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中国因明学研究概况
自中世纪以来,因明从印度传入中国汉地和西藏,又东渐朝鲜、日本、蒙古。近代以来,又弘传至欧美诸国,形成了一门国际性的学术。中国是因明的第二故乡,因明在中国分为藏汉二支。藏传因明侧重于知识论,故又称为藏传量论(“量”是指认识和知识)。汉传因明的研究则是以逻辑为中心,只是隋唐初法相宗的衰落,宋、元以后汉传因明几成绝学,研习的......
-
〓 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十四)
2014·5—61、台湾文学研究集刊第15期出版时间:2014年5月出版单位:台北: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内容简介:传媒时代的台湾古典诗坛:日治时期「全台诗人联吟大会」的社群文化与文学传播(吴毓琪)从「常夏」到「四季」——日治时期在台俳人眼中的季节感与生活写(1895-1936)(颜杏如)「新体制」下的社会/自我凝视—......
-
〓 《韩非子》与南方道家
《韩非子》一般被认为是道家与法家思想的结晶,但其实《韩非子》仅仅受到战国时代南方道家代表《老子》的影响,并没有北方稷下道家的色彩。因此《韩非子》就成了以《老子》为理论基础的道法家代表著作,其与齐国稷下以黄帝为伪托的道法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形成不同风格的道法家理论。《韩非子》为代表的南方道法家与稷下道法家的合流,在汉初......
-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时期边疆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西南联大校门 资料图片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边疆问题的关注也因形势的严峻、学术力量的空前集中而得以增强,边疆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总体而言,主要表现如下:一、对边疆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 抗战前,中国学术界研究边疆问题大致采取两种路径:一是以顾颉刚为首的禹贡学......
-
〓 国学漫谈:唐君毅论为人之学
唐君毅是20世纪港台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秉承并创造性地阐发了传统儒学的为人之学,赋予传统儒学的为人之学以现代性和世界性,推动了儒学的现代发展。唐君毅理论思考的价值基线是:“人当是人,中国人当是中国人,现代世界的中国人应当是现代世界的中国人。”(《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2月版,......
-
〓 高拱的惩贪对策及其代价
内容提要:明隆庆四年初,高拱复政后,力破嘉隆以来日益盛行的“黩货之习”,共惩办贪案64起,惩处文武贪官169人,仕路为之一清。在惩贪实践中,高拱自身廉洁,贯彻执行了奖廉与惩贪、却贿与惩贪、惩贪与罚酷、惩贪与查勘相结合的方针。由于在惩贪中对大案要案的处理上与次辅张居正存在重大分歧,高拱最终被逐出内阁,张居正升任首辅。关键......
-
〓 高有鹏:二程的诞生
程颐、程颢兄弟即二程,是孔子之后中国儒学新的圣人,我们把他们定义为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圣贤和英雄。二程既是我们民族的圣贤,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英雄的基本品格是无私、无畏、智慧。 二程的诞生不是无端的、孤立的,而是中国历史与时代共同发展的结果。二程思想有自己形成的独特背景和......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
2014·4——2014·12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4分时间:2014年12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简介:迈向重器时代——铸铜技术的输入与中国青铜技术的形成(黄铭崇)殷商武丁时期人物「雀」史迹研究(张惟捷)异姓别籍或复姓归宗:以庐江钱氏家族为(于志嘉)2、清华中文学报第12期时......
-
〓 窦娥之孝与宋元孝道
【内容摘要】自中华传统孝道形成以来,经过先秦、两汉、魏晋、唐代的演变后,在宋代形成了其独特的特点,即极端化、愚昧化、残忍化。而在梳理孝道的演变史和对宋元时期孝道的形成及特点的探讨后,将《窦娥冤》中窦娥之孝与这一时期的孝道相比较,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她的孝与该时期的孝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宋元孝道中的一个另类。因为,作为儿媳妇的......
-
〓 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周官有小宰“掌建邦之宫刑,以理王官之政令,凡宫之纠禁又其任也”【1】,宰夫“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2】。伴随西周君主权力和等级制度的确立,维护这一权力和制度、对臣属施行监察成为必要。御史也始设于周,但职非监察,“盖掌赞书而授法令”【3】,至战国时仍......
-
〓 四首回乡诗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五
有这样几首小诗,他们的题材相类,抒发的情感也相似。一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1】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另一是苏轼的两首诗:【2】《逍遥堂别子由》别期渐近不堪闻, 风雨萧萧......
-
〓 基督教神学与哲学研究百年之路
基督教神学与哲学研究在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基督教研究中地位较为突出、影响较为广远、学术成果亦较为丰富。在中国学术界基督教神学和哲学一般被归入基督教思想或思想史的研究范围。虽然从西方学术界和基督教界的学科归类上来看,基督教神学、基督教哲学和基督教思想本有不同的界定,但因三者之间内在的关联和互渗,这种界定在中国学术界仅有相对意......
-
〓 论五行中的金
内容提要: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五行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的“金”原来指的是金属,后来则代表气或者风。五行学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由最初的五材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自然体系。关键词:金;五行;传统文化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
-
〓 国学博士论坛:论《恒先》的万物生成论
周耿,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2011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毕业。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先秦道家人性论研究》。 博士导师:湖南大学教授张松辉 通讯评委:清华大学教授曹 峰 北京大学教授王中江 上博简《恒先》是一篇极有价值的道家类地下文献,学......
-
〓 童学书程
○论用笔学书者必先审于执笔。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此口诀也。用笔必以正锋为主,又不必太拘。隐锋以藏气脉,露锋以耀精神,乃千古之秘旨。○论次第学书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自八岁入小学便学大字,以颜为法。十馀岁乃习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九)
2015·5—2015·91、教研究第华人宗5期时间:2015年7月出版单位: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华人宗教研究中心内容简介:Canon Made and Canon Revealed: An Interpretation of Luo Qing’s(罗清) Wubu liuce 五部六册(Yen-zen Tsai)化身与......
-
〓 唐代前期府兵制与兵募新探
唐代的武功强盛,府兵制是重要的因素,唐代衰微之时,其原因亦是府兵制度的松弛。一众治史的前辈对唐代兵制已有不同方面和层次的研究与探讨。[1]然而,不少教科书对府兵制度的解释却混淆不清,有说府兵兵力强盛,乃对外武功之主力。但考府兵制的原则,乃宿卫京师为主,加上府兵有寓兵于农的特性,战斗力有多大能打胜对外战争?本文欲考府兵制......
-
〓 哲学概念三解
内容摘要:人们通常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慧”或“智慧的朋友”。显而易见,这样一种界定过于宽泛而失之具体。要准确而具体地把握什么是哲学,需要先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的问题,即人为什么要热爱和追寻智慧?二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哲学”作为一种智慧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三是“怎么样”的问题,即“哲学原型”是什么?在这......
-
〓 略谈北京钟楼的声学价值
重建于乾隆年间的北京钟楼有“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的声学效应,可使皇家“以时出治”,全城百姓“作息以时”。这种声学效应的形成是钟和楼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对钟楼声学效应的探讨,学界多从钟声的强度来分析其声音传远性,未能深入分析钟与钟楼自身的声学特性,更未涉及楼与钟的声学互动。古人以为“声与政通,硕大庞洪”,......
-
〓 王良百一歌
夫,马者,兽也,虽由刍饲。亦禀五行。且,龙驹骨骏,驽力干慵,或重之以千金,或免之以十驾,非伯乐之相,孰能有分。且,肝、脾、肺之源,安、则以脏腑匀和,逆、则以血脉弗顺,非师皇之术,其何明哉。况兹,为戎事之本,代人之劳。今撮其要略,共成一卷,号曰疗马百一歌,自前病患,悉在卷中,损异毛骨,总存篇内。书云:义深罕测,学浅难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