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是大战三百“回合”?
古代小说,说两人交战,常云“大战三百回合”。然则何谓“回合”?此词实源于古代车战。古代社会,无论东西方,都存在一个以车战为主要战争形式的时期,在中国是商朝至西汉初期。春秋尤以车战为主,如《左传·隐公四年》有:“秋,诸侯复伐郑……诸侯之师败郑徒兵。”沈钦韩《春秋左传补注》云:仅败其徒兵,足见郑虽败,未受大创。如果车战败了......
-
〓 趣闻:中国鲜为人知的七项重大发明
中国人发明了什么?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四大发明”!实际上,在五千年的文明中,中国人的重大原创性发明远远不止这“四大发明”。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逢十进位、以所在位置定该数之值,称作十进位值记数法。中国最迟在春秋时期已用此法,并可用作四则运算。这是中国人在数学领域内的一项原创性重大发明,如今......
-
〓 古史撷趣:漫话古代“考试经济”
当今,各种考试辅导班如火如荼,市场上的各类考试辅导书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可见考试经济之火爆。其实,考试经济自古有之,辅导班、辅导书之类的东西并不是现代专利。隋代实行科举考试后,专门针对科考的辅导班也就应运而生,发展成书院、文社模式。书院至宋代大盛,有700余所,文社至明代为盛。书院和文社大多数是地方上的有钱人出资兴建,花......
-
〓 涿鹿之战——炎黄文明的奠基战
传说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相传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神农氏、黄帝无力征讨。阪泉之战后,黄帝势力大增,蚩尤仍继续作乱,不肯听命。黄帝征集各部落、联盟兵众,与蚩......
-
〓 四大丑女——嫫母钟离春,孟光阮氏女
中国历史上有西施、貂蝉、贵妃、昭君四大美女。这四大美女常常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或褒或贬的吟咏对象。中国历史上也有四大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的丑女,她们在历代文人笔下也时而出现。1、嫫母——远古中华始祖黄帝之妻 古代最出名的丑女,当首推嫫母,形同夜叉,丑陋无比。。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倭傀,......
-
〓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一提起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人们便会想起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令往还,诗诵千年;岁岁不绝,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节令。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对农业生产有着指导作用,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节气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
-
〓 潘春华:江南筷俗拾趣
旧时,江南一带民间习俗中禁忌颇多,小小的筷子也有许多讲究。 筷子有“箸”或“筋”之称,但江苏、浙江的船民、渔民忌讳叫“箸”,认为不吉利。陆容《菽园杂记》曰:“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民、渔民们对筷子有一个贴切而形象的避讳叫法——“滑食子”。江南民间也有将筷子称作“桥”和“枪”的,譬如,......
-
〓 艺林史话:唐宋“登科报喜书”
清·五子登科青花盘《开元天宝遗事》:“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说的是古时科考中榜时,有“登科报喜书”。从6月下旬起,2016年高考各省市相继放榜,如今“科考”,中榜者收到的“家书”是“入学通知书”。我国从古至今,“金榜题名时”都是人一生中最大喜事之一,值得庆贺。如今的入学通知书较为简单,一般......
-
〓 居延汉简——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之四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前三大发现宣传较多,影响很大,相对说来,对居延汉简的宣传较少,鲜为人知。本人在台湾讲学期间,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目睹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居延汉简原件,产生了浓厚兴趣,后又亲往居延地区实地考察,并......
-
〓 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
每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国际博物馆协会是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6年。1977年,国际博物馆......
-
〓 联合国中文日
4月20日是第五个联合国中文日,也是中国农历的“谷雨”。联合国中文日的设立旨在推广中文在联合国工作中的使用。其日期被定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是为了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联合国中文日是联合国语言日的一部分。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目的是在联合国系统内推动语言和......
-
〓 明清科举的三级四试
我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明,衰落于清,1905年终废除,前后绵延达千余年之久。其中,明清两朝可谓是其鼎盛期。当时的读书人首先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本府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后,取得童生身份,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正式的科举考试。明清两朝的科举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其考试共分三......
-
〓 二典
“以大道之行”为五帝时也。然帝号同天,名所莫加,优而称“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故後代措庙立主,尊之曰“皇”,生者莫敢称焉。而士庶祖父称曰“皇”者,以取美名,可以通称故也。案《左传》上有“三坟五典”,不言坟是三皇之书,典是五帝之书。孔知然者,案今《尧典》、《舜典》是二帝二典,推此二典而上,则五帝当五典,......
-
〓 什么是六艺?
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代所说,指古人所要学习的六中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另外一种是汉代的说法:汉儒以六经为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者,大艺也;礼、乐、射、御、书、数......
-
〓 端午:全民共同参与防疫的节日
古代大部分节日都是单日,往往是单月单日,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中国人讲究好事逢(成)双,认为成双成对吉利。而这些所谓的节日,并不像后世演化的那么欢天喜地、其乐融融,都是些极不吉利的日子,各有所忌讳,非“凶” 即“恶”。为何如此?这就要从“过节”的本义说起。......
-
〓 北学
…注以成均为虞庠者,案虞庠有二:一为大学之北学,亦曰上庠;一为四郊之小学,曰虞庠。《明…在中,故《大戴礼·保傅篇》引《学礼》云,帝入东学、南学、西学、北学、中学,凡为五学。对小学言之,五…传·太初篇》曰:‘天子旦入东学,书入南学,晡入西学,莫入北学,太学在中央,天子之所自学也R......
-
〓 咬文嚼字:连获三奖不等于连中三元
某报曾刊载一则消息,题为“某某工作坊连获三奖”。作者在消息中说明了该项目的获奖情况:在某系列活动评选中,居品牌特色展示项目榜首;获某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某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奖。消息赞誉道,该项目所在高校取得了“连中三元”的好成绩。显然,作者把“连获三奖”视同“连中三元”。其实这是误解。 ......
-
〓 什么是“二十四史”?
所谓“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是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起于汉武帝时诞生的《史记》,终于清乾隆时刊行的《明史》,前后相隔一千八百多年。“二十四史”的概念亦是逐步形成的。唐以前往往将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合称为“三史”。后来又加入了陈寿的《三国志》,称为“四史”或“前四史”。到北宋,又加入《......
-
〓 知味斋:重阳蟹味
菊蟹图 王雪涛/作 中国嘉德供图 农历的九月初九,称为“重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会,因此又称“重阳”。重阳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这天要登高、饮酒、食糕、赏菊、插萸,其意蕴给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自唐代开始,重阳又逐步增添了吃螃蟹这一习俗。唐代李显《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诗序:......
-
〓 “石渠宝笈特展”书画选介:【隋】佚名·章草书出师颂卷
【隋】佚名 章草书出师颂卷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八玺全 根据著录书及鉴藏印记,此本称为绍兴本《出师颂》。本无名款,后人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作,或谓隋贤或唐人书,并无定论。从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约、王涯等人鉴藏印看,书写不会晚于初唐。据宋米友仁跋定为“隋贤书”当较可信。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 ......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