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帝舜、《禹贡》与玄女——尧舜及其族群续考
上篇蚩尤之乱《史记·五帝本纪》讲述了中国远古传说里的两场大战:“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在《尧舜及其族群考论》一文中,我们已经推断出轩辕和黄帝为二人,轩辕的合音便是舜,他属于伏羲族;而黄帝的原型乃是戎族的禹。上面引文里与炎......
-
〓 邮票上的元宵节
吃元宵、赏花灯、舞狮子、猜灯谜、放焰火……始于2000多年前秦朝的元宵节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彩灯文化,“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而“国家名片”邮票,则将这一文化元素——元宵节彩灯稳稳地定格在历史的册页上。第一套元宵节彩灯邮票是1981年2月19日,中国原邮电部发......
-
〓 “年度流行语”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且行且珍惜”“你家里人知道吗?”“萌萌哒”“有钱就是任性”……当2014年进入倒计时的时候,媒体盘点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语,既带给人们一种亲切感,同时又让人感觉有点儿淡淡的忧伤,在这些网络流行语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寿命都很短暂。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它们就会被新的网络流行语所代替,提醒着我们,这一年又要悄然逝......
-
〓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九
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一、意境的类别王国维吸收西方文艺学观点,写了部《人间词话》。在《人间词......
-
〓 咨询,请教——关于《松鹤山房诗文集》铜活字
作者按:目前学术界都说印刷《古今图书集成》的铜活字是武英殿制作的,而笔者怀疑此说。窃以为铜活字是允祉支持陈梦雷作的,在实验阶段印刷了他的《松鹤山房诗文集》。兹用书信体形式初步表述出来,以向方家请教。鸿君:您好!我的《〈松鹤山房诗文集〉版本谈》写到“铜活字”搁浅了,根据掌握的材料,难于做出确定的判断。停下写作,再去读书查......
-
〓 曹文轩:语文课的几个辩证关系
编者的话 本刊分上下两期选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点评。文中,他谈到对当前语文课值得反复思量的种种问题,欢迎读者参与和讨论。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参与中国的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听过若干观摩课,编过数部官方的、民间的语文课本和读本。这两天半的观摩,使我学习到、感......
-
〓 金台随感:育人与育才
曾长期供职于福州一中,如今年逾八十的董埂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她中学时代的同学想编一本同学录,除了照片、电话与通信地址,每个同学还得有一句话以言心志。她想了八个字,“一世从教,毕生育才”,问我是否恰当。我说,就改一个字吧,把“育才”改成“育人”。育才与育人有什么区别吗?我以为无论是从“量”的角度,还是从“质”的角度,二者都......
-
〓 史书,当以真实示天下
历史,是人类的行程,记录这一行程的是史书。凡是有人类、有文字的地方,就有史书的存在,因为人人都有一份历史的情怀,正如赤子来到世界都渴望认识自己的母亲一样,这代代相传的社会血脉,任何风浪都打不断,冲不垮,即使国破家亡,只要有人在,史书就会延续。在世界各国中,中国将史书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成为传统文化中最有权威性的学问。写史......
-
〓 平凡却又非凡——《诗经》关于马的解析
自古以来,有关于“马”的成语多为褒义词。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是人们较为喜欢的动物之一。 在《诗经》中,马较其他动物而言出现的频率很高,尤其是在“小雅”中。据统计,关于马的称谓词就有50多个,使用的次数就有91次。可见,在古时候,马在人们的心中是有一定分量的。为什么古人会如此倾心于马呢? 在古代,马是一......
-
〓 选择——摘自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开栏的话 临近7月,大学校园迎来了毕业季。告别的泪水,真诚的祝福,交织着毕业典礼上师长们的语重心长。为此,我们在这个特别时间段里开设《校园·毕业季》栏目,为毕业心情筑一个放飞的花园。首篇,我们推出《选择》一文,摘自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该校201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词。在张校长充满才情与气势的排比句中,......
-
〓 阮籍与《酒狂》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已,由是咸共称异。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
-
〓 太白词与《红楼梦》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红楼梦》俞平伯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一上面的两首词,一般都题为李......
-
〓 见仁见智:“焐热”我们的母语文化时尚
央视第二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启动“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每周节目中精选推出一个“冰封词汇”,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进行广泛传播,激发亿万人学习和分享这个“冰封词汇”的文化含义和使用价值。于是“葳蕤”和“搴芳”这两个冷僻的古文字词,被年轻人所追捧,成了流行用语、一种时尚文化,耐人寻味。 我们知道,我们有深......
-
〓 高教论坛·贾玉明:论大学的独立品格
用“激情与失落同在,惊喜与尴尬并存”来形容国人当下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心态,或许并不为过。我国自近代大学诞生以来,学人对大学的叩问从未停止过,或理论探究或实践躬行,关于大学的认识和理解从不逊色于西方学者,我国大学的发展也不时给人以激情和惊喜,但失落和尴尬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大学从功能目标到......
-
〓 鸡年说“鸡”字
“鸡”字,甲骨文的左边是“奚”,表示读音,右边的“鸟”表意;金文很像一只头朝左的大公鸡形状,表示读音的“奚”省掉了;小篆则类似于甲骨文的形体,只是把右边的“鸟”换成了“隹”;楷书“鸡”字的形体与小篆同;简化字“鸡”把“隹”又还原成为甲骨文的“鸟”字,并把左边的“奚”字换成了“又”。然而,作为简化符号的“又”与其本身的意......
-
〓 民间端阳
秭归民间,没有“端午节”的说法。老人孩子都知道五月初五是头端阳,五月十五是大端阳,五月二十五是末端阳,“头端阳”是仅次于过大年的节日。民间端阳最为郑重的习俗呈现、祭祀礼仪、吟诗唱和、迎来送往等等重要的事件,都集中在五月初五头端阳。秭归的端阳粽子,不花哨,很纯粹。宽宽的箬竹叶,把粽子包得有棱有角,糯米中间会放颗红枣。老人......
-
〓 一身傲气若不屈?
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邓艾的少年,父亲早逝,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了生存,邓艾不得不为大户人家放牛。不过,邓艾虽然贫穷,却喜爱读书识字。没有钱上学,母亲便亲自教他。邓艾学习很刻苦,常常是一手拿着牛鞭,一手拿着书本。牛放到哪座山,书就带到哪座山。众伙伴都笑他,欺负他。在这种高压环境下,邓艾养成了口吃的坏毛病。不过,邓艾虽然口吃......
-
〓 王恩哥:学生要多学些“没用”的东西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记者王庆环)近日,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鼓励学生“在大学里多学些‘没用’的东西”等17句话在北大学子的微信圈热传。据了解,这17句话是近日王恩哥在参加北大“教授茶座”时,与青年学生讨论学习和成长话题的谈天内容,被学生总结而成。 这17句话是: 科学是漫长的路,不是靠聪明就能高人一筹......
-
〓 今日谈:让文化遗产融入生活
6月11日,第十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发出呼吁,“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遗产如何告别孤芳自赏,商业开发怎样把握好度,再次成为人们思考的现实命题。诚然,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入百姓生活,离不开商业开发。然而当下,有不少文化遗产从遥远的历史走来,遭遇了现代商业的尴尬。某些极具特色的古城古镇,因为过度商业化而异化成庸俗......
-
〓 说语话文·陆俭明:语文教育的一个目标是培养语感
关于语文教育的任务,以下三项似得到大家的认可:一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以逐步培养与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素养与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学素养,并逐步养成以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来鉴赏文学艺术作品。三是使学生不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与熏陶。这三项任务最后是否完成,其衡量的标尺具体在阅读与写作两方面。阅读包括......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