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史上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讨论述略
内容提要:20世纪后半叶,史学界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就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80年代前讨论的重点是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包括其涵义、历代疆域、民族、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政权等相关问题;90年代后则转向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凝聚力等问题上。关 键 词: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作者简介:陈克进(1938......
-
〓 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的主要成就
【摘要】这方面的成就,主要可分三部分,即:地理志书、古地图(舆图)、山川地理著作及其它。其中,地理总志的点校整理较为突出,近年来舆图研究逐渐成为热门。一、地理志书地理志书是一切历史地理学术研究直接或间接出发点,主要包括历代地理总志、正史地理志、地方志三类。1.历代地理总志成果形式,有点校、影印、辑佚、研究专著和论文。典......
-
〓 2009年先秦史研究概览
【作者简介】苏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0.12.2—112009年先秦史研究在新资料公布、研究视角的转变以及视野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全年共举办多项学术活动,出版相关著作80余部,发表论文700多篇。下面择要介绍。会议、专著会议。按时间先后顺......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赵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赵王城遗址赵文化是中国古代地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文化研究如果从梁启超1903年发表《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算起,已然走过100多个春秋。但赵文化研究真正的兴起当推1987年全国首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这次会议把赵文化研究推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赵文化研究有了质的飞跃。......
-
〓 苗族首部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刘云山致信祝贺
本报讯(记者杨阳)2月21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为《亚鲁王》的出版专门发来的贺信。滥觞于约2500年前的《亚鲁王》是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它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
-
〓 “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纪要
2011年5月7日,《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近代史所、当代中国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行政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
〓 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
【内容摘要】基于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和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愿望,费孝通早年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乡村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他对中国农村社会认真思考的结果,有着相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费孝通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与小城镇思想、区域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对小城镇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是这两种......
-
〓 世界史学界研讨当前国内外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
2011年8月18-19日,武汉大学世界史研究所在湖北省武当山举办了一场“世界史学科建设暨学术前沿研讨会”。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世界史学科的建设问题,指出追踪学术前沿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会代表主要从理论探讨、动态介绍及具体研究三个层面集中展现了当前国内外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
-
〓 多国学者研讨游牧文化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慧子)8月6—7日,游牧文化的多元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蒙古国科学院举办。此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国的40余名游牧文明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游牧文化的多元性进行主旨发言并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专家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
〓 打开中国历史的秘密
导言我的老师侯外庐先生认为,中国历史与中国思想文化有她自己的特色,不同于西方。中国从氏族社会走向文明社会,保留旧有氏族血缘关系去建立国家组织,可以称之为“早熟”文明。后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和这种氏族血缘的遗存有关。封建制社会中的宗法、宗族力量就是从氏族血缘关系演变而来。外庐先生的挚友白寿彝先生说过:“侯外庐研究......
-
〓 在人类学与历史学之间
——以瞿同祖为中心的阅读史个案:1934—1965
【摘要】在向功能派人类学学习的过程中,“吴文藻学派”经历了逐渐将历史扔进“垃圾箱”的过程,并由此影响了他们的写作。因此,仅以功能主义的标准来衡量、评价他们的学术成就可能并不妥当。瞿同祖最著名的作品《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就是在此过程中被“生产”出来的。寻求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也是此书最大的贡献。形成反差的是,当学界视他......
-
〓 “五谷丰登”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必要条件
一、问题的提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文明”?一种概念将文明和文化等同,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成就,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有一种概念将文明与野蛮相对,文明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文明阶段是从野蛮阶段转化过来的;再有一种概念将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形成的标志。这些概念多是理论性的,很难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
〓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一种后设式区分
——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诗鹏
【核心提示】所谓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实际上是一种后设式的区分。因为其间还有作为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这类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人文科学的崛起。在这种实际上已经非常复杂的学科分化中,已经很难确定哲学的学科归属了。对于科技与人文这一话题,很多哲学家的著作均有所涉及,海德格尔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现代科技根源于形而......
-
〓 “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笔谈
1.中国当代史研究的起步与意义2.跨过1949:二十世纪中国整体研究刍议3.刻不容缓地重视口述史,保存中国当代史不可再得的鲜活资料4.走出思想上文化上的“被殖民”5.中国当代史建设刍议6.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推进中国当代史的教学【作者简介】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冯筱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徐有威,......
-
〓 中国举办第三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
摘要:独家网团队应邀全程报道此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对多位国内外学者做了专访,相关专题节目将以文字、图片和视频方式陆续推出,敬请关注!11月29日至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召开第三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资本主义危机与社会主义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次隆重集......
-
〓 “韩中第四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11月12-16日,由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与韩国宋辽金元史学界联合举办的“韩中第四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尔韩国外国语大学和中央大学召开。来自中韩两国宋辽夏金元史界的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31篇。与会学者围绕宋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文化、家族、妇女问题、文献整理与......
-
〓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名誉会长:王洛林 郑学檬 经君健 赵德馨 董志凯顾 问: 陈支平 李伯重 武 力 韩 毅 会 长:刘兰兮副 会 长:陈 锋 陈争平 李 毅 郑有贵秘 书 长:魏明孔副秘书长:车维......
-
〓 中国古代对矛盾命题的思考
【核心提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波兰学者首先提出一种理念,即某种逻辑系统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不遵守矛盾律。到了六七十年代,巴西和秘鲁学者又提出,在特定条件下矛盾律不再普遍有效,A和非A同时成立,但不可漫无边际地推出其他任何命题。这迅速得到国际学界的认可。令人惊异的是,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公孙龙子•指物论》中就隐含着某种......
-
〓 西方地震知识在华早期传播与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兴起
中国自古以来即留下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地震记载,古人朴素的地震认识也不乏自身特有的思想智慧。张衡创制的候风地动仪,更成为中外地震认知史上不朽的事件。但近现代意义上的地震学却最先诞生于西方。17世纪至20世纪之前,西方的地震学虽然还遗留着许多中世纪的印记,但却逐步走到了中国的前面。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7世纪初期,因欧洲天主教......
-
〓 耕耘学术沃土——纪念彭雨新先生百年诞辰
【作者简介】陈锋,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彭雨新先生是著名的财政经济史专家,湖南浏阳人,生于1912年10月,今年是他诞生一百周年。回忆先生的音容笑貌,恍在昨日。先生之学问,自成一家,博大精深;先生之为人,谦让退避,高风亮节。本文主要概述先生的学术成就,以此纪念彭雨新先生百年诞辰。彭先生早年受过财政学、经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