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训故事】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北京师范大学校训,乃师大启功先生拟。启功先生曾说:“所学足为后辈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学习校训,理解如此”。北师大校训不但紧扣“师范”二字,而且包含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作学问与做人、做一般人和做老师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八个字,生动、诗意地道出师范院校办学的深刻理念,使这一校训亦具备了大师级的......
-
〓 趣闻:中国鲜为人知的七项重大发明
中国人发明了什么?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四大发明”!实际上,在五千年的文明中,中国人的重大原创性发明远远不止这“四大发明”。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逢十进位、以所在位置定该数之值,称作十进位值记数法。中国最迟在春秋时期已用此法,并可用作四则运算。这是中国人在数学领域内的一项原创性重大发明,如今......
-
〓 什么是大战三百“回合”?
古代小说,说两人交战,常云“大战三百回合”。然则何谓“回合”?此词实源于古代车战。古代社会,无论东西方,都存在一个以车战为主要战争形式的时期,在中国是商朝至西汉初期。春秋尤以车战为主,如《左传·隐公四年》有:“秋,诸侯复伐郑……诸侯之师败郑徒兵。”沈钦韩《春秋左传补注》云:仅败其徒兵,足见郑虽败,未受大创。如果车战败了......
-
〓 古籍普查新发现:明初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的新发现
《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签题《积善堂记》),绢本,纵31厘米,横1964厘米。“积善堂”为孙敬奉亲之所。孙敬,字克恭,明永乐初以庠生登成均,任兵部司务,擢兵部武库清吏司员外郎。孙敬念其祖、父两代积累之勤而不敢或忘,乃名其堂曰积善。永乐十四年(1416)翰林侍讲曾棨为题《积善堂记》,自永乐、宣德直至洪熙朝,......
-
〓 什么是数术家?
《汉书·艺文志》以为“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并将数术家分为天文家、历谱家、五行家、蓍龟家、杂占家、形法家六大派。天文家,研究星象,测算星辰日月的运行,观测气候。历谱家,侧重于分四时、定节气,推算日月星辰之行度以记时日,并兼修古代帝王年谱。五行家,研究阴阳五行的变化、 推衍。蓍龟家,研究龟卜、蓍筮之术。杂......
-
〓 四大丑女——嫫母钟离春,孟光阮氏女
中国历史上有西施、貂蝉、贵妃、昭君四大美女。这四大美女常常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或褒或贬的吟咏对象。中国历史上也有四大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的丑女,她们在历代文人笔下也时而出现。1、嫫母——远古中华始祖黄帝之妻 古代最出名的丑女,当首推嫫母,形同夜叉,丑陋无比。。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倭傀,......
-
〓 明清科举的三级四试
我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明,衰落于清,1905年终废除,前后绵延达千余年之久。其中,明清两朝可谓是其鼎盛期。当时的读书人首先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本府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后,取得童生身份,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正式的科举考试。明清两朝的科举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其考试共分三......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极乐世界图轴》(清)
清朝乾隆年间制作,丝质,苏州织造,纵448厘米,宽196.3厘米,系清宫旧藏。彩织《极乐世界图轴》,是一幅根据佛教经变故事画,用彩色丝织成的,内容出自“西方净土变”。 拓展阅读 彩织《极乐世界图轴》,从本幅到装池的上下边绶带部分,均为通幅贯梭织成。全幅用十九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纬丝同时织制。制作这样内容......
-
〓 明清档案——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一
明清档案和甲骨文、敦煌藏经洞遗书、居延汉简被称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明清档案分为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清宫中各处档案和清各部院衙门档案等。其中,除大部分为汉文外,还有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文字的外交档案。民国年间,这批有着重大历史价值的档案,历尽了各种磨难。解放前夕,国民党政......
-
〓 陈建国:年俗知多少
北京春节“扫房子”风俗。 盛锡珊绘 春节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过好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之含义,其用意是要......
-
〓 古史撷趣:漫话古代“考试经济”
当今,各种考试辅导班如火如荼,市场上的各类考试辅导书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可见考试经济之火爆。其实,考试经济自古有之,辅导班、辅导书之类的东西并不是现代专利。隋代实行科举考试后,专门针对科考的辅导班也就应运而生,发展成书院、文社模式。书院至宋代大盛,有700余所,文社至明代为盛。书院和文社大多数是地方上的有钱人出资兴建,花......
-
〓 谶纬之学
谶纬之学,起于前汉。及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图谶兴,遂盛行于世。汉时又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俗儒趋时,益为其学,惟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独非之。至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已后,又重其制。隋炀帝发使四方,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有其学。至唐,惟余《书》《易》《礼》《乐》《春秋》《......
-
〓 什么是小学?
小学,在汉代一指儿童启蒙学堂,同时指文字之学,儿童所学习的最初的文字知识,包括“六书”。章太炎指出,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也。”案《大戴礼·保傅篇》:“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
-
〓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道真补经:千年前的古书修复
道真修经发愿文 资料图片 1900年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敦煌遗书,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打开了了解我国中古社会的一扇窗户。 敦煌写经的时间跨度,从4世纪一直延续到11世纪。在漫长的岁月里,不少经卷都变得残损破烂,需要修补才能继续使用。古人是如何修补佛经的?他们没有为我们留下详细的记载。幸运的......
-
〓 居延汉简——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之四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前三大发现宣传较多,影响很大,相对说来,对居延汉简的宣传较少,鲜为人知。本人在台湾讲学期间,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目睹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居延汉简原件,产生了浓厚兴趣,后又亲往居延地区实地考察,并......
-
〓 “雌黄”原是“修正液”
成语“信口雌黄”和“口中雌黄”中的“雌黄”,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修正液”,在古时用以修改书写中的错别字。“雌黄”与“修正液”所含成分虽然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却是完全一样的。 雌黄,又叫鸡冠石,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是一种橙黄色微透明的矿物质,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也有为肾状者,有珍珠光泽,可用作绘画颜料......
-
〓 联合国中文日
4月20日是第五个联合国中文日,也是中国农历的“谷雨”。联合国中文日的设立旨在推广中文在联合国工作中的使用。其日期被定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是为了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联合国中文日是联合国语言日的一部分。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目的是在联合国系统内推动语言和......
-
〓 “石渠宝笈特展”书画选介:【隋】佚名·章草书出师颂卷
【隋】佚名 章草书出师颂卷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八玺全 根据著录书及鉴藏印记,此本称为绍兴本《出师颂》。本无名款,后人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作,或谓隋贤或唐人书,并无定论。从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约、王涯等人鉴藏印看,书写不会晚于初唐。据宋米友仁跋定为“隋贤书”当较可信。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 ......
-
〓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一提起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人们便会想起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令往还,诗诵千年;岁岁不绝,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节令。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对农业生产有着指导作用,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节气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
-
〓 艺林史话:唐宋“登科报喜书”
清·五子登科青花盘《开元天宝遗事》:“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说的是古时科考中榜时,有“登科报喜书”。从6月下旬起,2016年高考各省市相继放榜,如今“科考”,中榜者收到的“家书”是“入学通知书”。我国从古至今,“金榜题名时”都是人一生中最大喜事之一,值得庆贺。如今的入学通知书较为简单,一般......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