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札记:哈佛印象
哈佛校园一瞥。CFP哈佛的精神是求真,是通过学术而求真,哈佛校训如是说。到过哈佛好几次了,但以前都是匆匆忙忙,开会或是讲座,这次时间比较长,有一个学期,可以稍微深入地感受一下这所大学。转眼已在哈佛待了三个多月。记得几年前去普林斯顿的时候,曾经对普林斯顿大学的“小”颇有感受。哈佛很大,散布在美国麻省剑桥小城,有些学院甚至......
-
〓 丁帆:知识分子该如何反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应该成为每一个知识分子所坚守的价值立场! 近三十年来我一直关注着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启蒙问题,我总是怀疑五四运动是在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思想尚未发育健全的时候就匆匆忙忙上阵去打扫封建主义的战场,难免会使许多倒地的封建僵尸每每适时复活,使一些原就是彷徨者的“战士”借封建主义的尸体还魂,而更......
-
〓 干部谈读书:择善书而读
“奋飞还得读良书”,最好的办法是择善书而读。先读一些经典著作,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打好底子,等有了足够的免疫力,再去读史阅世现在读书门槛低了,往往容易忘记,所谓“书山有路、开卷有益”,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背后还刻着“勤、苦”二字。鲁迅也说过,读书“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忽悠......
-
〓 雅趣说字:“秋”从蟋蟀来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有朋友给我发来《秋之最——致好友》的微信: 什么季节最忙?是秋天,“多事之秋”岂不最忙; 什么季节最公平?是秋天,“平分秋色”,可算公平; 什么季节最简单?是秋天,“一叶而知秋”; 什么季节最长?是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煎熬是漫长的; 什么季节最爽?是秋天,......
-
〓 庄周梦蝶
范曾《庄周梦蝶》古琴曲,宋末毛敏仲作。题意取“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讲的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而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庄子就疑惑地觉得,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
-
〓 邓门问学记——追忆恩师邓绍基先生
邓绍基先生,摄于2010年 我是邓绍基先生的再传弟子。我的导师李玫老师是邓先生的学生。在我读硕士的时候,李玫老师曾经带我在所里见过邓先生,邓先生和蔼可亲,勉励我努力向学。我考上博士研究生后,2010年1月初的一天,李玫老师打电话告诉我,让我联系邓先生,说邓先生找我,原来是邓先生问我能不能帮他找一篇他在20世纪60......
-
〓 从苏堤上走过
从苏堤上走过,从白堤上走过,从西泠桥头走过,从苏小小的墓前走过。夹岸的杨柳蘸着湖水,写着一天悠悠白云,也写着千年忽忽往事。多少忧愤悲伤、多少爱恨情仇,竟都在这平湖上发生,而后,随拍岸的湖波远去。如果说西湖像一坛美酒,那么苏堤和白堤就是酒坛上的两只提手,是它们提起了西湖的春花秋月,提起了西湖的世事沧桑。千年湖堤上,留下了......
-
〓 八十三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八日在京去世生命被戏填满了
第一次听李世济先生唱《龙凤呈祥》,已是20年前,我至今记得她那华美的出场,她唱道“昔日梁鸿配孟光……”瞬间就被她的声音征服。 那时我对京剧程派的了解还很有限,只是觉得世济先生的声音如同天籁。后来听多了,渐渐也听说了一些同行对她夹杂着喜爱与非议的各种评价,但我管不了那么多,这样的声音,其魅力与价值,任何观念或理论都无法阻......
-
〓 靠什么留住你,我的乡愁
在偏远欠发达的贵州,最有价值、最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什么?当然是那些绚丽多姿、神妙奇特的民族文化。这些年到过贵州民族村寨的旅人,无不为其古朴宁静却又热烈亲睦的生活方式而赞叹。这样的文化样式就存在于贵州几百个山环水绕的传统村落里,其中60%分布在黔东南州,多数是民族村寨。按冯骥才先生的调查统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全国平均......
-
〓 观点摘编:挖掘民间侵华日军罪证文献
从事史学研究,挖掘利用民间保存第一手史料推动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毋庸赘言。以日本细菌战罪行专题研究为例,学者虽从不同领域和视角展开研究,但所参考的史料档案多为公藏档案,且日益趋同化,这影响了学术成果的质量。散落民间的日军侵华罪证文献文物极其丰富,蕴藏大量鲜为人知的证据信息,可为日军侵华问题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
-
〓 谢冕:我的“反季节”写作
曹文轩和一些朋友都肯定我的写作风格,说我凸显了某种个人文体,我愧不敢当。但我毕生追求美文却是真的。文字传达人的思想情趣,必须让人乐于接受,所以文字要美。我甚至在写学术论文时也要求文字的魅力。我希望我的文字给人愉悦。生活中的烦恼够多了,我不希望再给人们增添烦恼。我希望人们在阅读时忘记人间的一切不悦,希望阅读成为人......
-
〓 光明论坛·温故:知标本者万举万当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古人说:‘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这句话出自《黄帝内......
-
〓 名家笔谈·朱永新:文艺繁荣需要优秀鉴赏者
高雅的鉴赏人群,必然是高品质的精神产品消费群体,并由此孵化出优秀的创作者。高雅的鉴赏者,也是深刻的精神产品评论者先看几个数据。2016年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报纸阅读量和期刊阅读量均有所下降;“开卷”2016年5月某一周少儿畅销书榜单显示:排名前十的图书中,有悬......
-
〓 且说收藏: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玉
地球上到处都是石头。每个文明都曾经历过石器时代。世界各地的石头文化也都很发达。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在中国的土地上,渐次出现了以玉为代表的石制礼器。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石文化与其他文明的石文化产生了差异,并最终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在大量接触、利用、加工、处理石头的流水线上,我们的先人面临一个难题:如果石头过于柔软,......
-
〓 古史撷趣:宋代公务员的工资
宋代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高,能让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惊呼“宋制禄之厚”? 据考,宋代官员的基本工资包括钱、衣、粮三个部分。宋太祖时期,官员“基本工资”普遍较低,而且只能发到八分,也就是发放80%,并且只有三分之一发钱,三分之二“折支”实物,也就是衣服和粮食。宋太宗时候,工资能够全额发放了,但“折支......
-
〓 时圣宇:我的大学怎么过
这几天正是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大学校园里,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期待。照例,师兄师姐、网友老乡会有一堆建议,告诉他们怎么活出这四年的精彩。只是,未必每个人都已做好了准备。笔者的一个室友,当年也算是一时才俊,以高分考入名校。可4年后却因学分没修完而无法毕业,原因只有一个:痴迷网游。这种情况在高校里不算少。不少大学生状况堪......
-
〓 留住端午乡愁
包粽子、挂艾草、划龙舟,这些传统习俗串起我们共同的端午记忆。郭红松绘 朋友朱鸿召见我也有了一个小小的院子,就给我送来四棵艾苗。我树之成,亭亭玉立了。可惜只有四棵,在后院门口,我责怪朱鸿召为什么只给我四棵,他说:别急,会长出很多的。 那天在院子里,看着这四棵艾,从安徽老家来上海的母亲问我:你们上海买得到艾吗?......
-
〓 汲古:清代整治民间“滥办酒席”
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四川南部县金源场文生帅震等25人关于“严禁扰民耗财,正世俗除恶习”的禀文。翻阅清代四川南部县衙档案,其中有一些是关于整治“滥办酒席”,杜绝奢靡之风的,既有民间崇俭戒奢的强烈呼声,也有官府严禁恶俗流弊的若干禁令。古人崇尚节俭的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民间......
-
〓 今日谈:莫以字数论英雄
如今,写论文、投稿、出书,常有一个字数的下限要求。比如,出版社要求投稿必须多少字以上,毕业论文要求不少于多少字,甚至于,对嘉宾的发言也有字数要求。设“下限”,有一定合理性:没有一定的文字容量,怎能保证必要的阐述?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奇怪心理在作祟。仿佛字数多了才显得有学问,篇幅长了才能体现思考的深度,长篇大论才会把问题......
-
〓 书界视点:为什么要藏书
过去,一种现象曾令我一度困惑。拍卖会上,古旧书刊与书画瓷杂同列拍卖台。照理说,书画瓷杂可以分成上百甚至数百个门类,而古旧书刊门类不过寥寥数种,自然相形见绌,成交价望尘莫及,书画瓷杂永远占着上风。可放眼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两个国家大馆。一个博物馆,书画瓷杂统统装下。一个图书馆,却只装书,图书馆的分量似乎还超越了书画瓷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