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亚洲食学论坛述评
由中国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承办的主题为“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的2011亚洲食学论坛于2011年8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杭州召开。本次论坛是浙江工商大学建校百年的重要学术活动,论坛筹议三年,最后从25个国家食学者的近200篇文章中遴选出了80余篇论文。与会代表对......
-
〓 唐宋法律变革问题研究述评
前言:唐宋变革观与中国法制史研究1922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了“唐宋变革”观,认为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这一观点不仅奠定了诸多日本唐宋史学者的研究模式,而且对国际宋史学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相较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史的研究模式,唐宋法律史的研究却是较多地接受了更为强大的思想理论的改造,而受“唐宋变革”观影......
-
〓 2010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经济政策民国时期南京、汉口、北平等城市为缓解低收入市民居住困难,由政府出资,选定地块,兴建租金低廉的平民住宅。然而由于政府财力所限,平民住宅出现供应严重不足等问题,其建设没能坚持和扩大,其制度也逐渐形同虚设。唐博以北平为中心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研究。[1]彭南生以近代江南地区的碑刻资料为分析基础,讨论了晚清江南地区地方官署......
-
〓 “汉唐西域考古:尼雅-丹丹乌里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年11月21—22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疆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日本佛教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汉唐西域考古:尼雅一丹丹乌里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召开。来自中、日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32篇,不久将由文物出版社结集出版。学者们就汉唐西域......
-
〓 2009年明史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曹江红,赵现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0.11.11—222009年的明史研究,在研究观点、方法、史料等层面都有推进,传统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新的研究理念、方法的推出显示出明史研究的蓬勃生机。而一些新发现、整理的史料势必会在未来的研究中获......
-
〓 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
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大约发表近200篇论文,出版的著作有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增订本)[1]、杜建录、史金波《西夏社会文书研究》[2],方健《南宋农业史》[3],姚建根《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4],邵晓峰《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5],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6],王培华《元代北方灾荒与救济》[7......
-
〓 近代中国研究的“后现代视野”概论
自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一股源于西方的后现代史学思潮开始渗透到大陆的中国史研究领域,尤其是在青年学者群中似渐有流行之势。面对这一挑战,史学界的态度分歧而多样:有人把它当做是仅仅出现在现代西方社会的思想新潮或时髦花样,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社会无甚关联,因而采取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另有人或则出于对后现代历......
-
〓 与时俱进,老当益壮
——深切怀念吴承明先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当吴承明先生逝世的噩耗传来的时候,尽管我已有思想准备,尽管吴老[①]享年九十有四,是高寿的。但我依然禁不住地泪水涌泉,这是因为他的精神依然是年轻的。泪水虽然模糊了我的双眼,但是对他的怀念却如花蝶联翩,犹如电影放映在我的脑海里。我第一次拜见吴承明先生是在1980年的春夏之交。那时吴老正在和许涤......
-
〓 中国考古学的历史主义特征与传统
【英文标题】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rcheology【作者简介】张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100871【内容提要】中国考古具有鲜明的历史主义特征,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考古学研究中以历史文献为线索,以考古为实证的证史主义倾向;其二,借助于文......
-
〓 “新中国史学发展路径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
——《新中国历史学发展路径研究》附录
2006年10月7—9日,“新中国史学发展路径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召开。出席会议的特邀著名学者有:北京师范大学陈其泰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根蟠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教授。参加会议的课题组成员有:首都师范大学邹兆辰教授,南开大学李金铮教授,以及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的贾俊民教授......
-
〓 海洋社会经济与东亚文明研究的新观察
——“海洋文明与战略发展”高端论坛暨“明清海洋政策与东亚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海洋文明与战略发展”高端论坛暨“明清海洋政策与东亚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1年11月11-13日在厦门大学举办。来自中国社科院、大陆各高校及香港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和日本大阪大学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一、海洋文明与战略发展“海洋文明与战略发展”高端论坛由厦门大学主办,厦门大学海洋文明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承办。论坛收......
-
〓 松浦友久:未尽其才的日本汉学家
很奇怪,每次听到前辈师长的讣闻,我总在国外。在国外的日子总是平静而悠闲的,闲静中听到不幸的消息,会有更深刻的感触和更深长的回思。2002年得知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先生病逝的消息时,我正在韩国,乍闻噩耗,心猛地揪缩起来。对我来说,这实在太突然了。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是那么健朗,保持着旺盛的写作势头。难以置信,他就这么弃我们......
-
〓 伏尔泰的世界史观
(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提要】伏尔泰是启蒙运动史学的代表人物。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勒高夫把他看成是当代法国新史学最早的“祖先”。【1】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把今天“研究历史”的全球性方法,看成是“启蒙时代的编史传统”的“恢复”,而伏尔泰的《论各国习俗和精神》和《世界史》是这一传统的代表作。【2】显然,伏尔泰的世界史观......
-
〓 口述史学新解
——以山西十个合作社的口述史研究为例
20世纪80年代以降,在西方口述史学的影响下,国内口述史学研究逐渐兴起,受到学界和大众媒介的普遍关注。不少学者在口述史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更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积极投身口述史学的实践,筚路蓝缕,出版了一批或是对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访谈实录,或是记录布衣百姓市井百态的口述史学著......
-
〓 史学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
【核心提示】与传统史学重视上层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自上而下”视角不同,社会史的研究更重视芸芸众生的历史与日常。举凡人口、婚姻、家庭、宗族、农村、集镇、城市、士农工商、衣食住行、宗教信仰、节日礼俗、人际关系、教育赡养、慈善救灾、社会问题等等,均从“社会生活的深处”跃出而成为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今年适逢山西大学建校11......
-
〓 首届国际经济史论坛综述
中国经济史学会和香港科技大学于2011年8月29-30日在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2011年国际经济史论坛”,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葡萄牙、乌拉圭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0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中清出席并主持会议。论坛的主题是探讨......
-
〓 特立独行朱维铮
在我的朋友中,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特立独行,遭受非议;也少有像他那样治学,备受称赞,连论敌也不乏褒奖之词。非议的是他的坏脾气,他桀骜不驯,盛气凌人,遇有不合意的,立即拉下脸来开骂,不管不顾,有的学术会议甚至不敢请他参加,就是怕他弄得人下不了台;称赞的是他的功力非凡。他师从经学大师周予同,专治经学史,这是一门头绪纷繁而又古奥......
-
〓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一、概述(一)著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出版的与历史地理有关的著作大致如下:综合性教材: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历史地理学理论:吴宏岐《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暨南大学出版社)。地理学思想史: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中华书局)。区域地理:肖忠纯《辽宁历史地理》(吉林......
-
〓 定量描述下的学术史——以浙江学术史为例
【内容摘要】学术史研究的对象不仅表现为代表一定时代学术发展水平的学者及其学术成果、学术思想,也表现为具体的(如不同时代、不同学派、不同区域等等)学者人数、学术著作种数.学术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社会文化活动、社会文化潮流,它虽不可能是全民的,但也绝不是列举式的定性描述方式所提到的寥寥几位精英。因而学术史研究不仅需要......
-
〓 中国共产党与历史科学的发展
【内容提要】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人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历史都有重要论述,他们从理论和方法方面指导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发展。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更是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一些学者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称作“党派史......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