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古代学术笔记的传统
部分学术笔记著作 光明图片古代学术笔记是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汇集了前人宝贵的治学成果和经验,张之洞称之为“读一切经史子集之羽翼”。记录和撰写学术笔记也是古代学人读书为学,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注重积累治学学风的体现。学术笔记的写作还是一种重要的治学方法,胡适在《藏晖室札记·自序》中写道:“这种工作是求知识学......
-
〓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一、 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
-
〓 画坛“四僧”
清代宫廷画家中的王恽、王鉴、王时敏、王原祁被人称作“四王”,同一时期还有一些人的创作与“四王”的艺术追求截然不同,在艺术上主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情感,对振兴当时画坛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时称“四僧”的四位僧侣画家,朱耷、石涛、弘仁、髡残。四人都是明朝后裔,在政治上对清代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都擅长山水......
-
〓 趣味国学:“我”在古代不是“我”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戣”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我”和现......
-
〓 什么是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正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
-
〓 宗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挑战
引言:宗教伦理是宗教信仰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在传统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伦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高考圈在本文将探讨宗教伦理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一、道德多样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观念日益多元化。宗教伦理面对着来自不同文化、宗教和世俗价值观的冲击。个......
-
〓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中医四诊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出自《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
〓 潘春华:江南筷俗拾趣
旧时,江南一带民间习俗中禁忌颇多,小小的筷子也有许多讲究。 筷子有“箸”或“筋”之称,但江苏、浙江的船民、渔民忌讳叫“箸”,认为不吉利。陆容《菽园杂记》曰:“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民、渔民们对筷子有一个贴切而形象的避讳叫法——“滑食子”。江南民间也有将筷子称作“桥”和“枪”的,譬如,......
-
〓 四声八病——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对......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莲鹤方壶(春秋)
资料图片 春秋后期青铜器,高122厘米,宽54厘米,重64公斤。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方壶形体巨大。壶上有冠盖,长颈,垂腹,圈足。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吭高歌的仙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上出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腹部四角各攀附一飞龙。腹部......
-
〓 江南四大才子——才冠江南,名满天下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人,一般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唐伯虎唐寅(1470~1523年),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
-
〓 赓续中华文明 谱写当代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以文铸魂,凝聚精神力量“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
〓 中华流传十大吉祥图解
一、图案:狮子滚绣球解题: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
-
〓 何谓九州——大禹迹,天下一
九州是我国的别称。如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据《尚书•禹贡》记载:相传在四、五千年以前,发生了一场特大的洪水,人们被迫迁到山顶高地避难。后来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是谓“九州”。这应该就是我国......
-
〓 孔门十哲——师圣继绝学,辅世开太平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孔子最得......
-
〓 电影《河边的错误》诠释“发疯”文学,何以得到余华的认可
10月21日,由魏书钧执导,康春雷、魏书钧任编剧,朱一龙领衔主演的电影《河边的错误》在全国上映。截至10月23日17时23分,影片《河边的错误》票房破亿……此前,该片入围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官方单元,豆瓣开分7.6分,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河边的错误》荣获100万元全场大奖“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引起观众的......
-
〓 四大名注——三国世说,水经文选
“注”是注释体例之一。其中有四部,不论从文学史还是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分别是: 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唐李善注《文选》这个说法出自钱穆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流传最广。(一说是段注说文、郦注水经、刘注世说新语、李注文选) 还有把裴松之注《三国志》、刘孝标注《世......
-
〓 鹅湖之会——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
淳熙二年(1175),著名的学者吕祖谦为了调解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学术争执,出面邀请两派学者同往信州名胜鹅湖寺聚会论学,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一、争辩双方1、朱熹,南宋著名的学者,字元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号紫阳,江西人。他最大的成就在于理学。他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程颐的学说,利用了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关于“性”和“气......
-
〓 三世说
三世说是中国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此说源于古代,由近代康有为系统化,成为社会维新的理论基础。三世说渊源于“公羊”学。《春秋公羊传》说,孔子写《春秋》,“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董仲舒发挥了这一学说,认为“《春秋》分十二世以为三等,有见有闻有传闻”(《春秋繁......
-
〓 吉金乐石:拓片收藏与鉴赏
▲清末收藏家陈介祺收藏并题跋的东周矢朐瓦盘全形拓片。 拓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捶拓产生于隋,最早的用途是临摹习字。唐代这种习字方法被上层士大夫普遍采用。两宋时,拓片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延续至今。拓片是集金石、考古、美术三位一体的艺术门类——将古代刻画、浮雕文物拓制于纸上而形成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