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墨学的当代价值——2011年墨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由《职大学报》主办、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1年墨学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内蒙古包头市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60余位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墨学当代价值之一:墨家关于和谐思想的理论在中国先秦各学派中最为突出。专家们认为,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思想的内涵,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甚至优......
-
〓 多国学者研讨游牧文化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慧子)8月6—7日,游牧文化的多元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蒙古国科学院举办。此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国的40余名游牧文明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游牧文化的多元性进行主旨发言并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专家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
〓 吴承明同志讣告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退休干部吴承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8日15时45分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逝世,享年94岁。兹定于2011年7月14日上午8点在八宝山兰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经济所吴承明同志治丧委员会2011年7月11日联系......
-
〓 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
——近代东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讨
内容提要:市场机制在近代东北地区农村扩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权力通过市场逐步获取资源的过程。在由权力掌控的市场机制中,资源不等量地进行传递。市场机制中资源的流动,不但造成资源流出地区生态系统的恶化,也造成了该地农民的贫困化。权力不但使东北农村与外界市场间通过资源的传递实现了贫困的传递,也使近代东北农业因资源匮乏而不能通过......
-
〓 纪念吴承明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300071纪念吴承明先生。纪念他的论著丰富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宝库,他与许涤新共同主编的巨著《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3卷本),为中国经济史研究树立了一座里程碑。本人有幸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参加吴承明主持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写作组,在他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和写作,受益良多,终身难忘。其中对我影响最大者有三点:......
-
〓 2009年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2009年,日本各媒体也报道了发掘者认为是曹操墓发掘的消息。除埋葬者可能是曹操外,三国时代也是日本人感兴趣的时期,很久都未出现这种让人感觉普通日本人也对中国史感兴趣的事情。此外,非历史学专业的人也出版了概述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内的中国史专著,它似乎也表明日本人对这一时期抱有浓厚的兴趣。专门从事中国史研究的研究者应该怎样......
-
〓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环境基础”学术研讨会综述
探讨历史时期区域城乡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环境基础,不仅是传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发展日臻成熟的历史商业地理学关注的核心话题。事实上,地理环境之于区域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影响,不单体现在作为长时段背景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即便是市场结构本身亦可看作是一个构成全息社会图景的重要人文地理要素。因此,借助历史地理学......
-
〓 漆侠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先师漆侠先生逝世十周年祭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经过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至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从而完成了20世纪中国史学主流由近代实证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变。以往在总结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时,一般都聚焦在李大钊、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等一批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身上,而对第二代或......
-
〓 从世界史到全球史——各国学者聚首北京研讨世界历史研究与教学
2011年7月8—10日,由世界史学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中心协办的“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本届大会是在我国举办的规模空前的一次全球世界史研究者盛会,主题是“世界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心—边缘视角中的世界史”,主旨在于从大历史、世界体......
-
〓 201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丰富,出版专著主要有:韩树峰《汉魏法律与社会:以简牍、文书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赵昆生《三国政治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姜望来《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王永平《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张旭华《魏晋南北朝官制论集》(大象出版社......
-
〓 勤勉为学疏通知远
一个人生在当下,如果想做一名学者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则只能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而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否则,几乎别无他途。这究竟是好事坏事,一时也无从断定。从好的方面讲,可见教育日渐正规普及,一般家庭均有能力循正常途径培养一二读书人,读书治学不再是社会上少部分人的事情。但从学术的成绩与氛围上讲,博士日多而成绩未见有多大提升......
-
〓 中国金融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5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史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隆重举行。大会收到论文60余篇。来自韩国、香港和内地共70余位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首先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我......
-
〓 历史学家戴逸:毛泽东称我们还靠着乾隆吃饭
戴逸戴逸是江苏常熟人,那个江南小城为当代中国人所广知,缘于阿庆嫂的那句台词“听说新娘子是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戏词自不足论,但这常熟城里辈出文人却是史实,譬如明清之际领袖东南文坛的钱谦益,譬如康熙朝有“画圣”之称的王翚,譬如先在弘德殿行走后在毓庆宫行走、一身而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戴逸——时名戴秉衡就出生在......
-
〓 竺可桢:气象大师与大师气象
作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竺可桢一生的事业,可以概括为两大成就:一是气象学、物候学等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二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奇迹般地把地方性的浙江大学办成了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该校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誉为“东方之剑桥”。1910年,20岁的竺可桢以优异成绩取得赴美留学资格。他认为中国万事以农为本,便进入......
-
〓 世界秩序变革中的海外中国学研究
【核心提示】世界秩序是国际问题专家讨论的热门。就美国中国学界而言,对东亚和中国的世界秩序问题很早就有过探讨。世界秩序是国际问题专家讨论的热门。就美国中国学界而言,对东亚和中国的世界秩序问题很早就有过探讨。1963年,美国东亚研究会在费城举行过“东亚的传统国际秩序”讨论会。接着1965年,美国历史学会又在洛杉矶举行了“中......
-
〓 考古学家刘庆柱:考古学的真实境界
【核心提示】现代考古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突出“透物见人”理念。考古学是“人学”,是研究与“人”相关的科学,离开人,考古学没有任何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三大考古发现,引发了中国传统史学的革命性变化。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出现,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变,使从“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
-
〓 侯外庐的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
【内容摘要】侯外庐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涉及的问题包括封建社会确立的依据、中国封建社会的起讫时间、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封建社会的演变与解体以及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等。他指出,体系化的制度形式——法典是判断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的主要依据,土地国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虽然前后期土地经营的方式有所改变,但是国有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
〓 2010年日本的五代宋元史研究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即远藤隆俊、平田茂树、浅见洋二编《日本宋史研究的现状和课题》(汲古书院)。该书虽冠以“宋史”之名,其实也包含《五代十国史研究》(山崎觉士)、《辽金史研究》(饭山知保)、《日宋交流史研究》(梗本涉)等内容,本文要介绍的五代、宋、元史研究综述,只有蒙元史不在其内了。这本书本来是在《宁波研究》研讨会(2......
-
〓 2010年中国当代金融史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本文以201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资料,按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问题、金融市场发展、农村金融等专题,评析了当代中国金融史的研究状况。指出,2010年当代金融史研究有所推进,但学术界的研究重点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对改革开放前30年的金融问题缺乏研究。在研究方......
-
〓 吴承明先生改变了我的学术道路
近日又看吴先生的《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仍然是感慨良多。学问有高下,学者有良莠,高尚总是会给你以感动。这篇小文曾经发表过,但编辑有过删节,现在恢复全貌。吴承明先生改变了我的学术道路 最初见到吴先生,大约是在2005年,那时因为工作关系,和吴先生一起,参加许檀教授一个商业志的撰写大纲讨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