称“月支”。这里的“氏”,要读“支”的音,即“zhī”,而不能读“shì......
-
〓 科技史话:笔的历程
近段时间,我国造不出圆珠笔前端滚珠的消息成为舆论的焦点。笔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说文》中记载:“笔,秦谓之笔,从聿从竹。”今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笔的发展历史。最早的古人使用坚硬的工具在泥板或石板上刻字,还有的使用涂料画出文字。发展到距今两千多年之前,为了适应兽皮和丝绸的使用,书写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人民......
-
〓 建安风骨——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这一时代的作家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
-
〓 《丝绸之路》展珍品背后的故事
封泥 展览中有一件比矿泉水瓶盖还要小的文物,其重要性却无与伦比。这件长2.2厘米、厚0.4厘米的方形泥块,就是出土于张骞墓的一块封泥。张骞作为开拓丝绸之路者,其墓葬备受后世关注。陕西城固县有一座墓传为张骞墓,但地面残留文物都是清代人建立的,到底这座馒头状的土堆是不是张骞墓,无法确定。这座墓历史上被多次盗掘,193......
-
〓 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
每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国际博物馆协会是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6年。1977年,国际博物馆......
-
〓 什么是“二十四史”?
所谓“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是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起于汉武帝时诞生的《史记》,终于清乾隆时刊行的《明史》,前后相隔一千八百多年。“二十四史”的概念亦是逐步形成的。唐以前往往将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合称为“三史”。后来又加入了陈寿的《三国志》,称为“四史”或“前四史”。到北宋,又加入《......
-
〓 南学
…刘、石十六国并入北魏,与南朝对立,为南北朝分立时代;而其时说经者亦有“南学”“北学”之分。此经学之又一变也。《北史儒林传》序曰:“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君注《左传》未成,以与子慎,见于《世说新语》。是郑、服之学本是一家;宗服即宗郑,学出于一也。南学则尚王辅嗣之玄......
-
〓 端午:全民共同参与防疫的节日
古代大部分节日都是单日,往往是单月单日,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中国人讲究好事逢(成)双,认为成双成对吉利。而这些所谓的节日,并不像后世演化的那么欢天喜地、其乐融融,都是些极不吉利的日子,各有所忌讳,非“凶” 即“恶”。为何如此?这就要从“过节”的本义说起。......
-
〓 古籍普查新发现:明末陈老莲水浒叶子初刻本的新发现
陈老莲(1598—1652)名洪绶,字章侯,号老莲、小净名等,浙江诸暨人。青年时受业于刘宗周、黄道周。画才天授,尤以画人物见长。陈老莲所画《水浒叶子》,是极负盛名的版画杰作,绘、刻均达到了极致。画出来的水浒人物形象逼真,各具性格,豪气满怀,呼之欲出。 上世纪70年代末,羊城王贵忱馆长(时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
〓 什么是六艺?
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代所说,指古人所要学习的六中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另外一种是汉代的说法:汉儒以六经为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者,大艺也;礼、乐、射、御、书、数......
-
〓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变迁
《四库全书》(部分) 资料图片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它著录书籍3461种,存目书籍6793种,总计达10254种,囊括了从先秦到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在18世纪,像《四库全书》这样的文化巨制,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当时的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
-
〓 知味斋:重阳蟹味
菊蟹图 王雪涛/作 中国嘉德供图 农历的九月初九,称为“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会,因此又称“重阳”。重阳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这天要登高、饮酒、食糕、赏菊、插萸,其意蕴给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自唐代开始,重阳又逐步增添了吃螃蟹这一习俗。唐代李显《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诗序:......
-
〓 初唐四杰——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杨炯传》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朝野......
-
〓 二典
“以大道之行”为五帝时也。然帝号同天,名所莫加,优而称“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故後代措庙立主,尊之曰“皇”,生者莫敢称焉。而士庶祖父称曰“皇”者,以取美名,可以通称故也。案《左传》上有“三坟五典”,不言坟是三皇之书,典是五帝之书。孔知然者,案今《尧典》、《舜典》是二帝二典,推此二典而上,则五帝当五典,......
-
〓 百物谈趣:拍案叫绝——说“案”
▲宋代《十八学士图》(局部)中的画案。 成语“拍案叫绝”中的“案“,是指几案、桌子;“绝”,是少有的、罕见的好。以手拍案叫好,形容极为欣赏。而“拍案而起”是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比喻愤怒之极。 “案,几属,从木,安声”(《说文解字》)。“案,狭长的桌子。如:书案;案桌”(《辞海》)。由此可知,“案”是由几发展而......
-
〓 撷趣:古人饮茶要拉花
最初接触到卡布奇诺咖啡,是在一九七○年代初,我在耶鲁大学读书的时候。香气浓郁的咖啡,上面还浮泛了一层厚厚的牛乳打成的泡沫,轻轻点染着肉桂粉,真是芳香无比。过了二十年,市面上出现了星巴克连锁咖啡店,满街都卖起卡布奇诺。 二十一世纪流行的卡布奇诺,特别讲究拉花,要拉成各种花样,有心形、玫瑰花形,拉两颗相连的爱......
-
〓 清明的精神与气质
“满街杨柳绿如烟,画出清明三月天。”从古至今,农历三月,人们纷纷出郭郊游、踏青宴乐、扫墓祭祀,由此形成了我国最大的踏青与祭扫节。[万物生长,清洁明净] 清明最初与农事活动有关,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除隟(同隙)穴。”这里说的“清明节”,还是一个农业节......
-
〓 我国汉墓知多少
汉代是我国统一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大发展的朝代,历时400余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目前已发现的汉墓就有上万座。汉代墓葬多以砖石结构为主,厚葬深埋,不易腐烂和毁坏,所以在现代考古发现中,汉墓出土比比皆是。截至目前,我国已发掘汉代王陵40余座,其中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山东乳山鲁王墓等少数几座......
-
〓 “立春”:“咬春”求福 “打春”祈丰
新华网天津2月4日电(记者周润健)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2月4日11时58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民俗专家表示,“立春”不仅是个重要节气,也是一个被百姓格外看重的民俗节日,中国民间将其称为立春节,有“迎春”“咬春”和“打春”等颇富意趣的民俗活动。“迎春”,是中华先民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这一习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