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燕将明日去 秋向此时分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时节,昼夜等长,寒暑均分,不偏不倚,秋天恰好走到了时节的正中央。天地间,残暑消尽,寒凉未生。山野田头,蟹肥菊黄,丹桂飘香。秋天的斑斓画卷,正在人们的笑脸里缓缓铺展,泼墨点彩。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雷自二......
-
〓 郑学
…。咸言先儒多阙,郑氏道备。自来经师未有若郑君之盛者也。然而木铎行教,卒入河海而逃;兰陵传经,无救焚坑之祸;郑学虽盛,而汉学终衰。《三国志》董昭上疏陈末流之弊云:“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弟清修为首…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盖以汉时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学者莫知所从......
-
〓 什么是会典?
会典之名始见于明代,意思是“典章会要”。会典是大多属当代官修断代式政书,以职官为纲,记录中央与地方官职制度沿革;会典着重记述法令典章,而不详备史实。现存的会典有:《唐六典》、《元典章》、《明会典》、《清会典》。历代第一部会典为《唐六典》,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召修,按《周官》分为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六......
-
〓 共和行政——诸侯释位,以间王政
周厉王胡暴虐侈傲,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大夫芮良夫曾加劝谏,指出荣夷公好“专利”(霸占土地山川的产物),会酿成大难,厉王不听,终以荣夷公为卿士,执政用事。芮良夫又告诫执政诸臣,不可“专利作威”,否则国人将“为王之患”,也未得结果。国人对厉王不满,“谤王”,厉王大怒,命卫国之巫监视国人,有“谤”者杀,致使诸侯怨恨不......
-
〓 初唐四杰——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杨炯传》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朝野......
-
〓 文事聚焦:《咬文嚼字》会诊“茅奖”作品
编者按 今年,《咬文嚼字》杂志将目光锁定名家名作,集中会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出现的词语的误解误用、知识性缺陷和错别字等差错,并陆续在杂志上刊出。“被咬者”纷纷表示支持,赢得各方的关注。本版特地摘编四则,期待全社会共同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与规范。 “梦呓”和“托梦”是两码事 笔者在阅读《暗算》时......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莲鹤方壶(春秋)
资料图片 春秋后期青铜器,高122厘米,宽54厘米,重64公斤。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方壶形体巨大。壶上有冠盖,长颈,垂腹,圈足。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吭高歌的仙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上出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腹部四角各攀附一飞龙。腹部......
-
〓 百物谈趣:拍案叫绝——说“案”
▲宋代《十八学士图》(局部)中的画案。 成语“拍案叫绝”中的“案“,是指几案、桌子;“绝”,是少有的、罕见的好。以手拍案叫好,形容极为欣赏。而“拍案而起”是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比喻愤怒之极。 “案,几属,从木,安声”(《说文解字》)。“案,狭长的桌子。如:书案;案桌”(《辞海》)。由此可知,“案”是由几发展而......
-
〓 什么是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正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
-
〓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立秋未觉凉,残暑日犹长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从立秋开始,农历年已行一半,秋季正式来临。 作为传统“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是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节点。《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在立秋之日会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西方属白,所以周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着白衣、佩白玉到西郊迎接秋气。唐宋时期,官方仍沿袭着太史官报秋,......
-
〓 清瓷雅韵:福禄满盈葫芦瓶
清乾隆 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清乾隆 仿官釉三连葫芦瓶 高贵纯净的颜色釉造就了中国瓷器发展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重要时期,涌现出雄冠群窑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清代前期,工艺品创作继承晚明复古精神,摹古、习古之风盛行,尤以雍正皇帝品味精雅,对宋瓷不事雕琢的素雅之美甚为钦慕,故命景德镇加以仿制。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烧造......
-
〓 何谓九州——大禹迹,天下一
九州是我国的别称。如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据《尚书•禹贡》记载:相传在四、五千年以前,发生了一场特大的洪水,人们被迫迁到山顶高地避难。后来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是谓“九州”。这应该就是我国......
-
〓 “子部”包括哪些典籍?
四库全书将中国历史上创立一种学说或建立一个学派的人物文集列入“子部”,包括哲学、宗教、科技、医、农、兵、法以及类书、杂著等诸多方面。实际上,凡经、史、集无法容纳的皆入子部,十分庞杂。《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历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十四类,总收典籍930部......
-
〓 古代工艺品吉祥寓意
吉祥图案:吉庆如意。图中戟、磬谐音吉庆,如意插在瓶子中,寓意平安如意。 中国古代艺术品品种材质繁多,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润与积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有画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两句话是说古代艺术品的各种纹饰、造型、画面,都具有吉祥的内涵和寓意。这种寓意大多采用汉字谐音的方法,最普遍的吉祥......
-
〓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一、 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
-
〓 分封制
概 述“分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即相当于中世纪欧洲诸王国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即现代意义上联邦的基础。周王是共主性质......
-
〓 弘扬扁鹊文化 发展康养产业!河北内丘将举办“第二届扁鹊文化节”
“第二届扁鹊文化节”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央广网邢台9月12日消息(记者王伟倩)9月12日,河北省内丘县举行“第二届扁鹊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第二届扁鹊文化节将突出“弘扬扁鹊文化、发展康养产业”主题,定于9月15日-17日在内丘县举办。本届扁鹊文化节主要包含“扁鹊杯”药膳大赛、药膳品......
-
〓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墓,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作奔驰状,昂首嘶鸣,长尾飘举,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展翅回首、注目惊视的飞鸟。鸟陷马蹄,表现出马行疾速,超越飞鸟。此马是东汉雕塑艺术的典范,不仅构......
-
〓 四声八病——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对......
-
〓 画坛“四僧”
清代宫廷画家中的王恽、王鉴、王时敏、王原祁被人称作“四王”,同一时期还有一些人的创作与“四王”的艺术追求截然不同,在艺术上主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情感,对振兴当时画坛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时称“四僧”的四位僧侣画家,朱耷、石涛、弘仁、髡残。四人都是明朝后裔,在政治上对清代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都擅长山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