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一切皆有可能——关于《水浒传》的成书和作者
在《水浒传》研究成果中,关于作者和成书时间的问题,始终未达成共识。 《水浒传》的版本及其演变,极为复杂。嘉靖以前《水浒传》的演变,其实是一片假设之林。这种假设建立在传闻的基础之上。从明朝建立(1368)至万历十九年(1591)《百川书志》中出现《水浒传》刻本的著录,中间有223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水浒的......
-
〓 中华武术三大流派——少林、武当、峨眉
少林派少林是中原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关于少林派的起源,据北宋《景德传灯录》等书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大和年间(477一499),达摩大师从梁国北来,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历时九年而功成,遂传《易筋》、《洗髓》二经,创立少林武术。这个说法,为多种典籍所载,唐代李靖又写......
-
〓 解开《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密码——访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面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射箭的城垛也没有,甚至连虚设的城防都没有,整个汴京正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完全是一座不设防的都城。这些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资料图片 “明本”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在时间上淡化了清明节这......
-
〓 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选介:大禹治水图玉山
清代乾隆年间制作,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约5330公斤 大禹治水图玉山以新疆和田青白玉制成。玉山雕刻着崇山峻岭、古木丛立、洞壑溪涧;大禹在正面山腰上亲自劳作。追随他的民众,有人用锤打,有人用镐刨,有人用杠杆捶击,凿石开山。这幅生动活泼表现大禹治水之伟大的劳动图景,是按着玉材天然形势艺术加工而成......
-
〓 “史部”包括哪些典籍?
《四库全书》的“史部”将中国古代史类典籍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等11类,计7119种,275857卷。主要可分为通史,断代史、政事史、制度史、方志、历史地理和地图几大类。通史主要有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北宋郑樵的《通志》。断代史有东汉班固的《汉......
-
〓 看图说话:《中华造纸艺术画谱》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此画谱《Art de faire le papierà la Chine》(《中华造纸艺术画谱》)根据乾隆时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Michel Benoist)在中国的记录资料编辑而成。此书通过27幅水粉画描绘了竹纸(是以竹子为原材料造的纸)的制造工艺流程。此书出版于1775年。——摘自......
-
〓 国学小知识:何谓备榜
即“副榜”,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张榜公布时所用的附加榜示。元朝实行科举制度以后,国学生岁贡制度也部分被纳入科举考试体系。据《元史·选举志》记载,当时所贡生员,“每大比选士,与天下士同试于礼部,策于殿廷,又增至备榜而加选择焉”。“举人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录及......
-
〓 “石渠宝笈特展”书画选介:【东晋】王珣·行书伯远帖卷
此次《石渠宝笈特展》一共展出书画藏品283件,展出的书画文物规格之高,一级品之多,在故宫博物院乃至博物馆界都极为难得。传世经典中的经典实在太多,实难取舍,只能挂一漏万地选取几件简略介绍,以飨读者。 伯远帖(局部)【东晋】王珣 行书伯远帖卷《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钤五玺 《伯远帖》是一封王珣问候友人病况的书信......
-
〓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记述国图新入藏《永乐大典》往昔藏者行踪
《永乐大典》 资料图片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永乐大典〉史话》,该书为《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中的一种。《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珍贵古籍宣传推广项目,旨在深入揭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所收录的中华民族珍贵典籍的重要价值和文化内涵,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珍贵典籍背后的故......
-
〓 国庆节、国歌的由来
“谈到国庆节和国歌的由来,民进主要创始人马叙伦先生的历史性贡献应被铭记,是他最早提出将10月1日定为国庆日的建议,也是他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9月26日,民进中央副主席刘新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段历史,生动地反映了在国家大计上民主党派人士精诚建言,中国共产党广纳众议的民主作风。” 刘新成介绍......
-
〓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
“琴棋书画”,即指弹琴,下棋,书法,绘画,皆为旧时文人风雅之事。唐人何延之云:“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兰亭记》)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古琴居“四艺”之首,是古代文士必修之器。也是孔子办学“六艺”之一。《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
-
〓 元诗四大家
元朝进入王朝中叶以后,由于儒学得到官方的尊重,科举得到恢复,社会文化进一步“汉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时的诗坛有一种“盛世之音”的风味,其主要代表就是有“元四家”之称的虞集、杨载、范梈和揭傒斯。四人是延祐诗风最主要的体现者,同时也被认为是元朝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虞集像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晚称翁生,少......
-
〓 字词解惑:“藉此机会”中“藉”的用法对吗
有时在报刊上看到“藉此机会”的写法,其中“藉”的用法是否正确呢?“藉”字读jiè时,常见的用法有:1.表“垫在下面的东西”,也就是“垫子”,如“草藉”“以草为藉”。2.动词,表 (用东西)“垫、衬”,如“枕藉”(很多人交错地倒或躺在一起)、“藉茅”(用茅草垫着)。3.表“抚慰”“安慰”,如“慰藉”。4.用于“蕴藉”(表......
-
〓 飞花令的前世今生
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推动了全民热爱诗词、学习传统文化的时代浪潮,“飞花令”就是这个浪潮中飞得最高的一朵浪花。如今,飞花令不仅成为大众流行词汇,而且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那么飞花令是怎么来的?古人是怎么玩的?今人又有哪些玩法?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
-
〓 战国四公子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
-
〓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提起端午节,人们总会把它和屈原、龙舟、粽子联系在一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宋颖承担的一个研究课题是端午节的变迁和民俗。在她看来,端午节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屈原故里秭归,至今传唱着《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生清白,半世熬煎。”隐喻了......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田黄三联玺(清)
资料图片 清代制造,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中“乐天”,椭圆形,高1厘米,长径3厘米,短径2.3厘米;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此联玺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玺之间由田黄石链连接,显示出雕刻者极高的造诣和工艺水平。 ......
-
〓 西藏博物馆发现元至元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大都刻本《释量论》
西藏博物馆普查申报的元刻藏文译本《释量论》,是个十分耀眼的亮点。此书也译作《量释论》《量评释》,又称《广释量论本颂》,是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作者是因明学大师法称,译者是俄·罗丹西绕。由忽必烈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发愿、皇室出资开版雕造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第一任帝师是八思巴,第二任帝师是八思巴的同父异母弟仁钦......
-
〓 “飞花令”与中国古代酒令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日前落幕,年仅16岁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不负众望,连闯三关,成功夺冠。《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无数网友在电视机前跟着选手答题,在微博、微信上热烈讨论,引发了人们对古诗词记忆空前高涨的参与度。其中,最受观众热捧的环节无疑是“飞花令”。选手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气质沉......
-
〓 吉金乐石:金石学中的古砖文化
陆心源《千甓亭古砖图录》中著录的汉代元康元年砖,下端有“万年不败”吉语。 传统金石学是现代考古学的前身,是通过研究古器物、古文字等古代人文遗存,从而得以证经补史的学科。 金石学的萌芽可以上溯到东周甚或更早的时代,但作为专门学科则滥觞于北宋,鼎盛于清代乾嘉时期。直至清末,西学东渐,近代考古学由西方传入中国,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