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亡国之君与情智两商
俗人虑温饱,义士忧天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天下可忧之事,莫过于亡国事大,最忧亡国大事者,当为亡国之君,亡国之忧实在是对亡国之君才情的大考验、大比拼。“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后主李煜,其词风无论是前期的温婉猗丽,还是后期“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的悲情凄凉,用当下的标准评说,李煜无疑是个善解风情......
-
〓 不阅读的中国人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卫生间。座位离那里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
-
〓 黄遵宪撰写《朝鲜策略》的缘起
在黄遵宪的平生著作中,最少为国人所知,而在域外影响最大的,应推《朝鲜策略》。单是其在国内难得一见,却分别收入了1950年出版的《日本外交文书》第十三卷与1958年刊行的“韩国史料丛书”第九种《修信使记录》中,即可见一斑。而凡是研究近代东亚史的学者,其实都无法漠视此文的存在。在韩国研究界,它更是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最多的关注......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是汇聚智慧的灯塔
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的先哲们就把“爱智慧”视为最为根本的价值和原则,站在了人类探求真理的顶端。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把这个价值和原则归结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从而开启了大学使命和大学追求的先声。人类探求真理的过程,由“知识”而“智慧”,由“智慧”而“创新”,这个由“求知”到“创新”的过程,精确......
-
〓 抗战,一封历史写给今人的长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69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当晨曦再次普照中华大地时,中国近代史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 无数人以无数......
-
〓 闲书闲话
一赵翼这个名字如今被人提及,主要是因其史学家身份,所著《廿二史劄记》《陔余丛考》等,都是治史者必读之书。作为清代诗人,赵翼不能跟王士禛、朱彝尊一类人物比肩,但也算颇有特色的一家,他主张“性灵”,与袁枚、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这部《瓯北集》大率汇集其一生创作,收诗四千八百余首,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写得如此之......
-
〓 光明时评:状元“讨价还价”,大学应有耐心
大学应有足够的耐心,不必排斥状元讨价还价;状元们也不能恃分而骄,忘却讨价还价的最终目的还是求学。 北大招生工作日前结束,该校招办负责人表示,今年少数高考状元利用高分索要巨额奖学金被拒。北大欢迎高考状元报考,但绝不会为争取他们选择北大而讨价还价。对此,有观点盛赞北大傲骨,厉责部分状元功利。 北大不以招......
-
〓 任飞帆:童年的印记
4月6日,76岁的漫画艺术家马克宣辞别了这个他嬉笑怒骂爱恋着的世界。这位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曾参与《大闹天宫》《山水情》《三个和尚》等优秀动画创作,以幽默的艺术培育了几代观众。作为一名85后,我对他的怀念,不仅仅是因为他对中国动画的卓越贡献,更是希望藉此怀念自己已经逝去的美好童年。虽然时间久远,但童年观看的动画片......
-
〓 金台论道:读书趁年轻
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贵阳举办,为读者带来了馥郁书香。参加“读者大会”,置身“享受阅读”的浓郁氛围,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读书经历。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文盲,那个时候家里穷,一本藏书也没有。特别是,我的小学、中学时代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打倒“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一个经常停课闹革命、......
-
〓 校训的故事·忆述·禚玉群:站着的校训
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期间都在英国,如今回到清华并在热能工程系任教10多年。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八字校训一直在我求学和执教之路上激励着我。如果说清华校训是刻在石碑上的静态文字,那么老清华人展现出来的品格和风骨则是站着的校训,栩栩如生,对我影响至深。 清华校训出自《周......
-
〓 名人眼里水仙花
隆冬时节,在居室摆上一盆水仙花,幽香四溢,赏心悦目。 篆刻大师吴昌硕,喜欢以水仙为题赋诗作画,用笔苍劲老辣,透着几分金石气息。题诗云:“水仙洁成癖,石头牢不朽。落落岁寒侣,参我即三友。谪仙何耐烦,邀月更携酒。”画家将自己和水仙花、石头称为“三友”,当成人生知己。 鲁迅对水仙也情有独钟。少年时候,他曾......
-
〓 连线评论员:光大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对话人: 姜 赟 本报评论员 田东江 南方日报评论员姜赟:年后上班,同事们不免聊起家乡年俗。对于保有特色年俗的地方,大家总是抱以羡慕的眼光。不知广州过年有什么特色的年俗?田东江:“广州过年,羊城看花。”如果问广州过年最显著的特色是什么,相信对广州稍有了解的人们都会脱口而出:花市。可以说,花市是广州传承得最好的一项民俗。......
-
〓 浅谈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
今年重阳节期间,重读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心绪起伏,感慨万千。自己熟读毛泽东这首词己有五十多年,五十年来,可以说常读常新,愈读愈深,它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看人生、看世界,看通透、看达观…… 毛泽东的原词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
-
〓 书店,阅读文化的掌灯者
书店不只是卖书的地方,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文字与心灵之间的联系的场所,如果书店丢掉这样的风格,就会变得非常贫瘠“加快推进城市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加大扶持乡镇实体书店建设力度”,不久前,11个部委联合出台意见,通过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手段,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开办书店。意见的出台,为多年来以“苦......
-
〓 品智生活·汉字:何以谓“家”
“家”这一概念出现得比较早。如果说有巢氏树上筑巢、山顶洞人穴居还算不上“家”,那么半坡人撑起的圆锥形草屋,就有“家”的雏形了。从“家”字的结构看,上面的“宀”,俗称宝盖头,象征屋顶及两侧的墙壁;下面的“豕”,象征猪,本指野猪,是先民祭祀所用的三牲之一。因此说,以房屋为活动空间的“家”,应该在人类驯养家畜之前就有......
-
〓 贤哉,回也!
孔子有三千多弟子,一个人有那么多追随者,这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在没有纸张、没有网络、没有点击率的时代,在一个我们现在所说的传媒工具都还不存在的时代,信息的传播还处于几近原始阶段的时候,一个人因为他的思想或者说是他所追求的道,能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中唤起那么多追随者,可见他的思想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
〓 金台随感:“自清”者说
在越来越纷纭复杂的世俗化的今天,我越来越感到“自清”的重要。今年暑假与家人去扬州,在安乐巷寻访了朱自清故居。在此徜徉良久,思绪起伏,细心寻味其人生道路,终感慨于其名为“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由其父按“腹有诗书气自华”所取。此名寓意虽好,可只蕴含气质修养的陶冶。他于是在人生转折点——报考北大时改名“自清”。他以此为名,......
-
〓 被疏与放逐
《史记·屈原列传》说楚怀王“怒而疏屈平”,屈平“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则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说屈原“被疏”后作《离骚》,又说屈原“放逐”后作《离骚》,两种说法是否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后代学者有不同看法。 《荀子·修身》说:“......
-
〓 温儒敏:语文教材主治不读书少读书
这次语文教材对篇目的选择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选文要兼顾到方方面面,是充分考虑到社会相对共识的。统编本语文教材的面世不应该理解为对既有语文教材的颠覆,以前各个版本优秀的、好的经验也应尽量吸收进来。另外在编写过程中也注意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特别是克服随意性。还要编得好用,接地气,能够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甚至能够对当前语文教学......
-
〓 长风盈袖,思怀满襟——感言华夏衣冠
一时光随流水,模糊了先人的容颜。有位西哲说过:世界上最值得敬畏的事物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美德。东西方文明间有时是颇有灵犀的,这两样值得珍视的事物远在天涯自然也近在咫尺……比如说,在东方有一个古老的民族叫做“汉”,她的前身叫做“华夏”。若说头顶的星空,有银汉迢迢;若说心中的美德,有“华”的章纹曜曜和“夏”的德音孔昭。华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