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平原:战时中国大学的风采与气象
作者近照 资料图片图为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在路上 资料图片 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抗战时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外国语文学系教授,晚年曾撰《昆明往事》,开篇便是:“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地方?’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是昆明。’如果他继续问下去,‘在什么地方你的生活最苦,回想......
-
〓 师旷制止亡国之音
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
-
〓 文化评析:走红的余秀华能否让诗歌火起来
近期,一位叫余秀华的诗人,因为《诗刊》微信公众号的推荐在自媒体上走红,并迅速延伸到了公共媒体,一夜之间,网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诗歌爱好者。有关余秀华的话题,已经跃出了诗歌这一场域,发酵成一个公共事件。 但是,众多媒体在热烈评价余秀华的时候,给她戴上的桂冠却并不是“诗人”,而是“农民诗人”,甚至不顾社会伦理规......
-
〓 图说中国画马史
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和强盛富有的象征。龙马精神,则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精神。我国画马史上名家辈出,他们或注意实际观察,将马的种种形态精确地描绘出来;或不满足于形似,力求画出马的精神,以达到以马抒怀、以马寄情的目的。无论重写实还是通过画马来画人,古代画家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画马这门艺术表现出真正的中国气......
-
〓 张书岩:输入法不能代替汉字书写
我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体量庞大、一般人不容易获得的古籍;现在,连《四库全书》都有了电子版本,查阅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对于保存、更新非常有利。可见,信息化时代的文字记录方式对于汉字文化的传承,是利大于弊。 由于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却无法正确书写汉字的具体部首和结构。因此,在享受数字......
-
〓 节气·物候·霜降:叶落草枯 秋晚凝霜
霜降为九月中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23—24日,这时太阳位于黄经210°。今年霜降交节时刻是10月24日1时47分。中国北方到了霜降时节,夜里散热很快,温度会降到0摄氏度以下,于是圆润的露水改凝成六角形的霜花,形成入冬前的初霜景象。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所以就把初霜时的节气取名“霜降”,其实......
-
〓 网络用语也要追求真善美
CFP 生活中,大多数人希望用优美的格调和语汇表达真实的事项。这种意象延伸到网络空间,也要求网民真实美好地表达价值取向和心理趋向。网络用语蕴含着网民要表达的基本信息和内心视像,“人品”与“文品”同鉴,“人风”与“文风”共存,“人格”与“文格”互映。就社会效应看,不同的网络用语,朴素也好,艳丽也罢,只要能够表达真善......
-
〓 碧罗团扇自障羞
今天,假如谁来推介“瞧郎扇”,相信很多女孩仅仅因为这个逗人遐想的俏丽名称就会欣然甩银子。 所谓瞧郎扇呢,就是用半透明的轻薄纱罗糊面的扇,是明清人对于这类纱扇的传神叫法。康熙时人刘廷玑《在园杂志》中便言道:“更有以各色漏地纱为面,可以隔扇窥人者,曰‘瞧郎扇’。”一旦以薄纱做扇面,那么持扇的女性把扇子挡在面前......
-
〓 探寻“羊文化”溯源:中华文化中有哪些“羊基因”?
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时起就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最新考古发现,距今大约8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以及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已出现了陶羊……可以说,“羊的基因”几乎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羊”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龙”......
-
〓 略说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简练的原由
一些比较喜欢古文的朋友,就文言文和白话文来说,也许时常有这种感觉,觉得文言文在表达上更精炼,比如一段意思,用文言文很简短的几句就说完了,换成白话却要扩展成一大段几倍于文言文的文字数量。现简短谈一谈造成两者之间繁简状况的原因。如果从语言文字表达意义的精简程度而言,拿古代汉语(也就是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也就是白话文)做比较......
-
〓 少昊弄音传神话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摘自《国学宝典》)天上有位聪明美丽的仙女叫皇娥。她每天在天宫中用七彩天丝织布,常常驻织到深夜也不知疲倦。有时为了轻松一下,她便乘着木筏,荡漾在浩瀚的银河中自娱。这一天,皇娥又乘木......
-
〓 “打狗”“打猫”有缘由台湾地名背后的故事
台北宁夏路台铁十分车站牌台北宁波西街近日,台湾媒体报道大陆游客对台湾一些地名非常不理解,比如高雄旧名为打狗,嘉义民雄乡旧名打猫,“打狗打猫都是地名,接下来不会有打老鼠吧?”报道称有大陆游客开始深究台湾地名,“他们会在网上讨论恒春、垦丁、鹿港这些地名的由来,甚至有人搭台铁火车,细数从北到南各车站名称。”的确,地名包含着丰......
-
〓 马的趣话
玉马在十二生肖中行七名神风,是民间敬奉的一种瑞兽。此幅剪纸在辽阔的草原上,依山傍水,初升的太阳照耀着玉马神风。草原、玉泉、耕田代表着物阜年丰。张晓林作 癸巳蛇年将尽,甲午马年莅临。此时此刻,不禁又唤起国人对骏马骐骥的眷恋之情。 马是人类挚友,它自远古走来。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即有“马”字;《诗经·周南·汉广......
-
〓 文艺观察·重视古籍研究与应用:古籍“普及版”重在质量
漫画 徐鹏飞儿童古籍普及出版市场看起来热闹、红火,但质量堪忧;而以成年读者为受众的古籍出版则连表面的热闹都没有,显得极端冷清。这一现状令人担忧,亟待改善当下已越来越没有人愿意沉下心来认真校勘整理古籍,这个危机当然值得关注。同时,中国的典籍虽然浩如烟海,但整个社会阅读古籍的风气却令人担忧。这些年,古籍整理和出版的速......
-
〓 博物馆“文创”需突破自身局限
故宫朝珠耳机、马王堆养生枕……最近几年,故宫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等博物馆文创产品令人眼前一亮,甚至掀起了一股文创产品“萌萌哒”热潮。博物馆文创产品对提升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把“博物馆带回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纵观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种单一匮乏、质量粗制滥造等问题仍然存在。相比台北故宫博物院文......
-
〓 回归“安坐”之本义和“底座”之引申义——再论“床”字
“且题数行书所见,郢书燕说存其疑。”近日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从生活习俗和语言的社会性再论唐诗的“床”》的论文,作者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嘲笑好多人对“床”字的解释是“郢书燕说”或“辽东白豕”。其言下之意无非是说时人穿凿附会、少见多怪而已,却用了如此冷避的典故成语;那样行文的目的也无非是多写几个字,多附几句注释,显得自己学问多......
-
〓 佛经中的猴子故事
笨猴救月从前,有一群猴子住在森林中,森林的附近有一口井。有一天晚上,一只猴子跑到井边去游玩,无意中向井里张望,发现井中有月亮的倒影,愚笨的猴子以为月亮掉到了水中,于是飞快地跑回森林中,通知猴王说:“我看见了月亮掉到井里面去了,我们应该将它救出来,把它放到天上去”其他的猴子听到了纷纷说:“我赞成!我赞成!”于是猴王便带着......
-
〓 中华传统节日:循天时 重人伦
节日不同于一般假日,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因而有民族性。中华传统节日是活态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也体现在传统节日之中。新世纪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共七大节日被写入了中央文件。可以说,我们复建了中华传统节日体系的大框架,并恢复显现了这个体系的特色,即......
-
〓 良宵引
古琴曲《良宵引》是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是古琴初学者经常采用的入门琴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松弦馆琴谱》(1614),此书是虞山派的代表琴著,为《四库全书》所收唯一的明代琴谱,在古琴界颇有影响。该曲自隋代问世,于明代盛行至今,一直深受琴家的赞赏和重视,并收录在《大还阁琴谱》、《天闻阁琴谱》、《自远堂琴谱》、《五知斋琴谱......
-
〓 蛇年蛇趣
龙抖雄姿归大海,蛇含瑞气报年华。蛇年的到来,激起了人们对蛇的兴趣。聊天中讲蛇,短信里写蛇,还有人到动物园里看蛇。各大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与蛇有关的文化年货。蛇联、蛇画、吉祥蛇、卡通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世界上的蛇,多达3000余种。大的长十几米,小的只有十几厘米。有的有毒,有的无害。有的栖息在陆地上,有的潜伏在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