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越剧诠释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越剧用独特的中国手法,诠释梁祝、诠释爱情、诠释真善美。戏台上的梦走进现实,走进生活,与人们心中的梦相通。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忆,最忆是越剧。9月5日晚,在杭州西湖举办的G20峰会文艺晚会上,越剧以地方戏曲小家碧玉的身姿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大雅之美,征服了无数观众。在晚会第三篇章《美丽的爱情传说》......
-
〓 赵丽宏:汉水映诗魂
此刻,身在万顷碧波之中。周围,是滔滔无边的流水,远方,城墙、楼房和逶迤的青山似乎正在水面浮动,仰望,是浩瀚的白云蓝天,一群鹭鸟正从云间飞过……我在襄阳,我在游泳。汉江展开宽广的怀抱,把我托举在她雄浑而清凉的波涛之上。在江河里游泳,还是遥远的青年时代的事情。这次到襄阳,我惊喜地发现,流经这个千年古城的汉江,如一条浅绿色的......
-
〓 世说心语:还是喜欢传统的拜年
拜年喽!——多么熟悉、温馨、悦耳、响亮的声音,它储藏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里,年年都是最温暖最动听的祝福。拜年是春节重要的礼节和内容。正月初一清晨,天空刚刚放亮,拜年“大军”便身着新衣,欢快地从各家各户涌出。一声声“拜年喽”此起彼伏,回响在几乎每条街道,每座村庄,每个小巷。“恭喜发财”“身体安康”“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 宋:一个站在近代门槛上的王朝——摘自吴钩著《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知识产权篇》:宋人雕印发行的图书“牌记”选。《富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从画家笔下,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汴京的繁华与宋代社会的富庶。《相亲篇》: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孙羊正店门口有一对举止亲热的小夫妻。证券交易所篇《清明上河图》仇英摹本上的金银铺。宋代的金银铺,通常也是交引铺,“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每......
-
〓 《寄青霞馆弈选续编》成书时间辨疑
《寄青霞馆弈选》和《寄青霞馆弈选续编》两部丛谱,是清末棋谱编印家王存善的大著,共收入清代对局848 局,黄龙士、施定庵、范西屏自拟谱76 局,日本、琉球古棋37局,被公推为集清代棋手对局大成的代表作。然而,两书的成书时间俱在光绪丁酉年。一年之中赶出两部卷帙浩繁的丛谱,到底有无可能呢?正编跋文《寄青霞馆弈选》及《续编》成......
-
〓 帽子、辫子与传统在血腥中形成
古往今来,以易服饰等来表示改革决心或统治象征之意向不乏例,中国就有“胡服骑射”、满清强令汉族男子蓄辫;俄罗斯彼得大帝改革时也曾改服装,为改变俄罗斯人留大胡子的传统以向欧洲人看齐甚至征收“胡须税”;日本明治维新也曾推广欧式礼服,并设有专门机构教授官员欧洲礼仪……现在,有人认为这些纯属大可不必的“形式主义”;有人却认为这是......
-
〓 紫竹斋诗话:投诗多是觅知音
任伯年绘《贾舍人驴背敲诗图》 唐诗东传久矣。唐开成三年(838),白居易等人诗集传入东瀛,迅驰风靡,吟诵、仿作,甚至以白诗廷试取才,一时多少知音。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高仓天皇喜诵唐诗,尤爱白居易诗。因他平素闲暇吟诗散步,最留心庭院的春花秋叶,又特别关照“春不扫残花,秋不燃落叶”,故庭院纵花残叶落,积路盈阶,护卫也不......
-
〓 中华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
中华文化能否跨越障碍迈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产品卖出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近年来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有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场,往往会有这样的尴尬:“走出去”因语言和文化障碍停留在表面,深度介绍中国历史、正面展现中国现状的产品少之又少;以外国人......
-
〓 诗说节气: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意味着下雪的次数增多,雪量增大,天气更加寒冷。“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这首《夜雪》,道出了大雪的特征。 雪是晶莹的天使,雪是冬天的象征。朔风紧起,阴霾的天空下,起先是细小的雪籽籽,继而转为细屑般......
-
〓 王小谟:一路追求回忆大学,寄语青年
王小谟 大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上大学的经历,也有些小故事。 十二三岁时,我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京剧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我特别喜欢,高中时就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没钱进戏院,我就从收音机里听电波里流出来的“咿……呀……呀”的节韵。那时,我特别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机,但家里......
-
〓 为故宫限流点赞
6月13日,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故宫博物院试行限流8万人次并采取实名制售票,很好地诠释了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 “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主题。 目前,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空前繁荣,但一些世界遗产地由于一年之中游客量分布不均,面临巨大压力。遗产地游客超载问题,最近几年愈演愈烈。以故宫为例,观众数量十年间从20......
-
〓 大学之道
内容提要:大学之道讲大人生的经营和管理。经营的目标是至善,管理的范围有三:一、独立世界的生命;二、血缘关系的生命;三、公共空间的生命。对于生命的经营和管理,离不开个人的修身。修身,是在独立世界的生命中每个人应有的严肃,此乃人的心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人需要担当起这样的心性,也就是明明德。在明明德之后的亲民,使我们从独......
-
〓 艺坛走笔:中国人的书法情结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毛笔,负载起了千年的历史重托,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宣纸上留下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变幻无穷,点线的奇妙组合,使得空间形式无限扩展。它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一部中国书法史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绵延不绝,博大精深。从殷商开始,书法历经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流、隋唐......
-
〓 时事点评:“十大流行语”为啥能流行
12月15日,《咬文嚼字》发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等上榜;而一些使用频率更高的流行语,比如“然并卵”“重要的事说三遍”“城会玩”却落选。2008年以来,《咬文嚼字》每年都会发布十大流行语,但一些流行广、使用频率高的流行......
-
〓 江汉汤汤华夏悠长——从“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看先秦文化的演变
战国晚期·青铜编钟,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战国早期·排箫,一九七八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商代晚期·“大(天)兽御”青铜尊,一九六五年汉阳沙帽山出土。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剑,一九六五年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战国早期·青铜鹿角立鹤,一九七八年随州擂鼓墩一号墓出土。“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
〓 论语绎读·理想人格的塑造:《论语·公冶长》释义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他人是自己的镜子,自己可以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优点或缺点,提醒自己坚持对的,警示自己避免错的。故老子有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中国古代,品题人物、评......
-
〓 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楹联、诗词作品选登
楹联部分 悼冤魂,恨日寇猖狂,我族积弱; 铭国耻,欣中华复兴,吾辈图强。 (陕西 马盈) 血浸秦淮,火吞宁邑,兽行已激人神愤; 还原历史,敲响警钟,劲势方存家国安。(河南 张项学) 金陵响警钟,声声振耳,祭卅万亡灵,莫再坑前空拭泪; 历史遗棱镜,面面揪心,对百年屈辱,宜从蹄......
-
〓 鸡犬升天
这是个经典的成语故事。故事版本有七个之多。据说其中几个故事的发生地都留有遗迹。在此说两个出处。《成语词典》的注释是:晋代葛洪《神仙传》中记述的汉代淮南王刘安着迷修道炼丹,后来他吃了所炼的仙丹后,就在大白天升天而去。他临去时,将剩余的仙药放在庭院中,鸡和狗也吃了,都升上了天。因而“鸡在天上鸣,狗在云中叫”,谓之“一人得道......
-
〓 乌夜啼
《乌夜啼》,是南朝乐府清商乐亦名清乐中西曲民歌之一,应属六朝遗声。唐李白咏乌夜啼诗“黄云城边乌鹊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按诗陈叙,《乌夜啼》为闺中织妇怀念阔别良人,空房独宿,充满离愁别恨的民歌。而《神奇秘谱》的编撰者朱权,在此曲序言中虽载录《唐书·音乐志》传......
-
〓 一代红楼千年梦——品味红楼哲学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从没遇到过像现在这样旺的人气,现实中研究红楼的人何止千千万万,各种学说纷纭复杂,但这并不妨碍研究红楼的人前仆后继。红楼梦究竟何处吸引人,曹雪芹到底有什么魅力,他到底要通过红楼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一种怎样的思想确实值得深入探讨。我们要研读一部作品并不是要去研究它的每一个字,也不是研究它的每一段文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