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春节习俗看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放鞭炮最早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人们认为这样能驱赶鬼怪猛兽,平安吉祥。挂灯笼最初与祭祀太阳有关。灯笼通常挂在住房门前,象征着红火与喜庆。吃饺子“饺”与“交”同音。饺子由皮和馅制作,两者包在一起,象征阴阳和谐、团聚交融。绘图:刘阁尔春节是中国人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文......
-
〓 中国饮食美学史
中国饮食美学史历史悠久。仿佛江河由亘古的高原直泻而下,奔腾呼啸,泥沙混杂,渐渐澄净,向悠远、无限的远方延伸。它呈象淳厚,延揽古今,储藏在历史人文的深厚积淀中。 中国饮食美学史的存在意义,既在科学和文化研究的范围内,有其不可替代的角色和意义,也在科学和文化研究的范围外,有其自身的特殊价值。从前一方面说,科学......
-
〓 高尚之人格不朽之学术——纪念顾亭林先生诞辰四百周年
今年是顾炎武亭林先生诞辰四百周年,缅怀先哲,高山仰止。谨以往日读先生书之一得联缀成篇,敬抒数十年景行行止之悃忱。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毕生追求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二语八字,为孔子在不同场合,就为学、为人的提问,对弟子所作答复。前四字重出于《论语》之《雍也》、《颜渊》二篇,后四字则见于同书《子......
-
〓 日韩、新马近期汉学会议讲座信息(二十四)
2016·2——2016·1、【演講會】順天時報の会·2016年度第1回例会時間:2016年4月9日(週六)16:00-18:00地點:東洋文庫(東京都新宿区戸塚町1丁目辦104)主辦單位:順天時報の会聯 絡 人:E-mail: aoyamah@asia-u.ac.jp內容簡介:1.『順天時報』と清室·遺老——保守派知......
-
〓 战国秦汉商品经济及其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
战国秦汉的商品经济,是在春秋战国之际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自足自给经济体制的解体,导致城市经济的兴起、繁荣,又导致土地兼并、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导致奴隶制的发展,终至土地荒芜、人口减少,使战国秦汉极为兴盛的城乡经济走向衰落,出现自然经济和依附关系,为中古社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一两周时......
-
〓 元人小令鉴赏之六
双调·蟾宫曲卢挚沙三伴歌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一个著名的作家,不但能书写不同的题材,而且能呈现不同的风格:杜甫的诗歌风格被定为“沉郁顿挫”,以沉郁之笔书写家国之难和自己思亲念远的忧郁情怀,但也可以写出《闻官军......
-
〓 许嘉璐:从拜祭炎黄想到的
编者按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炎黄文化应用性研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将炎黄祭祀上升为国家祭祀”为主题,就炎黄文化应用性研究,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锋与文化交流,形成了许多重要观点与宝贵意见。本刊选取其中两篇发言,以飨读者。拜祭炎帝活动已有八届,拜祭黄帝活动已有十一届,参加者越来越多,关注者遍布五大洲,动辄......
-
〓 经史才之薮泽也——黄宗羲的经学思想
内容提要:黄宗羲宗承王阳明,曾师从刘蕺山,但在很多方面他超出了师承的范围,其经学思想就是一例。黄宗羲在主持甬上讲经会、讲授蕺山之学的过程中,阐发了自己的经学思想。其中,有很多见解属创见性的观点,诸如把经书客体化、对象化,作为整体来研读,否决理学对经义的独占,批评义理阐释的功利主义,强调经学的事功思想等等。这些思想不仅在......
-
〓 浅析《诗经·齐风》与东西周地域文化
内容提要:《诗经》中的国风是产生于周代各诸侯国地域的文学作品。不论从其生产的地域范围,还是诗歌本身所表现的思想内容,都代表着所产生地区独特的地域风格。其不仅具有周代诗歌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也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本文以《齐风》为例,粗浅地解读《齐风》的思想内容与齐地的地域特征,以便更好的把握《齐风》的特质。关键字:......
-
〓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一、“文明的冲突”论与“新帝国”理论1993年夏季号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我于1994年撰写了《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刊于《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批评了以亨廷顿为代表美国“霸权主义”,在此期间中外许多学者都对亨廷顿的理论从各个角度进......
-
〓 在中国文化中找到希望——卫礼贤对中西思想史的影响
一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年)是德国同善会的传教士。曾被德国伟大作家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年)称为德国“最开明的、与教会格格不入的基督信奉者”。 1899年,德国同善会开始在德国招收到中国的传教士,卫礼贤报名并被选中。1899年卫礼贤抵达青岛......
-
〓 疑古与考信——钱穆评古史辨派的古史理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先生为首的古史辨派所掀起的疑古思潮,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潮。徐旭生先生指出:“近三十余年(大约自1917年蔡元培长北京大学时起至1949年全国解放时止)疑古学派几乎笼罩了全中国的历史界,可是他的大本营却在《古史辨》及其周围。”自1923年顾颉刚先生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古史层......
-
〓 《文心雕龙》之书名、框架和性质今辨
作者简介:万奇(1964— ),男,内蒙古满洲里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如果从黄侃一九一四年编撰《文心雕龙札记》算起,现代“龙学”已走过九十四年的历程。这期间海内外学者在文本校勘、原文注译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龙学”逐渐成为“显学”。然而,《文心雕龙》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疑点仍有......
-
〓 愿君且聆常州调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有风土方言之异,因而从古代起,吟诵就因为地域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战国策·秦策二》:“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高诱注:“吟,歌吟也。”可见,早在先秦时代,吴地的歌吟就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下中华吟诵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抢救、保护和研究地方吟诵,是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各......
-
〓 光明讲坛:《金瓶梅》《红楼梦》合璧阅读
王汝梅 1935年6月生,山东省兖州市人。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金瓶梅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与明清小说的教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金瓶梅探索》、《中国小说理论史》、《解读金瓶梅》、《臬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校注本、《袩烘绣像批评金瓶梅》会校本等。《金瓶梅》 上海古......
-
〓 苏旷辛豪——苏辛词之比较
词坛上关于词派的分法,历来有豪放、婉约之别。中学语文教学一涉及宋词,皆言苏轼、辛弃疾属于豪放一派;李清照、秦观则代表婉约风格。明张《诗馀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今已不说“词体”,......
-
〓 从元明戏曲的“结构模式”看当时知识分子的“白日梦”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元明时期,已走向了发展的衰败时期,这期间的戏曲和小说,代表着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高峰。元明戏曲较大比例是“才子佳人”戏。纵观这些“才子佳人”戏,结构模式大同小异。那就是“公子落难、邂逅佳人、一见钟情、好事多磨、公子中举、终成眷属”为模式主线,讲述着一个个缠绵的故事。一、“才子佳人”戏曲的结构模式反映着当......
-
〓 “教授治学”亟待厘清
近期高等教育问题成为一大社会热点,于是“教授治学”成为一个新的热词,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方向、一项措施被提了出来,并见诸不少报刊文章议论中。 然而笔者认为,“教授治学”的定义解说存在种种不当之处,导致出现运作的困难和弊病。特别需要明确的是,“教授治学”并未写进我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
-
〓 慈孝文化公开课第一讲:把根留住——孝与中华文化
在中华民族文化出现复兴曙光,全民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之际,重新审视孝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看来,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根本与命脉。如果把传统文化比做一棵大树,那么,孝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是树的存在之本。树没有根了,失去了本,就难以存......
-
〓 王子今:秦文化的实用之风
秦风俗与全面继承周礼乐传统之东方诸国有明显差异。中原人曾经对秦人“夷翟遇之”(《史记》卷五《秦本纪》),视之为“夷狄也”(《史记》卷一七《天官书》),史称“诸夏宾之,比于戎翟”(《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东方人又有“秦戎翟之教”(《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秦与戎翟同俗”(《史记》卷四四《魏世家》)的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