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籍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与学养
【内容提要】古籍数字化的本质是技术,该技术不仅不能将古籍完全数字化,且因图书资料之易得和知识检索之轻松而对学者具有不可抗拒的异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与学养的矛盾之中。通过对原始文本的涵泳和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技术与学养的矛盾。【关 键 词】古籍数字化;技术;异化;学养;涵泳;体一、古籍数字化的本质是技术古籍数字化并......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十六
北朝乐府·梁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之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之四)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折杨柳歌辞》共五首,内容相贯,主要表现北方征人临行之际与其情人相互赠答之词,反映其惜别、乡愁和异地感受。折杨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送者、行者......
-
〓 守正出新及其他——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教学
1995年暑假我接受了国家教委的一个任务:新编一部中国文学史。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从我的身边请几位比较年轻的老师做助手,由我一个人撰写,这样可以写出个人的特色。另一种选择是请多位学者与我合作,集体编写,这样可以集思广益。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采取后一种方式。主要是考虑到教材应当建立在广阔的学术背景上,博采众家之长,......
-
〓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算起,中国社会史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七十多年的社会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阶段:解放前是一个阶段,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一个阶段,80年代以后是一个阶段。1926—1928年北伐战争时期,我十六七岁,已稍稍懂事。这是一次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
-
〓 赵敏俐: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研究
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一大批有关先秦两汉的珍贵文献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先秦文学的内容,多方面地推进了先秦文学研究的发展。 本期所刊出的三篇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评述。陈桐生教授讨论了出土文献对于先秦散文史研究的重大影响。“郭店简”和“上博简”中一批儒家文献基本上属于战国中期以前的著作,时代处于孔孟之间,......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十六)
2015·10——2016·21、台湾原住民研究第19号时间:2015年11月出版单位:东京:风响社内容简介:【论文】台湾原住民の鸟占の多様性をめぐって(蛸岛直)命名·分类、社会环境、民族意识:サアロアとカナカナブの正名にみる相互作用(宫冈真央子)戦前のメディアに使用された森丑之助の台湾原住民「屈尺蕃」写真:博覧会、新......
-
〓 治史心语:我国村落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我国传统村落的存在形式,自农业文明产生以来就出现了。它是中华民族先民由采集与渔猎的游弋生产生活方式,进化到农耕文明定居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是各民族在历史演变中,由“聚族而居”这一基本族群聚居模式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农村广阔地域上和历史渐变中一种实际存在的、历史最为悠久的时空坐落。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研......
-
〓 谈朱熹对邵雍象数易学的发挥演变
内容提要:本文比较了邵雍与朱熹各自象数易学的差异,指出朱熹于《易学启蒙》一书中所引用的“邵雍”象数易学,是经过发挥演变了的,是朱熹自家的“先天之学”。明确区分各是各的“先天之学”,将有益于对两宋道学的进一步研究。作者简介:郭彧,原名郭宝彧,男,1941年12月出生。在沈阳读书,做过中学教员、专业地震台技术台长、计算机工......
-
〓 翻译教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
“一切是为了人民;困难可能是最好的老师,要不怕困难,既刻苦学,又善于学;要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学,向老师学,向群众学。”翻译教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1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中国翻译学会会长李肇星同与会学者一起共同关注翻译教育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由北外与中国翻译协会共同主办的翻译教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建立......
-
〓 “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由古罗马政治之转型说到孔融的故事
在一个古代文明面临严重社会危机的时候,更新和坚守是两条可以选择的出路,孰优孰劣是需要由复杂多样的历史因素来决定的,其中之一就是一个社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查尔斯·科克伦在《基督教与古典文化》这部已成经典的著作里,对罗马帝国的崩溃有其独特的解释,侧重于从文化衰败和更新的思路来叙述由古典晚期到中世纪......
-
〓 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研究:《楚辞》研究的重大推进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战国的荆楚版图內,即今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接连出土战国楚简帛书和秦、汉简帛书,比较著名的有:湖北省江陵市望山楚墓竹简、包山楚墓竹简、荆门市郭店楚墓竹简、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王家台秦墓竹简、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帛书、河南省新蔡葛陵楚墓竹简、安徽省阜阳市双古堆......
-
〓 文化自觉与问题意识
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之际,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有一个文化上的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源,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为此,我们必须要问,要建设“和谐社会”,从我国自身的社会......
-
〓 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
《三教图》。图中描绘了佛、儒、道三教创始者共坐树下相谈的场景,为明代画家丁云鹏的想象之作。该图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所秉持的吸收和转化态度。 资料图片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着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转型。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将国人对这一转型的早期认知过程总结为“器物层面——制度层......
-
〓 徐志摩诗译清照词
徐志摩手迹刚才向花担买得一枝春花,新鲜得很。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恐怕那个人会笑我“没有春花长得好看”。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这位女子的心情,真个世代都会有,长久不会变的。真是一首单纯有趣的诗。可我要说,这是一首翻译诗,你一定会觉着翻译得浑成;假若说,原作是一首古代的词作,你或许会感到惊奇。初读到这......
-
〓 对于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思考
一当今不少人都在预言说,二十一世纪是“亚太”的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乃至是“东亚”的世纪,并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汉字圈文化,将成为下一世纪的文化主流等等。对于这些预言的准确性(或者说科学性)究竟如何,我不想妄加评议,因为这是需要由下一世纪的事实去证实的。但我深信,这些预言的出现则绝非偶然,更不是少数东方知识分子的自大......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五):嵇康、包拯、司马光《诫子书》
诫子书嵇康【原文】人无志,非人也(1)。但君子用心,有所准行(2),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3)。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4)。若心疲体懈,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于去就(5)。议于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6)!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
-
〓 家庭中的“孝”——安乐哲对《孝经》的解读
安乐哲是以《圣经》为参照物进入《孝经》世界的。《孝经》与《圣经》都以亲情为主题。从旧约时代起,西方文明发展中的家庭价值亦处于突出地位,《十诫》中有八条戒律言“否”,如“除了我(耶和华)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等等,唯有两条言“是”“当孝敬父母”为其中之一。可......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十二)
1、連携と離反の東アジア時間:2015年3月作者:園田茂人編著出版單位:東京:勁草書房內容簡介:序章アジア地域統合研究への社会学的アプローチ(園田茂人)第1部中国の台頭がもたらすインパクト第1章中国の台頭はアジアにどう認知されているか(園田茂人)第2章東南アジアの対日·対中認識──日本社会に潜む二つのファラシー(向山直......
-
〓 清代学者对《鬼谷子》研究的贡献
《鬼谷子》一书之真伪,自汉以下便成了一桩疑案。伪托之说,几乎已成定论。1984年出版的《辞源》修订本仍持“文颇奇诡,不类汉以前人所作”之说。《中文大辞典》则强调“鬼谷子事迹不明,此书亦后人伪作。”1979年修订的《辞海》索性删去“鬼谷子”条目。数年前出版的《中国历史辞典·思想史》,也断定其“系后人伪作”,或较含糊地说:......
-
〓 国学博士论坛:论孔子之仁与孝
丁立磊,男,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12级博士生、河北金融学院讲师,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罗光哲学思想研究》。博士导师:河北大学教授程志华通讯评委: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丁为祥北京大学教授 李翔海 仁与孝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仁”作为儒学核心理念,结合时代需要演化为“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仁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