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敦煌曲子词——缠绵坦率,幽思洋溢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之中沉埋千年之久的二万五千卷珍贵古文献,拂去历史的尘埃,重见天日。其中一小部分为民间词抄本,创作年代始自唐,直至五代,大约在8世纪至10世纪之间。按照当时的称呼,我们把它叫做曲子词。因为是在敦煌发现的,因此冠以“敦煌曲子词”之名。现存的敦煌曲子词大约一千首。除少数可考知作......
-
〓 “石渠宝笈特展”书画选介:【隋】展子虔·游春图卷
【隋】展子虔 游春图卷《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八玺全 展子虔(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历北齐、北周至隋。他承魏晋南北朝绘画技法,开隋唐山水画之新风。 此图卷描绘的是春日踏青的情景。图中山石以细线勾勒,以石青、石绿沿山体填色,并以泥金晕染山脚,成为中国山水画中“金碧山水”之先声。画中表现出的空间与造型意识,远近......
-
〓 二十四史的内涵
二十四史是中国历代官修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下迄......
-
〓 中国救助流浪儿童政策沿革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恤孤养老慈善机构诞生在唐代。武周时期佛教兴盛,长安、洛阳及地方各道、州的佛寺住持经营悲田养病坊,收养孤寡老人和流浪儿童。朝廷对佛寺的善举给予经济资助,这种机制发展了百余年。唐武宗会昌废佛,令僧尼还俗,并没收寺院财产,悲田养病坊一度废弛。 宋代是中国古代最重视慈幼事业的王朝,救助流......
-
〓 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
-
〓 挂羊头还是挂牛头?
中国有句俗话叫“挂羊头卖狗肉”,说的是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比喻表里不一。这句俗话是有出处的,据考证它最早出自宋朝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稍后的释惟白《续传灯录》第三十一卷也说:“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后人总结为成语“悬羊卖狗”,或者更直白的“挂羊头卖......
-
〓 谶纬之学
谶纬之学,起于前汉。及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图谶兴,遂盛行于世。汉时又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俗儒趋时,益为其学,惟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独非之。至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已后,又重其制。隋炀帝发使四方,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有其学。至唐,惟余《书》《易》《礼》《乐》《春秋》《......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极乐世界图轴》(清)
清朝乾隆年间制作,丝质,苏州织造,纵448厘米,宽196.3厘米,系清宫旧藏。彩织《极乐世界图轴》,是一幅根据佛教经变故事画,用彩色丝织成的,内容出自“西方净土变”。 拓展阅读 彩织《极乐世界图轴》,从本幅到装池的上下边绶带部分,均为通幅贯梭织成。全幅用十九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纬丝同时织制。制作这样内容......
-
〓 “集部”包括哪些典籍?
《四库全书》集部将其分为楚辞类、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共收历代作家总集、别集各种点校、集解本以及诗文评及计1282部,26757卷。其中一些诗文评和笔记小说被收入子部的杂家和道家类别之中。属于楚辞类有: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萧云从《离骚图》、蒋骥《山带阁注......
-
〓 古籍普查新发现:明初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的新发现
《明渤海孙氏积善堂题赞手卷》(签题《积善堂记》),绢本,纵31厘米,横1964厘米。“积善堂”为孙敬奉亲之所。孙敬,字克恭,明永乐初以庠生登成均,任兵部司务,擢兵部武库清吏司员外郎。孙敬念其祖、父两代积累之勤而不敢或忘,乃名其堂曰积善。永乐十四年(1416)翰林侍讲曾棨为题《积善堂记》,自永乐、宣德直至洪熙朝,......
-
〓 建安七子——雅好慷慨,梗概多气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
〓 【校训故事】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北京师范大学校训,乃师大启功先生拟。启功先生曾说:“所学足为后辈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学习校训,理解如此”。北师大校训不但紧扣“师范”二字,而且包含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作学问与做人、做一般人和做老师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八个字,生动、诗意地道出师范院校办学的深刻理念,使这一校训亦具备了大师级的......
-
〓 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指北宋后期在苏轼提携下而知名于时的四位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苏轼作为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享有盛誉,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宋史·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同时也是苏轼最先将四人的名字并提,“如黄......
-
〓 什么是杂家?
杂家,列于诸子中,是很鲜明的一派,因为它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
-
〓 谭生:木兰围场话秋狝
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经亲自踏察,在热河北部“上寨神皋”之地建了皇家猎苑,即“木兰围场”。“木兰”不是人名也不是花名,而是满语的汉字音译,意思是“哨鹿”或“鹿哨子”,是猎捕鹿的一种工具及操作方法,即以桦树皮制成牛角状的喇叭,在围猎时由身披鹿皮、头戴鹿首的伪装者吹奏出雄鹿的鸣叫声,诱来雌鹿等射捕之。 康熙......
-
〓 甲骨文献——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二
在我国浩瀚而珍贵的历史档案中,如以年代久远而论,甲骨档案可说是首屈一指的了。甲骨档案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确切地说是殷商和西周早期)所特有的一种文字记录,是现在能见到的我国最古老的档案实物,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了我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悠久和我国档案事业的源远流长。本文拟就甲骨档案的形成过程、......
-
〓 国学小常识:雁塔题名是怎么回事?
雁塔,指今天陕西西安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在大雁塔内题名,寓意指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唐代的新科进士在参加完曲江会宴后,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题名于雁塔。唐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记载:“慈恩题名,起自张莒,本于寺中闲游而题同年,人因为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唐中宗神龙年间,新科进士张莒游览京城名刹慈恩寺,一时兴起......
-
〓 什么是数术家?
《汉书·艺文志》以为“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并将数术家分为天文家、历谱家、五行家、蓍龟家、杂占家、形法家六大派。天文家,研究星象,测算星辰日月的运行,观测气候。历谱家,侧重于分四时、定节气,推算日月星辰之行度以记时日,并兼修古代帝王年谱。五行家,研究阴阳五行的变化、 推衍。蓍龟家,研究龟卜、蓍筮之术。杂......
-
〓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腊八蒜有啥讲究?
今天是腊八节。“过了腊八就是年”,关于腊八节的民俗,您知道有哪些吗?腊八节,前身为古代的腊日,是上古重要的年终祭祀日,起初并没有固定时期,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固定在腊月初八。民俗专家赵玉霞说:“在这一天,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做这样的一些活动,后来一直延续到宋代,这个腊八节就特别受重视,每逢腊八节这天的早上,宫廷里头就熬......
-
〓 旧时娱戏:中国古代赛马与马术运动
巩乃斯的春天 郐振明 赛马与马术运动在古代也称为“驰逐”或“走马”,是以马的骑乘与饲养为基础的体育活动。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人工饲养马匹并将马用于骑乘和争战就已经出现,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活动就已形成,因此赛马活动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赛马活动的产生是以远古的游猎生活为基础的。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