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勇:怎样读《盐铁论》
汉武帝去世七年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汉廷召集前一年下诏察举的贤良、文学六十余人,以“问民所疾苦”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策论。汉代举贤良,一般都要皇帝亲自“受策察问”(《汉书·武帝纪》)。然而此时昭帝尚年幼,权力都在霍光手中。而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名义上主内而不主外,也不便出面。遂由当朝公卿田千秋、御史大夫桑......
-
〓 诗词赏鉴: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顾炎武《精卫》诗赏析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精卫,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山海经·北山经》说:“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淹死)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树枝)石(石片),以堙(填塞)于东海。”一只小鸟,有多......
-
〓 聂绀弩先生为什么没讲真话
《就“施耐庵之谜”访周梦庄先生》于2010-11-18 04:49:56贴出后,有博友感叹:“可叹!又是一笔糊涂账!周说将抄件交聂,而聂又说绝无此事,同行多人为证。时间过去不久都搞不清楚了,何况几百年前的事情!”问题其实并没有后人想象的复杂。早在见到周梦庄先生之前,我就相信这事情是真的了。1981年2月,我从南京跑到大......
-
〓 代表委员手记之欧阳中石:文化承传要“立德、立学、立言”
中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易经》中对“文”的解读是:“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解释“文”是划出来的痕迹,即纹路。《礼记》中有言“五色成文,而不乱”,展示出美好与繁荣。“化”是指向美好和谐变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一切,把古今中外的一切化成美好、和谐。 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需要承传。先承接,后传......
-
〓 佩兰祓禊,曲水流觞——被遗忘的上巳节
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艳阳高照,春风和煦。会稽(今绍兴)西南兰渚山上,兰亭。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连同好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围坐在兰溪之畔。欣赏着近处的茂林修竹,淙淙浅溪的幽静雅致,远眺四周崇山峻岭,耳闻微澜轻风,心中无比怡然爽快。书僮们将盛满酒的羽觞,轻轻地放入缓缓流动的溪水。羽觞停驻,即赋诗一首,......
-
〓 我国古代“羊”的名称考
在现代汉语中,不管是大羊小羊,还是公羊母羊,以至于白羊黑羊,都统统称为“羊”,只是“羊”字前面的修饰成分不同罢了。然而,在古汉语中,却因羊的性别、长相、颜色、大小等的不同,其名称也不一样。现列举如下,以供阅读古书时参考。【羝】公羊。《诗·大雅·生民》:“取羝以軷”。毛传:“羝羊,牡羊也。軷,道祭也。”《汉书·苏武传》:......
-
〓 羊年话羊俗
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
-
〓 古琴·和琴·玄琴:东亚的早期琴
琴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来讲,广义的琴指乐器分类上的奇特尔类弦乐器,狭义的琴多指不设琴柱,以指弹弦的乐器。本文中讨论的琴取狭义表现,仅限中国的古琴、日本的和琴以及朝鲜半岛的玄琴。关于早期的中国古琴,学人多从文献和音乐学的角度研究,较少考古学专文讨论。日本的古代和琴出土较多,讨论分类和变迁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水野正好......
-
〓 殷商发式
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形成、发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过程。人类发式到这一时期,已经从原始时期的披头散发,逐步演变到梳辫、挽髻的阶段。发式的妆饰品也随即出现。目前为数众多的出土文物足以说明这一切。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玉雕人形的垂髻。湖南长沙陈山大队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中描绘了梳椎髻的楚国妇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人,塑......
-
〓 原始服饰
原始服饰指出现在茹毛饮血的猿人时期,人们用兽皮和树叶保护身体,遮蔽烈日或御寒的服装,这是最原始服装的雏形。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在距今25000年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发掘出的骨针足以证明,北京山顶洞人时期正是中国服饰的起源期。那时的人们已会用骨针缝制兽皮的衣服,用兽牙、骨管、石珠等做成串......
-
〓 人才史话:孙吴立足靠人才
孙策为太史慈松绑 三国时期,孙吴能够发展成一支独立势力并在江南立足,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其人才政策。 孙吴的第二代首领孙策为人耿直豪爽,能够吸引和重用那些胸有大志、义气相投的人。孙策得到周瑜以后,周瑜向孙策推荐“江东二张”——彭城人张昭和广陵人张纮。孙策亲自登门请“二张”出山,并拜张昭为长史、张纮为参谋正议校尉......
-
〓 鸡黍之约
“鸡黍之约“又叫“鸡黍之交”。是古时八拜之交中的第四拜“元伯巨卿鸡黍之交”。典故原版出自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后来出现了许多版本。大意是:东汉明帝年间,有一个赶考的山东金乡举人范式(字巨卿),途中不幸染上重病,住进一家客店。恰巧,河南汝南县也有一个赶考的举人张劭(字元伯),与范式同宿一家店里。范式在张劭的精心照料下......
-
〓 中华智汇·古代顶级灯具系列·多枝灯:若乎火树百枝煌煌
图一图二多枝灯是将许多件单盏灯组合在一起的灯具。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西汉时已不罕见。有些多枝灯是用行灯形式插接的,如广西合浦风门岭西汉墓出土的四枝灯。而多数的多枝灯的灯盘是分层错落安置,点燃后灯火交相辉映,异常明亮。由于多枝灯的制作工艺复杂,起初灯盏的数量尚有限,如汉·刘歆在《西京杂记》中曾提到“青玉五枝灯”和“七枝......
-
〓 鸡的文化象征意义
很多动物,甚至植物,在人们眼中,已不是单纯的动物或植物,而赋寓了各自不同的丰富深刻的象征意义。作为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就更是如此了。例如虎的威武雄壮,牛的任劳任怨,猴的机灵活泼,狗的忠心勇敢,等等。同样,十二生肖中的鸡也有其独特深刻的象征意义。 因此,鸡的最显著的象征意义就是守信、准时。公鸡报晓,意味着天将明,再进一步......
-
〓 读俞樾《群经平议·周易》札记
俞樾(1821-1906)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得咸丰皇帝赏识,放河南学政。因“试题割裂经义”,被御史曹登庸参劾,罢官后遂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曾先后主讲苏州紫阳书院、杭州诂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菱湖龙湖书院、上海求志书院等。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
-
〓 抗美援朝文学作品今昔
发生在50年前的那场让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抗美援朝战争,即使对如今已届中年的人来说,大多也仅仅是从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中认知,而更多的年轻人,则是通过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了解到那场战争的。今天,面对已经解密的浩繁史料,我们将目光凝聚在产生了极大影响的作家和他们的文学作品上。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
-
〓 知味·丝绸之路·西域来的蔬菜瓜果
图为敦煌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一条主要通道。在汉唐长达110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这条道路上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展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生活模式的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版从本期开始开设“知......
-
〓 名人故居:黄炎培故居“内史第”——天地有正气
上海黄炎培故居一隅 雪 村绘去看黄炎培故居时,已近黄昏。这是上海浦东的郊外了。逼仄的小路,两旁小小商铺比肩,人流熙攘。对于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之诮的上海,这里算是“下只角”了吧,不料却隐着这样一个灵秀的所在——川沙镇兰芬堂74弄1号,一栋有来历的江南旧宅,暗沉沉地标出三个大字“内史第”。走进黑漆铜环的......
-
〓 聂政学琴刺韩王
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窬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置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
-
〓 晋商“天成西”老字号
一、蕴晋商之美,凝民族之魂自古晋人善商,山西人经商历史悠久。“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不能被人们遗忘的商路。依据“从来可大而不可久者,非良法也;能暂而不能常者,非美意也。”这也是晋商“天成西”老字号“先做人,后经商”高度完善的人格化秘诀,也是晋商文化一面历史的镜子。解放前,银川市八大商号中最大的商号就数“天成西”了。陆续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