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在中国学术界,比较知名的“柯林武德”(Collingwood,也译作科林伍德)有两位,他们都是英国人。其中一位叫做罗宾•乔治•柯林武德(RobinGeorgeCollingwood),是一位历史哲学家;另一位叫做爱德华•福伊尔•科林伍德(Edward Foyle Collingwood),他的主要贡献在数学领域。我们今......
-
〓 关注城市发展:“2010·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历史学会分论坛会议概述
自198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新潮流。“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端标志。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引擎的北京,已经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北京以大国首都的定位思考和谋划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古今中外的伟大城市兴盛衰亡的历史,能够为北京建设“世......
-
〓 2010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2010年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出版专著四部,研究论文近二百篇,反映了该时段经济史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总论本年度相关研究专著主要有陈明光、邱敏著《六朝经济》[1],黄淑梅著《六朝太湖流域的发展》[2],王玲的《汉魏六朝荆州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变迁》[3],张剑光著《唐五代农业思想与农业经济研究》[4]。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
-
〓 述往知来:历史与现实交汇下的中国经济史研究
述往知来:历史与现实交汇下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年会纪要杨国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由中国经济史学会、武汉大学、三峡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于2012年9月14日—20日在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
-
〓 历史上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讨论述略
内容提要:20世纪后半叶,史学界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就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80年代前讨论的重点是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包括其涵义、历代疆域、民族、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政权等相关问题;90年代后则转向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凝聚力等问题上。关 键 词: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作者简介:陈克进(1938......
-
〓 家庭重构方法与历史人口学研究
内容提要:历史人口学一般被定义为使用常规与非常规人口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历史上详细的人口信息,如人口规模、性别与年龄结构、出生、死亡、婚姻、人口迁移,并对包括以上人口特征及事件在内的人口变化进行测量与分析。在历史人口学的发展中,家庭重构方法的使用及其推广起到了极大作用。本文对家庭重构......
-
〓 汤因比《历史研究》在华之传译
内容提要:汤因比及其《历史研究》在中国学术界有长久的影响。《历史研究》出版之前,他在中国学术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书出版后,更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如陈受颐、顾假南、王绳祖专门写有书评;其余如张君劢、雷海宗、林同济、朱谦之、施子愉、黄文山、王绳祖等,均或详或略论及汤氏。不仅如此,该书当年颇受中国学生的欢迎,徐迟、金庸、章......
-
〓 研究方法及视角的拓展与经济史的反思——“比较视野下的经济史论坛”会议纪要
由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与国际学术团体“Frontier Research i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FRESH) Meeting”共同发起和组织的“比较视野下的经济史论坛”于2011 年12月1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这也是FRESH Meet- ing......
-
〓 “秦汉时期的九原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2012年2月24-25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秦汉时期的九原”学术论坛会在包头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名秦汉史专家参加会议,共提交论文40篇。本次......
-
〓 一个无专著的教授的学术观——访姚大力
姚大力 2009年11月,清华大学恢复上世纪20年代的国学研究院建制,显然是希望藉此更全面地接续这所百年老学堂曾有过的浑灏沉潜的人文学术传统。有意思的是,新国学院的五名特聘专、兼任教授中,三位有南京大学的学历背景。这当中,来自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兼职教授姚大力,很可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读博士时间最长的一人。......
-
〓 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成就
“史学研究的新趋势”笔谈
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早在19世纪中叶即已开始萌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迅速发展,早已成为当代中国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多年来《中国史学史》却从不写中国学者的世界史研究的历史。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世......
-
〓 2010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综述
2010年隋唐五代史研究领域共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50余部,成果丰硕,现择要分类综述于下。一、政治中央政治。杜文玉、谢西川《唐代起居制度初探》(《江汉论坛》6期)论述了唐代的各类起居制度,特别指出起居制度被著于礼书及令、敕,从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被长期地执行而不偏废。谢元鲁《唐代诸王和公主出阁制度考辨》(《......
-
〓 保护为主、研究并重:2011年考古学综述
回首2011年,文物考古事业走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年头。考古发现与发掘、文物保护及利用、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收获和进步,其中一些事例可视为文物考古事业的里程碑。考古发现与发掘无论是抢救性发掘还是主动性发掘,都继续秉承了考古发掘一贯的科学严谨态度,同时,更加深入地贯彻了2009年《田野考古工......
-
〓 新中国经济史学的繁荣与发展——访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
中国经济史研究发端于清末,形成于民国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是以西方进化论和实证研究为特点的学派;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的学派。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角度、内容以及目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理论整合。作为横跨经济学与历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中国经济......
-
〓 土族研究百年概观
土族研究已经走过100年。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国外一些探险家、旅行家、博物学家和传教士来到青海、甘肃一带,对土族民间文学、语言文化、历史起源、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多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主要学者有坡塔宁、柔克义、鲁鸠阿恩克、施罗德、许让等。其中,比利时神父许让撰写的《甘肃土人的婚姻》、《土族的起源、历史及社会组织》......
-
〓 2009年日本史学界的明清史研究
【作者简介】渡边美季,日本神奈川大学外国语学部(日本横滨)。【译者简介】阿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1.1.61—68绪论。首先要说明的是,本稿选取的约120种研究明初至19世纪上半叶(鸦片战争前后)的论著中,有关中国与其他地区关系的研究成果占到半数以......
-
〓 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
【内容摘要】基于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和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愿望,费孝通早年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乡村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他对中国农村社会认真思考的结果,有着相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费孝通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与小城镇思想、区域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对小城镇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是这两种......
-
〓 海洋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史研究异军突起,取得很多成果。有学者将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命名为“海洋史学”。7月28—29日,大航海时代的澳门、广东与东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举行。会上,中外学者分别从文献发掘、海上贸易、中西交流、海岛管理、海图对比、海盗史、海洋风俗观念等角度,全视角、多学科地探讨了......
-
〓 域外汉籍研究打破国别局限
“近年来,域外汉籍的回归、资料的丰富和获取便利,成为相关学科研究发展的前提。”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副院长胡玉冰向记者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学术观念不断进步,域外汉籍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近两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一些新动向,研究视野正从国别研究走向亚洲乃至全球。域外汉籍......
-
〓 莒文化研究探究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莒文化高层论坛在鲁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讯(记者张清俐)9月28-29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师范大学、日照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莒文化高层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近百位史学研究学者就莒文化的历史源流、精神内涵与特点特色以及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关系等相关论题进行探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