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
——近代东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讨
内容提要:市场机制在近代东北地区农村扩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权力通过市场逐步获取资源的过程。在由权力掌控的市场机制中,资源不等量地进行传递。市场机制中资源的流动,不但造成资源流出地区生态系统的恶化,也造成了该地农民的贫困化。权力不但使东北农村与外界市场间通过资源的传递实现了贫困的传递,也使近代东北农业因资源匮乏而不能通过......
-
〓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与社会
【核心提示】在西双版纳,教会涵养了社会,并成为了国家和社会进行对话的中介。正是依存这些关系,教会得以保有重建和恢复的空间。西双版纳处于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体系的中间地带,两个文明都对其文化产生了影响。人类学家陶云逵曾将西双版纳社会的特点概括为:文化朝向缅甸,政治朝向中国。他所说的文化,是指公元7世纪左右经缅甸传播而来的南......
-
〓 王汎森:傅斯年是一个时代的表征
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王汎森著,王晓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5月版,45 .00元。王汎森与老师余英时先生王汎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任台北中研院副院长、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明代中期至1950年代思想史、学术史及史学史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
-
〓 2011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2011年秦汉史研究成果丰硕,成功举办“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史论坛:出土简帛与地方社会”、“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出版论著、整理资料4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以出土文献与传世史籍的结合为主流,各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政治文化、祭礼、社......
-
〓 近三十年满族谱牒研究述评
谱牒是以记载某一家族世系传承、繁衍、迁徙为主要内容的档案资料。它不仅仅是重要的家族历史文献资料,而且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近三十年,伴随着区域性经济开发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谱牒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自然也是学者尤为关注的对象之一,而满族谱牒以其特有的区域性、民族性和......
-
〓 农史学科发展与“农业遗产”概念的演进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1]保护项目,农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之一,为农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关于“农业遗产”及相关诸概念,目前学界存在不同的意......
-
〓 中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美国城市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新世纪后,呈现井喷式发展局面,并形成了一批从事专门研究的中坚力量。这是美国史研究整体水平提高的结果。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日趋迅速所产生的巨大需求所致。这些研究成果对美国城市发展史的很多层面都有了基本的思考,部分研究成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可圈可点,但也存在选题重复、......
-
〓 历史学家戴逸:毛泽东称我们还靠着乾隆吃饭
戴逸戴逸是江苏常熟人,那个江南小城为当代中国人所广知,缘于阿庆嫂的那句台词“听说新娘子是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戏词自不足论,但这常熟城里辈出文人却是史实,譬如明清之际领袖东南文坛的钱谦益,譬如康熙朝有“画圣”之称的王翚,譬如先在弘德殿行走后在毓庆宫行走、一身而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戴逸——时名戴秉衡就出生在......
-
〓 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
【内容摘要】基于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和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愿望,费孝通早年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乡村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他对中国农村社会认真思考的结果,有着相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费孝通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与小城镇思想、区域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对小城镇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是这两种......
-
〓 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
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大约发表近200篇论文,出版的著作有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增订本)[1]、杜建录、史金波《西夏社会文书研究》[2],方健《南宋农业史》[3],姚建根《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4],邵晓峰《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5],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6],王培华《元代北方灾荒与救济》[7......
-
〓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生产·消费·地权·租佃关系
为庆祝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在研究生院、科研处、历史文化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将联合召开“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生产·消费·地权·租佃关系”学术讨论会。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我校的传统学科之一,在校、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近几年在师资队......
-
〓 内藤湖南对中国古代史注的误断
【内容摘要】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其《中国史学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史注提出了许多见解,但是许多认识如史注在目录著作中的地位、刘知几的史注观、史注与史评的关系、史书自注的肇始及史书他注的终结等问题与史注发展的实际不一致,很有必要予以澄清。【关键词】内藤湖南;史注;误断【作者简介】刘治立(1965—),男,河南洛阳人,陇东学院......
-
〓 述往知来:历史与现实交汇下的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年会纪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430072由中国经济史学会、武汉大学、三峡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于2012年9月14日—20日在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印度等地的18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收到论文120余篇。与会学者涵盖了中国经济史......
-
〓 理论与方法:近三十年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内容摘要】宋代历史研究领域对理论方法认识的演进,是随着研究者的更新换代不断推进的。当前,在希望学术研究有实质性提高迫切心情的推动下,学界表现出一种明显的“理论饥渴症”。如果不再过分强调史观的政治倾向性,不妨从具体操作的层面去认识“理论”的特性与作用,即它是带有示范作用的研究的工具与方法。无论是从他民族历史研究所抽象出......
-
〓 2011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综述
2011年隋唐五代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发表论文近千篇,出版专著50余种。现择要分类综述如下:一、政治与法律政治制度。陆离《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制度研究:以敦煌新疆出土文献为中心》(中华书局)对吐蕃统治时期河陇西域地区的官职、告身、兵制、驿传、法律、赋税、劳役、仓廪、市券、寺户、僧管等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
-
〓 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史念海先生的历史观
——“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一
本文是作者为《史念海全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所作序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者按:史念海先生(1912-2001),字筱苏,山西省平陆县人。终身治学,以历史地理研究、《河山集》(1-9集)等论著享誉海内外学界,诚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地理学的代表人物。陕西师范大学乃先生著书立说、培养专业人才、关心国计民生的地方......
-
〓 清华园里忆吴老
吴老仙逝一周年之际,李伯重教授等主编的“清华经济史丛书”[①]即将推出《吴承明文集——经济史:理论与实证》,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清华学长。文集由刘兰兮和吴洪老师汇编,方行先生以耄耋之年亲自审定并作序。主要收录吴老1990年代以来也就是70岁以后的论文,并附吴老与方行先生1982—2004年长达二十多年有关传统经济的讨论通信......
-
〓 纪念吴承明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300071纪念吴承明先生。纪念他的论著丰富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宝库,他与许涤新共同主编的巨著《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3卷本),为中国经济史研究树立了一座里程碑。本人有幸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参加吴承明主持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写作组,在他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和写作,受益良多,终身难忘。其中对我影响最大者有三点:......
-
〓 “雒田”问题研究考索
在中国古代,百越族群和稻作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岭南地区百越稻作文化历史上,“雒田”便是为学者所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聚讼已久的学术问题。关于“雒田”的记述,最早见于《交州外域记》。《水经注》卷三十七(陈桥驿校释本,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叶榆河”引《交州外域记》:“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
-
〓 2011年陕西西安秦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秦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秦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5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会。此次讨论会是历史与考古相结合的一次深入探讨,主要采用大会发言的形式,探讨了秦人的蜀道经营、王后陵规制、圣都制度与都城体系、西畴地望、西部文化风貌、汉初政论所塑造的秦形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