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动漫中国风,绵绵用力久为功
近日,动画片《少年师爷》第九部《公祭大禹》和第十部《大禹盛典》登陆央视少儿频道。与2010年推出的首部《少年师爷》一样,“小师爷”新篇依然是纯正绍兴味、浓郁中国风。而与2010年的中国动漫业不一样的是,以现象级的《大圣归来》等为代表,中国风动漫今天已是蔚为壮观。动漫中国风,其来有自。手工绘画《大闹天宫》、水墨动画《小蝌......
-
〓 妙招解春困
“春眠不觉晓,哈欠上门找。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其实,古人也被春困所扰。唐代李涉《题鹤林寺僧舍》有云:“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唐人王建在《宫词一百首》中写道:“春来睡困不梳头,懒逐君王苑北游。”王安石在《夜直》中也说:“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那么,古人用哪些办法来缓解春困呢?一是饮茶。北宋秦......
-
〓 充满吉祥色彩的“鸡”火花
鸡作为吉祥的象征,在各个时代的火花中频频现身。如隆顺洋行的“鸡标为记”、玉波监造的“金鸡为记”、利华公司的“鸡牌”、佛山巧明厂的“双鸡”、同孚泰的“英雄独立”、澳门大光的“双鸡”、东山公司的“鸡唛”、上海明翔厂的“鸡球”(左图)以及无厂名的“竞鸡为记”“一鸡四利”等,皆图案生动、姿态各异、寓意吉祥。在各类以鸡为主题或主......
-
〓 高山流水
古琴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传说春秋时期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关于这个故事的记述,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
-
〓 集邮撷趣:邮票上的全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运动会》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运动会》纪念邮票8月27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市举行,开幕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纪念邮票,全套2枚,同时发行此套邮票小全张。两枚邮票展现了以本届全运会吉祥物“津娃”为主要形象的运动项目。“津娃”的造型来自天津杨柳青年画,活泼可爱,突......
-
〓 “子见南子”三说
身为圣人的孔子和一位名声不怎么好的妇人相见,无论如何都是件特异之事。所以朱熹告诫学生:“此是圣人出格事,而今莫要理会它。”(《朱子语类》卷三十三)意思圣人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言行,不要老纠缠于这件事。他在这样告诫学生时,就已经表现出作为儒家宗师特有的焦虑:为什么人们总喜欢纠缠此事?与西方比,中国古代文化素有“非性”特质,......
-
〓 周作人的挽联
对联诸品种中,至为难作者当属挽联。括死者行径、生者哀伤于区区两行,已是难为;况死生之大,死者为尊,若不欲一味谀颂,而于数十百字之中或暗寓褒贬,或指涉时局,则难上加难。到得现代,白话文起,挽联一道,已显式微之象,然余绪犹存,依然不乏名手。周作人即为其中之一。周氏晚年著《知堂回想录》,于一生所写挽联,间有记录,自然......
-
〓 保护历史街区,留住文化根脉
历史街区保护应当慎之又慎,不轻言开发,不急于改造,尤其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让商业开发和文化旅游喧宾夺主,也不能一切唯打造特色文化名片或申遗马首是瞻。 近些天,有关什刹海改造的消息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出面澄清,但人们心里的石头并没有就此落地。一则“误读”出来的消息反响如此之大,一方面体......
-
〓 陈桥兵变——改变国家民族性格的军事政变
一次看似普通的军事政变,一次看似寻常的改朝换代,一个没有流血的朝代更迭,其中却蕴含着改变了中国国家民族性格的因素,历史就是这样,在无形中、在人们不经意间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转变。以至于这样的转变影响了以后的时代发展和民族进步。(一)还原历史“陈桥兵变”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历史事件了,它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
-
〓 人民时评:如何为中医药盖上“中国印”
中医药宝库的开发利用,不只是加盖“防盗水印”、撑开法律“保护伞”,更要放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地位加以布局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奖,令公众重新审视土生土长的中医药。8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三部门举办的相关座谈会上,“青蒿素源于中医,中医药是中国最具原始创新的科技资源”,成为与会专家谈论最多的主题。屠呦呦说,“青蒿素是......
-
〓 吉金乐石:“大唐中兴颂”原碑何处
大概在1963年,金石学家孟宪章买了一本“大唐中兴颂”碑帖。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故宫里藏有一本罗振玉献给宣统皇帝的“大唐中兴颂”,这一本曾出版过,也展览过。但有趣的是,孟宪章手中的“中兴颂”与故宫收藏的这本“中兴颂”有所不同——字体结构差别很大,与孟宪章早年收藏的临川李氏本(《大唐中兴颂》的一种版本——编......
-
〓 历阳书事七十四韵并引[1]注释
长庆四年八月,余自夔州转历阳[2]。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友人崔敦诗罢丞相,镇宛陵[3],缄书来抵曰:“必我覩而之藩,不十日饮,不置子[4]。”故余自池州道宛陵,如其素[5]。敦诗出祖于敬亭祠下。由姑孰西渡江,乃吾圉也[6]。至则考图经,参见事,为之诗,俟采之夜讽者[7]。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8]。霸......
-
〓 京城图记:公主坟琐记(上)
北京城市历史上叫“公主坟”地名的地方多,北京城市地名至今还保留着叫“公主坟”的地方也多。 现在北京市仍叫“公主坟”的地名至少还有10多处。紧邻望京居民住宅区东侧的“北公主坟村”,因村内原有清和婉公主墓,故名公主坟,后为区别于南邻的位于静安东里附近的公主坟,遂更名为北公主坟。现今的朝阳区草房村,原名也叫“公......
-
〓 史海钩沉:孙中山铜像竞赛与中国雕刻学会的成立
20世纪初期,对于雕塑这个词,人们还很陌生,直到上海租界的公共空间树立起西方人的纪念像,民众才渐有了解。受西洋风尚的影响,一些地方也开始建造雕塑来纪念有丰功伟绩的人。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全国各地陆续建起孙中山像用以缅怀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但各地建造的孙中山像,着装、大小、形象皆不统一。作为孙中山的家属,当......
-
〓 “化礼成俗”,让道德回归生活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道德建设史,并保持了两千多年德治历史,存留了丰富的道德建设理念和方式方法,富有智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在这些道德建设的智慧中,最基本的一点是“化礼成俗”,即让道德回归生活,将道德的基本要求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方式,也就是道德生活化。当道德成为生活方式,道德行为成为理所当然,道德......
-
〓 文论经纬·王蒙:旧邦维新的文化自信
编者按:近代以来,中国这个5000年文明古国,遭遇了“走向世界的挫折”,深陷过文化自卑。但中华儿女硬是在苦难中奋起拼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使今日之中国站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起点上,也使我们更有理由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更加坚定我们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意味着我......
-
〓 陈湘涛:著书翻恨古人多
《随园诗话》里记了这样一则趣事:袁枚先生偶见一寒士,衣敝履穿,几上有诗稿云:“此事未知何日了,著书翻恨古人多。”袁枚先生惊问其姓名,回答说“丁珠,怀宁人,访亲不遇,流落于此。”袁枚先生小有馈赠,劝其攻诗。 这个丁珠真是诗痴,穷困落魄,仍不忘写诗。不恨食无肉、出无车,偏偏恨古人太多,挤压了自己的创作空间。 ......
-
〓 中华门的回声——南京大屠杀祭
1937年12月13日,一个被无数人淡忘、又被无数人铭记的日子。南京的沦陷,让我们痛失的不仅是30万鲜活的生命,更是民族最后的尊严。昭昭前事,惕惕后人。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在此,我们缅怀无辜的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
-
〓 风流“一枝”皆诗话
也许,“一”的哲学命题来自老、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这个“一”是无穷的大,指无所不有、包容一切。而庄子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这个“一”则是细微的小,谓仅此而已,比喻欲望有限,极易满足。庄子本意是:山雀在深林筑巢,所栖不过一枝;老鼠在河中饮......
-
〓 蒲松龄:老大徒伤悲,何人解怜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四语可道破今古之人情交往的共通实质。别以为只是近三十年来的人们才喜欢追名逐利,古时打扮得高巾峨冠的,也大多是名利场中出入的人物。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清初的蒲松龄先生。蒲松龄,生平自不待详,但一辈子穷困潦倒。晚年他存有诗作,“与君共洒穷途泪,世上何人解怜才”,“自分穷愁惟我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