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景坛:《黄帝四经》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黄帝四经》的政治思想不是“德”,而是“法”,所以它应属法家。1973 年, 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四篇古佚书《经法》、《十六(大)经》、《称》和《道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唐兰先生最先断定它为西汉初期“黄老之治”的《黄帝四经》,后经李学勤、余光明等先生研究考证,此说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自此,学术界从这一角度,对《......
-
〓 白奚: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
黄老之学是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思潮,对它的重要意义和地位,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曾有一个很好的概括:“百家盛于战国,但后来却是黄老独盛,压倒百家。”①不了解黄老之学,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发展。黄老之学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如“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②一样,老子开创......
-
〓 先秦法家立法原则初探
在中国的历史上,商代已有可证的法律事实,传说还可以上溯到夏代,乃至更早。但是关于法的理论的出现却要晚得多。从现存文献看,最早具有法学理论萌芽的作品是周初的《康诰》、《酒诰》和西周后期的《吕刑》。这些文献中关于法的理论,大抵还只限于施刑原则问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法学理论的开山祖,应该说是李悝。他不仅集诸国刑典制定了一部完......
-
〓 第四章 驭臣之策,正名责实弄权术(2)
刘邦不以为然地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若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使军饷粮食不断供,我不如萧何;若论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当今杰出之士,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干,所以才能夺得天下。而项羽恰恰相反,喜欢逞匹夫之勇,不知利用谋臣大将的作用。他只有一个范......
-
〓 第四章 驭臣之策,正名责实弄权术(1)
韩非在《扬权》中提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里的“要”,就是纲领。对于治理人民来说,这个纲领就是臣下。臣下应该对君主忠心耿耿,执行君主的命令,遵循君主所立的法度。而君主是决策者,应该善于借助臣下的智慧,知人善任,选用贤能,使臣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抓住纲本,明主治吏不治民 韩非为如何利用他人的......
-
〓 第三章 以势压人,靠势力解决矛盾(8)
瑕叔盈没有看清楚,以为颍考叔是被敌人打死的,气得双眼圆睁,胡子直炸,弯腰操起那面大旗,纵身跳上城墙,回身摇晃着旗帜,鼓动士兵们奋勇冲杀。先锋带头,郑国士兵军心大振,呐喊着纷纷登上了城头,杀散了许国守城的将士。 很快许国城门被打开,城内杀声一片。许国君见大势已去,急忙换上百姓衣服趁乱逃走。 郑国军队凯旋,郑庄公赏赐了立......
-
〓 第三章 以势压人,靠势力解决矛盾(4)
在局势动荡的春秋时代,君主如果远离了权力中心,随时都有可能被国内、国外的反对势力消灭。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十几载,都没有想到要重回晋国执掌政权。在狄国重耳滞留了12年,如果不是他的弟弟晋惠公夷要除掉他,他还会继续留在狄国。颠沛流离,几经辗转,重耳逃到了齐国。齐桓公收留了他,并将侄女儿齐姜嫁给了他。于是重耳又在齐国住了几年......
-
〓 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13)
于是堂溪公因势利导,笑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所以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美酒琼浆倒进里面去了。” 这个说法得到了韩昭侯的认可,堂溪公便立即转入正题:“人也是一样,一国之君如果经常守不住秘密,那么他......
-
〓 第二章 为君之道,大权独揽睨天下(10)
韩非在外储说中将《主道》、《扬权》中许多简练的、哲理性的语言用浅显的例子或更具体的论述加以阐发。如将君主与臣下的关系比作车轴和四面的车辐,车轴是中心,其权势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臣下也从四面八方包围君主,并随时猜测君主的意图。一旦君主显露出好恶,臣下就会迎合君主的心理,顺着君主的意图讲话,君主就会受其迷惑;君主如果把自己......
-
〓 第一章 惟法独尊,融会贯通法术势(4)
韩非欣赏墨家主张简朴实用的观点,认为君主治理国家也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用。他举了一个反例来证明他的看法: 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
-
〓 第一章 惟法独尊,融会贯通法术势(2)
《韩非子·解老》中提到:“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意思是说:人有了祸殃,心里就会畏惧害怕;心里畏惧害怕,行为就会端正......
-
〓 第一章 惟法独尊,融会贯通法术势(10)
汤是商开国后第14代国君。自继位后,即以德名传于天下。他曾伐诸侯,并说:“从水中,能看出一个人的形象怎么样;从老百姓那儿,能看出一个国君治国的能力怎么样。”伊尹听见这话就归顺了他,称赞他明察。他还曾张网捕猎鸟雀,围起林子,四面都用网封上,并祈祷说:“天下四方的鸟兽,都飞奔到我的网中吧!”后来他听从伊尹的劝谏,撤了三面,......
-
〓 于建嵘:清代与民国保甲体制的比较
在农村的基本组织制度方面,清承明制,在县以下推行保甲制度。早在顺治元年(1644年)清王朝就谕令:"凡保甲之法,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头,十牌立一甲头,十甲立一保长,户给印牌,书其姓名丁口,出则注其所往,入则稽其所来" i[i]。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甲法并没有认真推行。到康熙47年(1708年)重申保甲法。这一年,康熙下......
-
〓 朱红林:里耶秦简“金布”与《周礼》中的相关制度
摘 要:里耶秦简中“金布”一词指秦代的一级国家机构,同时又是职官名称。“金布”职责之一是为国家及私人追讨欠债。这一职责亦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简以及居延汉简等简牍。同时,“金布”还负责国家废旧物资的变卖处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损害公物的赔偿等。这些职能都散见于《周礼》。但相比之下,《周礼》的记载显得相对原始、粗......
-
〓 翟玉忠:为什么不能儒法并用
儒术如同疯狂繁殖的病毒,只要存在于政治有机体之中,它就会吞噬所有健康细胞,毁灭一个国家赖以强大的法治基础! 每当我们在各个场合提到法家治国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站出来为儒家辩护:“法家不错,但后面要站个大儒,不讲德教不行”;“教化为治,刑法助治,偏废其一,国必衰亡。中国历史上关于德刑辩证为治的经验教训例子非常多”;“要......
-
〓 翟玉忠:罢黜儒术 尊以百
在传统思想惯性的作用下,新儒家再次将家庭伦理原则错误地引入社会治理和国际事务之中,这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我们郑重建议,在吸收国内外人类一切优秀政治思想成果的同时,在政治、外交领域对儒家进行彻底清算。即:罢黜儒术,尊以百家!9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全面阐述中国政......
-
〓 周泊:法家思想与企业制度化管理
讲到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人们自然想到满大街飘香的《哈佛管理制度》,而我也曾经将它视为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的《圣经》。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从中抄一个片段,再根据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稍加修改而已。现在的人已经不再需要去思考制度的由来,直接COPY就行了。就好象电脑维修,当硬盘坏了,你不需要在这个硬盘上下死功夫,直接将硬盘更换就行......
-
〓 翟玉忠:我为什么反对“儒化”,主张“法化”
“以法治国”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今天,让我们洗掉中华文明堆积千年的儒学尘土,恢复它作为强大国家的原精神——法家!今天,中国思想界似乎达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共识,这个目前尚未被诉诸文字的共识就是大家几乎一致主张中国应该实行“儒化”,用儒家思想重新构筑现代中国社会。没有人否认,作为一种伟大的哲学思想,儒家对当今世界的确具......
-
〓 刘翠溶:清代仓储制度稳定功能之检讨(上)
一、常平仓储谷量之变动 清代各地方常平仓所收贮的仓粮,一般是未去壳的谷子,其种类则因地而异。常平仓储谷量之变动,可由两方面加以观察:一方面是以各省为单位进而观察全国总储量之变动;另一方面是以资料较多的州县来加以比较。前者所需之数字可于清代官书记载中得之,后者则尽可能由地方志中搜集得到。全国总体的观察可以给我们一个概括的......
-
〓 刘广安:法家法治思想的再评说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法家对法的起源、性质、特征和作用的论述,对成文法的公开性、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普遍性和简明性等问题的专门阐发,代表了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水平,与现代法治思想的一般理论和一般原则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法史学界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和评价,本文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