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承明先生学术生平
吴承明先生,享誉海内外的资深经济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17年1月3日生于河北省滦县,2011年7月8 日15时4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先生1932年考入北洋工学院预科,1934年入清华大学理学院学习化学。1936年秋天转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1940年毕业后供职于重庆......
-
〓 日本“世界历史中的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世界各地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日本于2011年12月3——4日及10日分别在东京和神户举办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世界历史中的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会由“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日本会议组织委员会”筹办。为了有效地利用过去的经验,同时又能充分反映日本学界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组委会......
-
〓 追问中华文明五千年探源工程十年回顾
缘起与历程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的追述,其中还有不少神话的色彩。正因如此,在学术界,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国外学者......
-
〓 记忆中的筱苏(史念海)先生
——“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二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我第一次看到筱苏(史念海)老师的名字,是在1978年初夏。我因年龄超过三十一足岁,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无法报名。到1978年研究生公开招生时年龄放宽至四十足岁,又没有学历要求,就抓住这最后机会。当时只是为了圆此生“考大学”的梦想,并未寄多大希望。初试结果我获得复试资格,按规......
-
〓 良师难遇
——回忆吴承明先生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缘分。荀子说:“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一个人能够遇到好老师,是他一辈子的福气。然而这种福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佛家所云:世间万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我本人在读书和工作时,有幸得到多位良师的指导,因此我是非常有福之人。......
-
〓 产业与金融:2011年河南大学经济史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2011年8月20日至21日,由东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基地、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合办,《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产业与金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举行。会议开始前,复旦大学朱荫贵教授、东京大学田岛俊雄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封越健研究员、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林兰芳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少之教授......
-
〓 2010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综述
2010年隋唐五代史研究领域共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50余部,成果丰硕,现择要分类综述于下。一、政治中央政治。杜文玉、谢西川《唐代起居制度初探》(《江汉论坛》6期)论述了唐代的各类起居制度,特别指出起居制度被著于礼书及令、敕,从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被长期地执行而不偏废。谢元鲁《唐代诸王和公主出阁制度考辨》(《......
-
〓 20世纪以来国内环境史研究的述评
摘要: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的总和,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个自然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的必备的外界条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到战后所兴起的现代环保运动的影响和推动,环境史的研究在美国率先成为一门新学科。它的出现和在......
-
〓 中国共产党与历史科学的发展
【内容提要】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人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历史都有重要论述,他们从理论和方法方面指导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发展。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更是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一些学者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称作“党派史......
-
〓 墨学的当代价值——2011年墨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由《职大学报》主办、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1年墨学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内蒙古包头市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60余位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墨学当代价值之一:墨家关于和谐思想的理论在中国先秦各学派中最为突出。专家们认为,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思想的内涵,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甚至优......
-
〓 海洋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史研究异军突起,取得很多成果。有学者将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命名为“海洋史学”。7月28—29日,大航海时代的澳门、广东与东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举行。会上,中外学者分别从文献发掘、海上贸易、中西交流、海岛管理、海图对比、海盗史、海洋风俗观念等角度,全视角、多学科地探讨了......
-
〓 小议“隶”的身份
秦汉史学界在论及主与奴之间的连坐问题时,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奴婢犯罪主人要连坐,主人犯罪奴婢则不被连坐。一方认为奴婢犯罪主人不连坐,主人犯罪奴婢连坐。而双方观点的得出,都源于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的一条律文:“盗及者(诸)它罪,同居所当坐。”可(何)谓“同居”?·户为“同居”,坐隶,隶不坐户谓殹(也)。(......
-
〓 2011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丰富,出版专著主要有:韩树峰《汉魏法律与社会:以简牍、文书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赵昆生《三国政治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姜望来《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王永平《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张旭华《魏晋南北朝官制论集》(大象出版社......
-
〓 论环境复古主义
关键字:社会复古主义;环境复古主义;环境史;衰败论摘要:复古主义是人类挥之不去的情结,传统时代盛行社会复古主义,进入工业时代后又兴起了环境复古主义。环境复古主义与环保主义关系密切,两者都对环境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环境史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对环境复古主义的功过进行辩证分析。环境史学者要避免过强的环境复古主义倾向,就必须规避......
-
〓 从临时首领到最高酋长:社会—政治组织的演化
亨利·J.M.克莱森著 郭子林译摘要:酋长是拥有特殊社会政治地位的个人。酋邦是一种政治制度,拥有双层级的管理结构。早期国家则是三层级的、跨区域的社会一政治组织,拥有权力集中的政府,以规范复杂的社会关系。从游团、村落、酋邦到早期国家,社会政治组织呈现出日益复杂的结构变化。在最早的人类社会中,为了处理各种事务,临时首领应......
-
〓 华北历史地理与中国社会变迁
——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受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托,由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由天津市地理学会、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协办的“华北历史地理与中国社会变迁——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图书信息中心举行。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主要有中国历史......
-
〓 侯外庐的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
【内容摘要】侯外庐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涉及的问题包括封建社会确立的依据、中国封建社会的起讫时间、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封建社会的演变与解体以及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等。他指出,体系化的制度形式——法典是判断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的主要依据,土地国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虽然前后期土地经营的方式有所改变,但是国有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
〓 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百年人生
10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中国,人们喧闹地享受国庆长假;在英国,一位知名史学家走完了他的世纪人生。这位英国史学家名叫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m)。但在提起他的时候,人们习惯于在其名字前加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这样的定语。用意很简单,就是想提醒世人注意:他是一位左派、一位共产主义者、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
〓 2011年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武汉大学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1年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9-31日在武汉、随州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及港台、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先秦史学会楚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10月30-31日......
-
〓 2011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
2011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发表近200篇论文。出版十数种著作,数量颇丰。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社会经济卷》(上、下册)。《辽宋西夏金代通史》是根据邓广铭先生和漆侠先生的提议,由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委会,制定编写大纲,邀请国内70余位专家编写的。该书社会经济卷全面系统论述了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