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吃鸡轶事
鸡与“吉”谐音,向来有吉祥、避邪、喜庆的象征意义。古人总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即头戴冠为文,足搏距为武,敌在前敢斗为勇,见食相呼为仁,守夜不失时为信。因而,鸡在红白喜事中常常扮演重要的民俗角色。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无鸡不成席”的食俗,宴席上的第一道菜必须是鸡,寓意“万事吉当头”。在台湾地区,新婚第三天,新郎家......
-
〓 帆影茗韵: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
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此件唐代茶具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码头遗址出土,由茶盏和盏托组合而成,胎质细密,釉色青翠,莹润欲滴。带托茶盏通体高6.6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6.6厘米。茶盏为敞口五曲荷花形,腹部弧形且压印五条棱线,圈足。盏托四边微微卷起,浅腹,圈足。茶盏与盏托相......
-
〓 看称谓,品《三国》
明公仔细读《三国演义》,会发现有很多人被称为明公。如第1回里刘备称刘焉,后来刘备归顺袁绍时也这么称呼过袁绍,曹操的谋士和张昭也这样称曹操和孙权,就连和曹操格格不入的陈宫临死前也说:“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明公是个什么东东呢?就字面而言,明公可解为贤明的......
-
〓 说文解“猴”:古文字中的猴子天地
今年是丙申猴年,猴子灵敏可爱、善解人意,虽然有时恶作剧、偷苞米,但也总令人忍俊不禁。在中国人心目中,最精彩的猴儿,肯定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最丑陋的猴儿,无过于今年春晚的吉祥物康康。而最古老的猴儿,恐怕要来自汉字中承载的悠久记忆了。甲骨文中的贪吃猴在甲骨文中,有一个“夒[náo]”字,字形或朝左,或朝右,怎么看都是一只活灵......
-
〓 “回鹘衣装回鹘马”——唐朝时尚穿胡服
唐代胡俑深目高鼻,浓髯卷发,或头戴尖顶帽,身穿开领衣,或手执胡瓶……以胡人形象为蓝本所烧造的陶俑被考古学家称为“胡俑”。近日在西安举行的“丝路胡人学术研讨会”上,国内50余名专家学者就胡俑的特点、胡俑所反映出的国际文化交流状况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唐代女子穿着胡人服饰是当时的一种流行时尚。唐代流行时尚......
-
〓 周代常服
首服周代男子二十岁开始头戴冠帽。当时的冠帽除帽箍形之外,还有平形、尖形、月牙形及中间突出而两边翻卷等式样。低而平的是普通人戴的,高而尖的是贵族阶层人士戴的。周代的妇女仍保持者辫发的发式。有将辫发绾成一个大髻,垂在脑后的;有将头发编成两个辫子搭在胸前的;也有在梳好发辫之后,另在辫梢上衔接一段假发,使其下垂至膝的。服装周代......
-
〓 曾沐春风说简繁——怀念周先慎先生
4月下旬,我问中文系办公室主任杨强兄,周先慎老师真的什么告别仪式也不搞吗?杨强说:周老师那性格你也知道,他说不搞,咱们就尊重他的遗愿吧。我在1983年入学北大前,对北大中文系在世的老师,就知道两个人。一个是王力,一个就是周先慎。至于王瑶、林庚、吴组缃、乐黛云、袁行霈、裘锡圭……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都未听说过。知道王力,......
-
〓 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
晨6点半起床,若是二三月的早春天气,此时成都的天空还在黑白交替中彷徨。悄悄一番洗漱,不惊扰家人的好梦。7点钟踩下通往航空港校区的油门,如果交通顺畅,我将在50分钟后驶达南校门。花6元钱在南区教工食堂吃一顿必定包含2个煎蛋的自助早餐,然后紧步走入明德楼或慧智楼的某一间教室,看一下时间8点15。同学们先是三三两两,然后扎堆......
-
〓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摘自《文学回忆录》
木心1950年,我23岁,正式投到福楼拜门下。之前,虽读过他全部的小说,还不够自称为他的学生——被称为老师不容易,能称为学生也不容易啊——小说家的困难,是他的思想言论不能在小说里表现出来的。我同福楼拜的接触,直到读他的书信才切身感受到福楼拜的教育。那年,我退还了杭州教师的聘书(当时还是聘书制),上莫干山。这是在听福楼拜......
-
〓 稼禾观尽灯火可亲——汪曾祺留给我们的文学启示
制图:蔡华伟20年前的5月16日,作家汪曾祺走了。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汪曾祺以“新来的老作家”身份,捡起中断了30多年的小说和散文创作,自清新脱俗的《受戒》始,贡献出一批风格独特、极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创造了为文坛瞩目的“汪曾祺现象”。而在他逝世之后的20年里,人们阅读汪曾祺的热情没有减少。他的作品一版再版,出......
-
〓 初读雷池(三)——舜与雷池
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活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所以炎帝、黄帝成为华夏族的祖先。相传,黄帝建造宫室、房屋,制作衣裳、发明舟车,还教人们挖井。黄帝之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助手仓颉发明了文字,助手伶伦编出了乐谱。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后人对华夏始祖黄......
-
〓 中华智汇·古代顶级灯具系列·玻璃罩灯:星落冰壶光火齐明
雨夜的灯光分外动人。唐代李商隐在《春雨》中写道:“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灯光照耀之处的雨丝,亮的像一团珠光宝气,可见诗人打的灯笼,应该有防水的灯罩。能够防水还透光的灯罩,也深藏着古人的智慧。在唐代,灯罩只能用油布或油帛制作。到了元代,谢宗可《泡灯》中却写到“焰吐兰膏映水晶,澄泓不动一沤轻。天星影落冰壶夜,神......
-
〓 魏晋名士们的LOGO
魏晋是名士辈出的年代。当时并没有名片之类的物件儿,名士们总不能在自己脑门儿上写上“我是名士”。那么,如何标志自己名士的身份呢?麈(zhǔ)尾麈尾外型上似羽扇又似拂尘,本是人们驱赶蚊虫,扫拂灰尘的器物。但在魏晋之时,它在名士们的手中变成了一种精神奢侈品,成为了一种名士专有,其他人等都不敢轻易使用的物件儿。在当时,由于名士......
-
〓 诗词赏鉴·自强不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曹操《龟虽寿》赏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这首乐府诗约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初。此时,他53岁,刚刚北征平定了辽西一带游牧民族乌桓的叛乱,消灭了袁绍军阀集团的残......
-
〓 《哈利·波特》与蛇的形象
【内容摘要】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蛇的形象被作者一再强调,并不断地以各种形式出现,而且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借助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哈利·波特》,可以发现蛇的形象的不断出现和作者对这一形象的描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显现,其中的形象设置具有其深刻的人文意义。【关键词】《哈利·波特》;蛇的形象;......
-
〓 刘邦及家人是否有名字?——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谈论汉代风云人物刘邦时说,刘邦小时候没读过书,他和父母都没有名字,他父亲叫刘大叔,母亲叫刘大妈,又说他小名叫刘季,即位后易名刘邦。他大哥、二哥分别叫刘伯即刘大、刘仲即刘二,而刘三则不见其人,刘邦叫刘季即刘小。笔者认为,易中天先生的此番言论不乏捕风捉影、主观臆测之说,不宜在央视上作这样的讲解......
-
〓 这些字竟然都与猴有关
在汉字为载体的生肖纪年中,猴年颇受青睐。从唐、宋开始,传统民俗便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比如常有画猴子骑在马背上,取言“马上封侯”的寓意;小猴骑在大猴背上,表示“辈辈封侯”;另在“九猴攀松”中,松代表永久,有长年长寿的意思。那么在庞大复杂的汉字系统中,哪些汉字与“猴”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呢?候“猴”字本......
-
〓 朱光潜:学问是精神生命的成长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加以有机化,这就是说,要使它像一朵花、一只鸟或是一个人,成为一种活的东西。做学问第一件要事是把知识系统化、有机化、个性化。这种工作的程序大要有两种。姑拿绘画来打比。治一种学问就比画一幅画。画一幅画,我们可以先粗枝大叶地画一个轮廓,然后把口鼻眉目等节目一件一件地画起,画完了,轮廓自然现出。比如学历史,......
-
〓 《孽海花》中傅彩云对传统风尘女子的颠覆
曾朴是一个热衷革命思潮的作家,他将《孽海花》写成一部历史小说,全面刻划中国从1870年直至民国前夕所经历的政治动荡。他不愿意采纳传统的叙事形式,更在刻划赛金花——故事中的傅彩云,表现其对这风尘女子形象的刻划上,故意对其传统作出颠覆和背叛。《孽海花》被鲁迅列为谴责小说,因其主要的着眼之处是为折射和批判危机深重的社会现实。......
-
〓 孔雀东南飞
在古代的水墨地图上,以青铜时代的东周王都洛阳为中心,东至齐鲁,西到关中,北抵燕赵,南达吴楚,四通八达,驿道相通。长于说辞的谋士,带着鱼肠剑,简朴的青衣,一骑绝尘,携着简书与符信,往来于诸侯国的城池之间,穿山岭,越栈道,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信书,赤红的朱印,五彩的羽翎,苍劲的笔法,宛如飞鸟白羽,翩跹飞舞,流星马飞蹄嘶哮。......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