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全台学生文学奖
“全台学生文学奖”是由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资助指导,《明道文艺社》主办,台中国立图书馆、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又增加了拓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办的一项面对全台大、中学校学生的作文竞赛,从198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至2010年5月已举办了二十八届。参赛对象为全台的大学(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专科、高......
-
〓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及其汉学研究
在西方的汉学研究机构中,那不勒斯东方大学(In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的历史最为悠久。在西方的汉学研究机构中,好不勒斯东方大学(In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的历史最为悠久。其前身是意大利传教士Matteo Ripa建立的中国学院(Colle......
-
〓 项目论坛:如何确定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大体位置
西域风光 资料图片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初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自此西域都护府成为中央政府管理西域的正式机构。但目前学界对乌垒城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乌垒城遗址的准确定位,对于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深入研究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 对西域都护府位置产生......
-
〓 试帖诗之得与失
试帖诗是中国科举时代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高宗永隆年间,也叫“赋得体”,以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得名。试帖诗和八股文一样,都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求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以试帖诗来考核、选拔人才,检验不出人才的真正能力,选拔不出真正经世济民的人才。一从文体上看,试帖诗源于唐代律诗,但唐代选择作诗的题目非常宽泛,对诗的内容也没有过......
-
〓 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总纲
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散见于《论语》各篇,看似杂乱无章、缺乏内在关联,然稍加条贯分析,其实也有其内在逻辑和体系建构可言。细读《论语》我们发现,“富民教民”和“尊五美屏四恶”的思想应是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总纲,是我们理解其整个思想架构的锁钥。以下我们将围绕这个总纲,试勾勒出孔子治国理政思想的全貌。读《论语》,孔子告诉我们,为政......
-
〓 第六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9月16日 星期六:报到9月17日星期日时 间会议安排地 点上午9:00—12:00一、9:00—10:00 主持人:赵敏俐 1.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 2.首师大方福全副校长致欢迎词 3.嘉宾讲话: ①卢伟 ②范子烨二、10:00—10:30大会合影三、10:30—12:00 主持人:尹小林 ......
-
〓 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既表现出暖湿联姻、干冷相配的特色,同时也表现出暖湿与干冷交替出现的波动式变化过程。这种自然生态环境,对不同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天时地利、冷暖干湿的自然气候因素,已经限定了人类本能和自我创造的先决条件。人类在创造文明, 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正确而充分地认识自己和......
-
〓 老庄新论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老子的“道”指的是化育宇宙万物的某种神秘的势能。这势能“周行而不殆”;当其耗损之时万物由“无”显现为“有”,而当其恢复之时万物又由“有”回归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前者为“道”......
-
〓 国学争鸣:不要把考古与传说轻易挂钩——也说石峁古城
《光明日报》国学版(2013年3月25日第15版)刊发了笔者所敬重的先秦史著名学者沈长云先生《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一文,认为新发现的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无疑极具启迪意义。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1976年发现的,不过世人似乎并没有投来太多关注的目光。2011年的调查表明,这里存在一个大型的城址。它静静地在西北......
-
〓 鸿沟·汴水·运河
清代摹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资料图片鸿沟是古代典籍中经常出现的古运河名,今人以《竹书纪年》为依据,认为鸿沟开挖于魏惠王十年(前361年)。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史记·河渠书》云:“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九川既......
-
〓 专家论坛:大数据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变革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时,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这为信息化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式变革与理论创新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大数据正在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快速信息化的最重要表征之一。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大数据及其对人文社会科学......
-
〓 谁是轴心时代文化突破的主体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公元前八百年至前二百年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在此一时段整个人类精神不约而同地获得了飞跃。中国文化的转折点在春秋时期,标志是孔子和老子的出现。雅斯贝斯的这一观点充满了真知灼见,早已为文化界普遍认可。现在的疑问是,为何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是谁......
-
〓 历史上的“中国”该如何被叙述——与基辛格先生对话古代中国
何尊,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尊内底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编者按: “答基辛格问”是读书报编辑部3个月前策划的选题。有此题目是因为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论中国》一书。该书自2012年10月被引进以来,反响至今不绝,许多场合中都有谈论它的声音。基辛格在书的开篇......
-
〓 论荀子的义政思想——以荀子礼、法制度的制度伦理蕴涵为中心
内容摘要:相对于孔、孟的仁政,荀子的政治哲学体系则可称之为义政。“义”是荀子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主要具有“仁”和“中庸”两个方面的涵义。在其“隆礼重法”的制度设计中,“仁”和“中庸”具体化为民本、尊君、人治与制度公正四个方面的制度伦理蕴涵。四者既彼此制约,又交互补充,共同维持着荀子礼法制度设计与运行中的价值均衡,是其......
-
〓 论书法产业的古代形态
【提要】离开艺术的基本角度,从经济元素的层面,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崭新的认识。千百年来,由于书法艺术的强大魅力,不断吸引着人们对其经济投入,进而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辐射力,逐步形成书法产业和产业链,并毋庸置疑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追溯历史,深入研究书法产业的古代形态,对于当前深入、全面地研究书法产业及其发展模式具有一定......
-
〓 专家视点:近世畿辅文化的特质及价值
图为《畿辅通志》中关于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的记载(局部) 资料图片 古代中国大体上是政治主导型社会,皇权所在地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因而,围绕京城的特殊行政区域——畿辅,在文化上也展现出与其他地域不同的特殊面貌。畿辅以京城为中心,随着王朝的更替,其地理空间会呈现历时变化,但其所承担的诸如京官供给、京......
-
〓 争鸣与商榷:曾巩《局事帖》认识误区盲区的几点正补
曾巩《局事帖》向汮启之一李若川启中国书法名作曾巩《局事帖》在嘉德春拍会上以2点07亿成交,引发了诸多关注,也显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文化魅力。而早在2009年第二次拍出上亿天价赚足人们眼球时,《局事帖》便开始吸引学者研究涉帖相关问题,徐邦达先生《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刘琰之《曾巩......
-
〓 “文学及文化文本的意义与解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2013年3月30日,“文学及文化文本的意义与解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办,同时也是第二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与韩国延世大学人文学研究院学术交流会,来自韩国延世大学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十余位学者与会,五位学者宣读了论文。...
-
〓 灵和主义
“灵和”是一个长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者遗忘甚或忽略的术语。而实际上,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灵和”思想,可统称之为道教“灵和主义”。 关于道教“灵和主义”的概念意涵,下文拟以道教基本经典《道德经》为中心进行阐释。 其一,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态度,主张柔和......
-
〓 从《论语》《左传》看春秋时期的重民思想
内容摘要:中国西周以前的文化特点是“重鬼尚巫”,经过西周时期“尊天敬德”的转折,重民思想在春秋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和传播,一是对由“近鬼神”到“近人事”的天人关系的认识的变化,二是产生由“德以事神”和“恭行天之罚”到“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春秋时期的重民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人们的思想一步一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