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林风华:万里丝路一卷出——旷世奇珍《蒙古山水地图》
气势宏伟的《蒙古山水地图》长卷(局部)《蒙古山水地图》中不乏细节,图中的“望星楼”,指的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兀鲁伯天文台”。《蒙古山水地图》卷首绘制的嘉峪关《蒙古山水地图》中的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麦加)《蒙古山水地图》中的黑楼城(今阿富汗赫拉特)从麦加至伊斯坦布尔的画卷已经丢失,该部分约占据全卷的四分之一。丝绸之路的终......
-
〓 民俗趣谈:端午话“防疫”
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明端阳景图 清 余樨“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五月初五的端午,是包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的节日。读古代端午诗词,也能欣赏到一幅幅与卫生防疫保健有关的风趣画面。“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读陆游《乙卯重五诗》,看到诗人......
-
〓 白云观“摸猴”习俗拾趣
白云观,在北京西便门外一里,其可追溯到唐朝的历史让它显得古朴幽深。这里是道教信众膜拜的圣地,是香客们祈福的场所。“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来白云观的人,谁都不忘去摸一摸那几只“著名的”小石猴。都说那是金猴、灵猴、神猴,能消灾祛病,保佑人们平安吉祥。还有种说法是“猴”与“侯”同音,摸了它,就可“马上封侯”等。最早,......
-
〓 中国围棋史话(十一):唐代以前的围棋州邑及品棋活动和棋官制度
围棋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正是这四者的结合,才使围棋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班固《弈旨》所谓“高下相推,人有等级,若孔氏之门,回赐相服”,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实际上已接触到围棋的竞技性问题,代表了当时一部分人对围棋竞技性的认识。但是,总的说来,在两汉时期和两汉以前,人们主要注重的是围棋的艺术性......
-
〓 文学作品中的蛇
蛇出现于文学作品,《诗经》中早见,如《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将梦中出现虺蛇作为生女的吉兆。《楚辞》中也有蛇的踪影,如屈原《天问》曾发出“雄虺九首,苏忽焉在”以及“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等问语,这些作品都不是专门写蛇的。晋人傅玄写过一首《灵蛇铭》,是专门咏蛇的作品:“嘉兹灵蛇,断而能续。飞不须翼,行不假足。......
-
〓 魏绍章与扬州清曲
作者简介:张风雷,亦名张凤雷。网名踏雪无迹。男。江苏省镇江市人,生于1967年6月。祖籍江苏丹徒。大学本科文化。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有3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名录,扬州清曲名列其中。说到扬州清曲,人们一定不会忘记一个名字:“魏绍章”。从2009年4月,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笔者有幸同魏......
-
〓 神理共契,政序相参——苏轼究竟看到了什么?(续前)
【前接3月24日的图文内容:公元1071年,苏轼莫非看到的是UFO】晚清吴友如的《赤焰腾空图》苏轼以诗歌的方式记载亲眼所见的“异象”,表达自己的不解。其实,古人用韵语的诗歌、散体的文章、绚烂的画笔,乃至坚利的石具刀具“书写”耳闻目见所思所想的未知世界,不在少数。(3千年至1万年前的贺兰山岩画)晚清时期,著名画家吴友如有......
-
〓 周代丧服
丧服,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中国古代丧服自周代已用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均取白色,并有五服制度。所谓五服,是指《仪礼·丧服》篇中所制定的五等丧服,由重至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每一等都对应有一定的居丧时间。死者的亲属根据与死者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而穿用不同规格的丧服,以示对死者的哀悼。斩衰,最重的一......
-
〓 马年马联赏趣
【作者简介】钟胜天,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理事 常德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桃源县楹联家协会会长桃源县农机局退休干部。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生肖排列为马,也称马年。有联曰:“金蟒穿云去;紫骝踏雪来。”值此马年即将来临之际,笔者特地精选数副马联如后,让我们伴随着越来越近的春天脚步,一起来欣赏即将到来的秀美春色,共同......
-
〓 “美好者”与“不祥之器”
近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见太史公在叙述了扁鹊、仓公二人的精彩传奇故事之后,作了这样的评论: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太史公结合自身的经历,愤然指出,扁鹊是因为拥有超绝的医术......
-
〓 汉字的祖先
阅读线装书多年,渐渐的就对古旧的文字写成遗留下来的善本,手抄本,札记,评点的刻本产生了一种感性的理解。明清的小说刻本,字的划痕依然清晰可见,用笔遒劲,散中有骨。酒楼闹市,街头里巷,杂耍卖唱都被记录在这里。浓郁的墨香,青涩的纸笔,淡淡的勾画,以及那朱红的妙笔点评都是带着一种古朴的神色。陈旧的刻本似乎依然保留着那个久远记忆......
-
〓 名家看两会之瞿振元:拔尖人才培养需制度支持
全国两会再次拉开帷幕,人才培养一如既往将成为会场上的热门话题,这让我想起今年2月25日《光明日报》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初见成效的报道。这篇报道令我十分振奋。 “拔尖计划”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教改计划,2009年开始实施,它聚焦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基......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诗赏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题“使至塞上”,意即出使到达边塞。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时年36岁、在朝中任右拾遗的王维,被派往河西节度使(管辖今甘肃及河西走廊地区)军中任监察御史。这首五言律诗即其初到河西时所作。首尾二联为散句,纪事。“单车......
-
〓 节气·物候·秋分:秋高气爽昼夜平分
八月中气秋分,一般在公历9月22日前后,古语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各地(两极除外)都是昼夜平分。今年秋分交节时刻为9月23日16时21分。秋分节气,不但北方,连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开始进入秋天,暑热迅速消退。所谓“阴阳相半也,”是指秋分时节天地之气阴盛......
-
〓 国学漫谈:美与光
光,与神圣和美密切相关。它曾现身于各宗教经典。佛典中光常与智慧、恩慈有关,遍照世界,广大如海;《旧约》以光来形容上帝及其拯救,开篇就是在一片虚空混沌中,上帝首先创造了光本身;《古兰经》中,光作为对神的修辞、并作为神的创造和显现。古希腊神话里,光明之神阿波罗是太阳的人格化,也司掌青春、文艺诸事,他在后世艺术中的造......
-
〓 名人故居:艾芜故居——洁净的蓝色记忆
艾芜故居一隅 潘文伟绘艾芜原名汤道耕,出生于清末甲辰年己巳月丁卯日(1904年)、四川新繁清流场翠云村。名之所以为“道耕”,按艾芜家从湖南宝庆府武冈州转抄来的汤氏族谱韵文“道继宽仁著,功昭勇智闻”句,艾芜的辈数排行就是此句头一个“道”,属道字辈,再加艾芜历代祖先从事农耕,便取了“耕”,遂成他本名。现在报纸说艾芜名字......
-
〓 秦始皇两度南巡云梦的因果关系
云梦境内有禁苑,有驰道,秦始皇来过云梦,这都是睡虎地和龙岗秦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把这些历史信息与历史文献结合起来考察,发现云梦不仅有皇家禁苑,而且有云梦行宫;不仅有驰道,而且有两条驰道在云梦交会;秦始皇不仅来过云梦,并且来过两次,还在云梦办了一件大事。睡虎地出土的《编年记》载:“廿八年,今过安陆”。“今”,是秦朝时......
-
〓 评《宋子道学思想之研究》
赵锺业教授的论文《宋子道学思想之研究》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论文首先对宋子(时烈)的家教、师承背景作了简明的介绍,这对把握宋子“道学”思想的渊源和特点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当论文第五部分论及宋子论道学以朱子为中国道学之集大成者,以栗谷为朝鲜道学之集大成者,读者毫无突兀之感。论文引述宋子之言后指出,宋子论道学强调不离德......
-
〓 光明论坛·温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道阻且长”出自《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逆流而上追寻佳人,道路艰险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觅,佳人似在水中......
-
〓 加快建设“中华文化素材库”
“羌族文化数字化成果”展示现场 CFP68岁的哈萨克族老人努尔克孜尔退休后自发抢救哈萨克文化,把歌曲、雕塑、绘画等作品收集起来,请学生帮忙输入电脑,进行永久保存。 CFP链接内容 核心提示 文化消费的数字化,“倒逼”处于上游的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实现数字化。 “中华文化素材库”忠实于本体,具有本源性、......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