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难忘师恩·苏培成:“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的老师周有光
周有光(右)、苏培成合影。资料照片 我是周有光先生的老学生。 1960年暑假后,我在北大中文系读四年级。那学期,系里开设了“汉字改革”的课程,讲课的是周有光先生。周先生的大名我早就知道,但见面是第一次。那时,周先生50多岁,精力旺盛,一口气连上三节,从下午两点讲到五点,站着讲,也不喝水,课间休息时搬把椅子就......
-
〓 【专家风采】张岂之:人文“春草”绿芳洲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思想学说史》张岂之近影 王斯敏摄一九九○年,侯外庐先生的弟子们在西安。(左起:步近智、何兆武、林英、张岂之、祝瑞开、卢钟锋)童年时的张岂之张岂之致学生的书信(节选) 3月13日下午,清华园。红砖穹顶的大礼堂内,一场讲座正在进行。主讲者是87岁的思想史家张岂之。鬓发如霜的老人声音清扬,把“中华文化......
-
〓 “中文的难亦是它的美所在”——专访意大利汉学家马西尼
费德里科·马西尼(FedericoMasini),意大利人,罗马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汉学家。因其在中意语言文化交流和汉语推广方面的杰出贡献,曾获由温家宝总理颁发的“中意友好贡献奖”。罗马中心火车站作为意大利主要的游客集散地,终日人群熙攘;离它不远处坐落着一处文化气息浓厚的学术殿堂——罗马大学东方学院,它不仅是西方汉学研究......
-
〓 学人小传:吴作人
吴作人(1908—1997),祖籍安徽宣城泾县,生于江苏苏州。画家、美术教育家。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系学习,后在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中央大学学习,师从徐悲鸿。1930年考入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转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1935年回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
-
〓 毕宝魁:哀悼傅璇琮先生
下午四时许,惊闻傅璇琮先生逝世,酸楚悲哀之余,先生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拜识先生及受先生恩顾的往事历历在目。1986年夏,我到洛阳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当时研究生尚未毕业,列席旁听,苦无机缘与先生交谈。1988年,第四届年会在太原召开,由山西大学主办,主事者是王维研究时彦傅如一先生。我提交的论文涉及王维生年问题,......
-
〓 李济远:承祖训办书院推广阅读传道授业
李济远在山东农村教育一线工作多年,心忧乡村儿童的成长。他把婚房腾出来,自费投入数十万元扩建了村里的农家书屋服务孩子们。李济远夫妇周一到周五义务辅导孩子们学习,周末则开设传统文化与艺术类免费课程。在他的公益精神感召下,数百名志愿者前来推广阅读,书院也在周边开设了8个分院,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乡村阅读氛围日渐浓厚。李济远被评......
-
〓 异国知音:汉学家安乐哲与《淮南子》
在“绝代奇书”《淮南子》的海外传播与研究史上,欧美汉学界是历史重镇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文化成果,产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T.Ames)便是其中之一。安乐哲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曾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夏威夷大学和美国东西方中心亚洲发展项目主任、《东西方哲学》(Phi⁃los......
-
〓 尚德林:翰墨·故园·风骨
《临何尊铭文》(局部)资料图片 尚德林 他笔直地走了进来,脱掉帽子,一双大手“钳住”所有人的问候。一切和设想的都不一样。高大压过想象中的清峭,柔软越过书法中的瘦硬,好在周身散发的精气神都对——这位美籍华裔书画家、篆刻家,一坐定,言语倾泻而来,几笔游龙走凤,不由分说,将我们拎到了遥远的商周,中华文化源源不绝顺乎其下......
-
〓 大抵心安即是家——祝贺顾彬教授七十华诞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书影顾彬与本文作者的合影顾彬 2011年2月,顾彬(WolfgangKubin)教授从波恩大学汉学系荣休,离开他担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教授位子,同年9月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与北外签了5年的协议。王维(699或701—761)在《酬张少府》诗中写道:“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一生劳顿的诗......
-
〓 苏北:汪曾祺的“家常菜”
汪曾祺先生在《家常酒菜》中说: 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蒜,调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 看过汪先生一张照片,穿着毛线背心,系着有图案长围裙,站在一个案子......
-
〓 肃南县黄土坡村——安维智老伯的草原书屋
车子驶过茫茫草原,终于抵达黄土坡村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这个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西缘的村落,隶属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南县面积为20176.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65人,不足4万人口中,约有1万人是裕固族群众。 年近古稀的裕固族老伯安维智早已等候在路边。车子刚一停稳,他便急急走上前来迎接,脸......
-
〓 爱智求真与现实关怀的高度统一——陶德麟哲学思想研究
【哲人追“思”③】 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陶德麟先生于2020年5月24日在武汉逝世,永远离开了我们,永远离开了他所钟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事业。陶德麟,字佛元,笔名茀原,1931年10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湖北黄冈。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并留校任教,历任哲学系......
-
〓 叶适
一、叶适的生平叶适,字正则,晚年定居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城外水心村著书、讲学,因此人们又称之为水心先生。他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卒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享年七十四岁,浙江温州永嘉人。他的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1961年中华书局将这两部著作集在一起校点出版,改名为《叶适......
-
〓 陈寅恪与弟子程曦
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的网站上,将历年在该所工作过的职员的名录都予以登录,哪怕只是在所中工作过很短时间的人也不曾遗漏。翻阅自1928年以来的人员名单,我发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顾颉刚、徐中舒、周一良、向达、胡厚宣……陈寅恪曾经的助手程曦也在其中。...
-
〓 才如江海命如丝——回忆赵齐平先生
说起来真是惭愧,现在我已经想不起位于朗润园的赵齐平先生家的准确楼门号了。只记得这是在北大的最北端,隔着围墙那面,就是从清华西门通到蓝旗营的马路,西边就是有名的北招,这座有些神秘的其貌不扬的小楼,闭锁着赵先生的一段灰色记忆。多年之后,我曾经有些好奇地走进去,除了感受到一点冷清破败,其他终究不得要领。历史,也正是这......
-
〓 哲人“追思”⑯:始终站在哲学基本理论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前沿
——萧前哲学思想及其贡献研究萧前,又名肖前(1924—2007年),湖北省沙市(现荆州市)人,1944年就读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到晋冀鲁豫解放区北方大学文教学院学习,1947年留校工作,后合并入华北大学,曾任艾思奇的行政和学术秘书。自1950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是我国首批招收哲学硕士、博士研究......
-
〓 “南图扫地僧”沈燮元去世:享年99岁,一生献给古籍修复
扬子晚报网讯 (记者 张楠 孙庆云)3月29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版本目录学专家沈燮元好友丁鸣江处获悉,沈老于今晨8点20分,在南京去世。沈燮元,1924年7月出生,版本目录学家,江苏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毕业后进入上海合众图书馆工作,从此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1955年,沈燮元来到南京图书馆,在此工作直至退休......
-
〓 品北宋名臣之包拯
包拯,一位影响了千年的,在百姓心目中是断案如神,秉公办理,不畏权贵的大宋清官,更有人将之神话成冥间的“阎罗王”。除此之外,如《宋史·包拯传》中评价包拯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四大名著《水浒传》在开回中将包拯进行神话,并称作是“文曲星”化身;明末著名小说集《龙图公案》将包拯断案进行明细化,将之推崇至与忠义之神关羽并列......
-
〓 鲁一同年谱简编
内容提要:鲁一同是清道光、咸丰年间著名古文家、诗人,是近代经世思潮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文章以鲁一同的诗文集为主要材料,参阅方志、杂记及数十位与其交往的友人文集,勾勒出了鲁一同一生为人、为文的轨迹。关键词:鲁一同;《通甫诗存》;《通甫类稿》其先:不知所自始,或曰甘凉故将,或曰燕京人。国初尝从吴藩平云南,已窥其有异志,携孥......
-
〓 樊锦诗委员: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还是一头干练的短发,只是白发多过了黑发,倾听其他人发言时,她时而抿嘴思考,时而从容微笑。3月4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热烈,在会议现场,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成了媒体眼中的“文化明星”。几名记者围坐在这位年近八旬的“敦煌女儿”周围,问题一个接一个,樊锦诗一一回答。“您今年的提案是什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