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往常》──一首散佚的闻一多悼女诗
闻一多 搜集现代作家的佚作,不能放过那些刊名中含有“政治”、“经济”等字样的非文学类民国期刊。 《往常》一诗原载《政治家》(THE STATESMAN)半月刊1926年11月16日第1卷第13号,置于“文艺”栏目内,署名闻一多。《政治家》创刊于1925年,系上海国立政治大学学生刊物。这首诗未见收入《闻一多全......
-
〓 诗说节气: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暑者,热也。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今年小暑节气在公历7月7日。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一股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
〓 浅析《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代蔡婆婆死的原因
内容摘要:《窦娥冤》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是元杂剧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作品中窦娥的形象众说纷纭,但是,都能找到共同的东西,那就大凡对其有过或深或浅,或多或少地研究的有学之士都是建立在对窦娥形象高度赞扬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古今文学作品中其它女性形象的比较,得出了窦娥的高尚情操和可贵品质。本文只取窦娥形象中的一小部分,就其甘心......
-
〓 匪以玩物维以观德——谈谈苏东坡题砚“赠唐佐”
儋州东坡书院的主体建筑载酒堂上,悬挂着一块红底白字的牌额,上刻“海外奇踪”四个大字,为光绪二十四年儋州知事罗栋材所书,意为此乃海南一处奇特的古迹。作家、学者朱玉书将牌额顺手取来作为书名,记录苏东坡谪居海南事迹,其中一篇题为《琼岛珍物西蜀藏》的文章,记载了他“发现”东坡砚的经过。说1980年秋天,到四川参加全国苏轼研究学......
-
〓 春秋战国服饰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周代服饰的色彩可以彰显穿着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可知周代以正色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的周代,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遭到了破......
-
〓 说文谈史:蛇年说蛇
20多年前,购得黄永玉的《罐斋杂记》。这真是一本奇书,作者以数十条幽默风趣且寓意深刻的“动物短句”为其构架,然后分别配上水墨插图,令人百读不厌。这些水墨插图有漫画意味,造型简洁,神形俱佳,而且具有很浓烈的水墨韵致,非大手笔不可为。此中有一幅《蛇》,以浓墨画头、嘴、眼及蛇背,以淡墨画蛇信子及蛇腹,弯曲盘绕,从容前......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四
南朝乐府南北朝时代也像汉代一样,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的乐府机构,负责采集诗歌,配合音乐演唱。南朝乐府包括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乐府,现存诗约五百四十多首。南朝乐府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收集整理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之中,约五百多首,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大类,另外还有民间的祭歌——神弦曲。其中吴歌共三百二十六首......
-
〓 文学作品中的龙形象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个伟大的形象,它被中国的先民作为祖神加以敬奉,将其作为“图腾”,后人则自称为“龙的传人”,并引以自豪。长继不衰的文学主题龙的图像几乎无所不在,它飘展于旌旗之上,盘绕于廊柱之间,垂首于藻井之中……笔者根据《汉语大词典》统计,发现由龙字组成的词条就多达760个,由龙字构成的成语多达289个。在历代文学......
-
〓 九秩华章彩千秋伟业歌
——庆祝中国共产党九秩华诞妙联赏析
作者简介:钟胜天,湖南省桃源县农机局干部,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理事,常德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桃源县楹联家协会会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大庆之年。为回顾党的沧桑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抒发对党的无限深情,举国上下的联友们纷纷以最精巧的架构、最精美的文字,为我党九十周年华诞献上了一副副发自肺腑的喜庆......
-
〓 “无非时势造英雄”——蔡元培诗论拿破仑
蔡元培(1868—1940)上世纪20年代赴欧洲考察时,曾多次参观与拿破仑相关的战争遗迹和纪念馆。据其日记记载,1921年2月13日,蔡元培与驻比利时公使魏注东一起,在比利时参观了拿破仑战败地滑铁卢,观看了历史全景画《拿破仑·波拿巴》。半月后的28日,他在法国国家学会书记马松的陪同下,参观了该国拿破仑一世纪念馆......
-
〓 应该去发掘《西游记》的人生意义
内容提要:《西游记》一书蕴含着丰厚的人生意义。人生奋斗要受着来自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迫,孙悟空被压五行山正是这种压迫的形像写照。五行山与佛祖的真言分别是自然和社会的象征。最终作者为悟空安排了另外一条出路:情愿修行,修成正果。在历经了无数磨难后,“九九成真”,悟空终于完成了由“天下第一妖”到“斗战胜佛”的伟大历程。这正是这......
-
〓 鸡文化,你知道多少?
中国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在甘肃天水西山坪大地湾一期文化中,已经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家鸡,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发现鸡有多种药用价值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例如凤的形象来源于鸡。《太平御览》:“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
-
〓 有朋自远方来,长眠于此——利玛窦抵京四百年
利玛窦的这幅肖像于利氏去世后不久在北京由游文辉绘制,由金尼阁带回罗马,至今保存于耶稣会总部、罗马的ChinesadiGesu大教堂。利玛窦身穿儒官的绢服,金尼阁解释说乃是“中国的博士”的服饰。 利玛窦墓在二里沟车公庄路,今北京行政学院内,碑上刻字“耶稣会士利公之墓”。(摄影:武波) 《利玛窦传》,(日)平川弘著,刘岸......
-
〓 文化记忆:蛇年说蛇票
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蛇是受人们崇拜的形象,被称为“小龙”。神话中补天造人的女娲就是蛇身人面,许多传说故事中不乏“蛇郎”、“蛇女”的形象。在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有“蛇衔明珠以报恩”的记载,后民间视“蛇衔宝珠”为吉兆,并以此喻世人应积德行善、感恩知报。《白蛇传》中化成美女的蛇仙白素贞与许仙缔结下美好姻......
-
〓 马年话“马”联
《马年元日选编》:易爻蕃锡康侯马;隆礼恭迎节使骖。(上联文出《周易》,极难对!)红孩儿骑马游街;赤帝子斩蛇当道。(此为于谦八岁时衣红衣骑马,长者戏出上联,于应下联。值金蛇已去,铁马奔来,正好相应,一哂!)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九方皋。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蒙虎皮于马背,谓是班彪。(假岛,喻贾岛,唐代诗人。班彪,字叔......
-
〓 肖复兴:年灯
去年的大年夜,我家后面老爷子家的那盏年灯,在他家封闭阳台的落地窗前,照往年一样,又亮了起来。老爷子是位老北京,讲究老理儿。过年的时候,家里如有亲人还没有赶回来,要点亮这样一盏年灯,等候亲人的归来。什么时候亲人回来了,这盏年灯才可以熄灭。如果亲人一直都没有回家过年,这盏年灯每晚都要点亮,一直要等到正月十五,也就是年完全过......
-
〓 曲中人散琴犹在
1959年年初,著名古琴家查阜西先生应各方要求,编写了一部《古琴的常识和演奏》。这本小册子言简意赅地讲述了古琴的历史、结构、装置、音色、演奏常识等,书中附有手绘图若干。这部书只刻印了几十本,当时在小范围传播、使用,以致市面上重无出现过。半个多世纪后,这个小册子在陈梦家夫人赵萝葳的遗物中被发现,同时还发现有查先生当年为赵......
-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四
一、何谓理趣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无须多加分析即可看出:李白的《......
-
〓 咬定青山不放松——清·郑燮《竹石》诗赏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提起“郑板桥”,大家都不陌生。但“板桥”只是他的号,其名“燮”(xiè 音“谢”,义为调和、和谐),大多数读者就不一定知道了。他生活在清朝中期,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他是著名书画家,尤喜好并擅长画竹。这首七绝,便是他为自己画的一......
-
〓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显隐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三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显隐,实际上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所谓“隐”即隐晦曲折,指的是含蓄隐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所谓“显”,即显豁,指的是率直浅切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一般说来,中国的古典文论称誉含蓄手法者多,但也有许多作家刻意追求直白显豁的风格,甚至形成一些文学集团和风格流派,如中唐时代的新乐府诗派,宋代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