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大愚若智”
“大愚若智”是大智若愚的反意:外智而内愚,表面聪明,而实质愚蠢。1957年反右的时候,漫画家华君武画过一些错误的漫画,在报上讽刺过胡风、浦熙修等一些被冤枉的同志,伤害了本不该伤害的人。每提起此事,华老便悔恨不已,多次对人表示:“我当时这样做,无非是想表现自己的积极、进步,应该说是有私心的。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很蠢!”......
-
〓 破除认识与实践误区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
文化遗产是文化的根基,是文明的结晶,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我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留住文化根......
-
〓 光明论坛·温故: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的身体有了毛病,就要看医生,就要打针吃药,重了还要动手术。人的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必须抓紧治。如果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由病在表皮发展到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治,正所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出自范晔......
-
〓 光明评论:知识分子要做中国“筑梦者”
“中国梦”,为中国带来了新的理想。面对社会的喧嚣浮躁,它代表着一种价值的分量;在改革深水区的困难面前,它又展现了一种梦想的轻盈。在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的社会转型期,“中国梦”正在弥合裂痕,凝聚共识,试图重塑一个社会的精神价值。本报10日在1版头条开辟“追梦者足迹”专栏,并刊发首篇文章《毕生心血一部书》一......
-
〓 见仁见智:为24小时书店联盟支招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实行24小时营业后,经济效益明显,引发了人们对“深夜书房”的关注。近日全国11家24小时书店聚集京城研讨创新与发展,并决定成立全国联盟,推进战略合作,引领全民阅读,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在全国实体书店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24小时书店的出现堪称是难得的坚守。如今结成全国联盟,虽......
-
〓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家不禁要问什么是“分水岭”?简言之,分水岭就是开始产生差距的地方,是发生重大变化的肇因,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转折点。人生有哪些分水岭?有人认为,家庭出身和个人禀赋可能就是人生的分水岭;高考或许是人生良好起步的分水岭;婚姻大致是人生幸福的分水岭;出国仿佛是高品质生活的分水岭;阅历兴许是个人成长快慢的分水岭;生活习......
-
〓 品智生活·汉字:言之有“礼”
“礼”,这个笔画简单的字眼,解释起来却有些复杂。 这世上本来没有“礼”,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造出了“礼”的汉字。因此,“礼”字也是社会生态的描摹。“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豊”,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
-
〓 葛兆光:既“杂”且“多”的传统
作者简介: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读陈冠中讨论“杂种文化”的文章,他说,被称为“杂种”的“多文化主义”加上“世界主义”的普世价值,是现代大城市应有的文化品格。这让我想起日本加藤周一的“日本杂种文化论”,记得十几年前,在东京神田神保町的旧书店里买到他一册《杂种文化》,就相当惊讶,加藤对日本自身文化的深刻......
-
〓 光明论坛·温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知识分子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立足岗位、不断学习、学以致用,做好本职工作。当老师,就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元代辛文房编的《唐才子传》中说:“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的确,晚唐诗......
-
〓 故人情:与陈玉龙的一面之缘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奇怪:有的人与你朝夕相处,但留不下多少印象;有的人与你只见过一面,却永生难忘。北京大学的陈玉龙教授就属于后者,他是少有的谦谦君子和高古之士。 那是近20年前,我从山东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因酷爱书法,被学校安排为留学生讲授书法。我突发奇想,何不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书法家来为留学生......
-
〓 沈鹏:书法,回归“心画”本体
敬畏汉字传统——书法本体,才是书法最终的实在——情性与形质的对立统一——发扬原创必在个性化过程中实现——坚持书法本体,必然要求多元化——从深度理解“繁荣”——“心画”传统,在回归中复兴,发扬。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古人讲汉字创始,出现“天雨粟,鬼夜哭”(《淮......
-
〓 你会做“无用”之事吗?
最近朋友圈在转一篇陈道明的文章,标题是《做点儿无用的事》,文中他自述其志:“不做无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古人云:“六十而耳顺”,按照儒家的修养功夫,年近六旬的陈道明已“不惑”而“知天命”,离“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一向寡言的他又说了这么大段话,其中道理值得深究。他讲他的“无用”,我们却可以体会其中的......
-
〓 人才史话:古代智库人才如何献策
资料图片 《考工记》开篇写道:“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意思是说,坐在那里论述治国之道的是王公,行动起来执行治国之道的是士大夫。可以说,每一个王侯的身边,都有一班子“坐而论道”的人,就连县吏的身边还有一位师爷呢。在那些得天下、开盛世的帝王身后,必定有一位或者说至少有一位“坐而论道”的谋略高手。......
-
〓 太极与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和”的精神不但在时间上与中华文化同生共长,而且在空间上渗透和体现于中华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和”就像中华文化的“基因”,制约着和规范着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的基本风貌。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那就是《太极图》,我曾称其为“中华和谐美第一图”。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河姆渡出土的一个纺......
-
〓 追寻中国文化的魂灵——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述评
语言文字、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特质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识别符号。五千年来,由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创作并传承下来的那些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古典诗词,带给当代人的不仅仅是一种美轮美奂的文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她所承载的内容,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魂灵。 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诗意表达和对诗意生活的崇尚,......
-
〓 人才史话:识人如何突破“德考”困境
资料图片 经世之道,识人为先。自古以来,识人都存在“德考”困境。用人,前提是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识人选人。但这个“德”,内在而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决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识别出来的,它需要经年累月的考察和检验。 正因为如此,白居易在《放言》诗中写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
-
〓 文化评析:24小时书店要生存须找准经营模式
近日,济南首家24小时书店倒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4小时书店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大型图书商家的优点,比如流动人员少,读书者能够安静品读,推荐的书籍较有品位,包装设计高雅等特点。济南首家24小时书店睿丁岛书店由店长亲自设计,店内风格简单高雅,最令普通读者惊喜的是书店会经常邀请文化界人士、学者来讲座......
-
〓 孙方友:闲话夜市
顾名思义,夜市就是夜间做买卖的市场。 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夜市”雏形,始称“夜”。唐代正式出现“夜市”;到宋代,京城汴梁夜市便已初具规模,达到了“车马阗拥,不可驻足”的程度。据史载,中国城市建筑布局发展到宋代已经相当完备,街坊界限明确,形成专一功能的商贸休闲区域,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夜市的形成和繁盛......
-
〓 忘不了它燃烧我心口的感觉——我与前辈散文家的交谊
位于河南卢氏五里川的曹靖华故居曹靖华吴伯萧郭 风秦 牧 我因研究中国现当代散文之故,先后与曹靖华、吴伯萧等老一辈散文家有过文字之交。 “文革”结束后,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感觉在大学里要当好一名教师,除了教好书之外,还得学有专攻,著书立说,才能站得住大学讲台,于是,便在教学之余集中精力从事现当代散文研......
-
〓 别让读书成为“遗失的美好”
近日来,沪上众多高校掀起了一股“读书热”。上海师范大学向全校师生发出了“爱读书、读好书,营造书香校园”的倡议,上师大还推出了“读书歌”,歌中唱道:“崇尚读书,酷爱读书,日日读书,多多读书。持恒读书,博广读书,精读好书,读遍名书。善于读书,用脑读书,静心读书,幸福读书。”笔者所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面向全校大学生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