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章启群:怎样读《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全文五千余言,是中国道家和道教首屈一指的经典。《老子》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与《圣经》《伊索寓言》等一样,是全人类阅读最多的书之一。《老子》的作者有李耳、老聃、老莱子等几种说法,《老子》成书的故事也非常神奇。虽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些记述,但仍然没有确切的时间地点和史料证明。目前所见最早的《老......
-
〓 金台随感:心灵御寒
对冬天的寒冷,有人抱怨,有人骂,有人暗自哭泣,但也有诗人说“寒冷有益于我的健康”,另一位沿着初雪漫步的诗人还渴望在柳树的枝杈上“也嫁接上我的两只手臂”。这两位诗人我都爱,是他们教给了我心灵御寒的功课。寒冷,其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本身谈不上好与坏,人却擅自做了区分,看到寒冷有益的一面乃是“达观”,能够把寒冷变成好事更是了......
-
〓 事说新语:功不唐捐
这段时间读胡适的书,一篇原载于1932年的文章,今天读来,依然有现实意义。文章是胡适写给毕业生的,主题为“功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胡适叮嘱青年学生“功不唐捐”,意思是说,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你瞧,你种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
-
〓 陈文璟:师品润笔墨
墨竹图(中国画) 陈玉囿 1976年,年仅30岁、初中学历、一直在家务农的父亲陈玉圃被山东省曲阜师范学院聘请为大学讲师,这在当时的山东画坛,也是一个小小的轰动了。虽然父亲自幼爱画,也有点才气,但没有一些名师的指点,绝不可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6岁的时候,父亲去济南城里买宣纸,抱着纸在马路边走,对面有位先生......
-
〓 猿猴造酒的传说
唐人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对人类如何捕捉聪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极精采之记载。猿猴是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野林中,在巉岩林木间跳跃攀缘,出没无常,很难活捉到它们。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并掌握了猿猴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嗜酒”。于是,人们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几缸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
-
〓 谈艺录:古淡今浓
说起书法作品的卷面,明显是古淡今浓。古人的作品就是纸上字迹,甚至没有落款,更无揿章,这在今人看来纯属未完成状态。至于后来在这些名作上揿章题跋,弄得一纸热闹,则是另一码事了。古人的书写可谓单纯,可以把笔书写得自然。今人之作则印章多,色调多,惟恐世人不知自己在进行创作,因此除了书写又多了许多和书写无关的程序,所谓浓......
-
〓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启示之五
心中有诗的人,纵然不逞口舌之强、言辞之利,也会用行动写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公元975年,偏安江南近40年的南唐被灭,后主李煜成为北宋的俘虏,被押到汴京。与他同行的,是他已经蜚声海内的词句。“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3年后,他又因回忆故国,写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
-
〓 “门里”曾经的一个“弱人”——“子歇”墓前漫想
不知什么时候也看上了《芈月传》,虽然早知道芈月与春申君黄歇半点关系也没有,但还是被其中两人的“爱”所吸引。趁元旦三天假,跑到古寿春的地盘上去看了“春申君黄歇墓”。 墓在今淮南市赖山集李一矿附近。车子拐到李一矿街道时,看到主街道就是“黄歇路”。问一对老夫妇,他们很熟悉地向东边指着,就在那边,车子再向前开了一......
-
〓 云浩对话龚一:中国传统美学的惊世发现
我和龚一先生的《孤月枯山》与“郑卫之声”的争辩,其实是两个系统的论争。这并不削弱我对大古琴师的尊敬,君子和而不同。过去的中国文脉传统是贵族文化系统,士大夫掌握文化资源,并以此齐家治国,这个系统被多次更迭,而每一次农民起义的成功,都导致文化数十年或者数百年的倒退,中华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传承与杀戮、渐进与急退之间,蹒跚走到今......
-
〓 光明论坛·温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巴要弘义融利,实现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帮助巴基斯坦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习近平主席以中华文化倡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理念,来弘义融利,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中巴合作共赢新征程,无疑是儒家“忠......
-
〓 一个孤独而痛苦的灵魂——漫谈徐渭诗歌
十六世纪的明代诗人中,徐渭是一个另类。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书、画、诗、文、戏剧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然而,在这耀眼的光环之下,栖居的又是一个怎样孤独而痛苦的灵魂。他的画笔意豪放,色调清晰,层次分明,且多用泼墨。其势一如他的书法,笔力雄放,苍劲有力,深得颜氏之刚健,而又不失澹斋之飘逸(袁宏道评之“苍劲中......
-
〓 略谈中国围棋文化精神
闲看数招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明·徐渭南朝《述异记》有载,晋樵夫王质,入石室山,观二童子下棋,不觉斧烂柯矣。“质归故里,已及百岁,无复当时之人”。这个烂柯的故事,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棋事,古人有很多关于烂柯的诗句,传颂着其中的围棋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中包涵着中国文化内涵与围棋文......
-
〓 故人情: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文学——悼念赵长天
赵长天 在这充满喧闹和浮躁的世界里,一些心灵宁静的人,依旧坚守自己清光四射的精神高地。上海作家赵长天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非常可惜的是,最近他去世了,仅66岁。在上海龙华殡仪馆,有1000多人向他的遗体告别,多数都是自发而来。大家悲痛异常,有的甚至泣不成声,包括许多曾经聆听他的教诲,或受到他的作品影响的青年......
-
〓 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二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在一个古典文学的研讨会上,几位长者就当前文化领域内的某政策问题辩论了起来,从政治到社会,从历史到哲学,极其热烈。而在座的几位中青年学者则默默无语,问及原因,原来是对于这些政策关注不多,平时也不太习惯讨论政治和社会问题。其中一位青年学者感叹:“我们以前只是专注于做我们学科内部......
-
〓 字词类节目不是“唐僧肉”
近期,两档汉字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掀起了全民对手写汉字的重新审视。 电视台千方百计推出新节目,甚至到了绞尽脑汁的地步,这是为观众服务的表现,无可厚非。但是,有两种倾向与日俱增,令人忧虑:一种倾向是,一种节目类型火了,好多电视台纷纷推出类似的节目;另一种倾向是,不管推出什么节目,总喜欢邀请......
-
〓 辣评:“校名保卫战”该护啥
本已进入暑期的大学校园并不平静,“川医”风波未平,“南大”的“校名保卫战”硝烟又起。针对两所学校的“为名之争”,不少人并不以为然,一是觉得两所知名高校为了名字争论不休,甚至互相攻击,有失身份和风雅;二是认为比大学名字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内功”,即大师水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两所学校为名而“战”,着实没有必要。但仔细想想......
-
〓 “十四年抗战”贯通完整抗战精神
“十四年抗战”使抗战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完整。作为抗战精神重要载体之一的抗战文化,也因“十四年抗战”而变得更加完整和丰富。随着教育部明确要求大中小学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这一提法更加深入人心。“十四年抗战”对中国开展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两个历史阶段进行前后贯通整体解读,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抗日战争发生、发展的......
-
〓 雅趣拾遗:消失的蟹舍
蟹簖 图片由作者提供 俗话说:渔有村蟹有舍;意思是渔民聚居而成村,他们为了捕捉鱼蟹,又各自分散在水滨搭出一个个蟹舍。现今,渔村更换成新貌仍然存在,蟹舍却已经随着蟹簖的消失而难觅踪影。 这种蟹舍,就地取材,树干、青竹、芦苇、稻草之类,选个水滨较高的地方,一脚二手就成,是天底下最原始、简陋、狭小的人字形窝棚,功......
-
〓 观天下:烽火中的居延汉简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乱世之中,一群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如何保护与研究珍贵文物居延汉简的故事。正是这些知识分子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殚精竭力的劳作与奉献,使居延汉简不至于因为战火而遗失或者毁灭。作为后人,我们由衷感激他们的付出!正如文中所说,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居延汉简,更是彰显其爱国赤诚的精神丰碑。——编 者恐怕很多人都不......
-
〓 诗说节气:白露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球,因色白而称“白露”。此时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民间常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之快。还有句俗语:“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写白露的诗,孟浩然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