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2012年5——11月)
1、第五届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间:2012年5月4至5日(周五至周六)地点:国立东华大学工学院四楼国际会议厅主办单位: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内容简介:议程5月4日14:20-15:50主持人:赖芳伶(东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论「花踪」文学奖(叶振富,中央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讨论人:黄锦树(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马哈迪......
-
〓 俄罗斯宗教哲学研究综述
随着宗教学研究在我国的开展和逐步深入,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宗教哲学的研究得到重视。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俄罗斯宗教哲学作为研究之重镇,已自然突显出来。西方文化也可以说是基督教文化。对基督教教义进行形上的思考,早在中世纪的神学家们业已开始,是为宗教哲学之开端。而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哲学,则要到18-19世纪的欧......
-
〓 新教传教士在华早期活动研究的回顾
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宗教史上,都是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按照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可以将从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到1851年英文《中国丛报》停刊这段时期,看作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早期阶段,即以广州和广东沿海为中心的阶段。10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这一历史阶段的研究......
-
〓 《桂苑笔耕集》略说
《桂苑笔耕集》是晚唐时来华的新罗文人崔致远自编的诗文别集,收录了他宦游淮南幕府四年期间所撰写的公私文牍及诗文作品,以体裁多样和风格赡丽著称于世,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学史、思想史、交流史、历史学及版本学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笔者曾整理此集,于此再重申其文化价值。《桂苑笔耕集》既是古代朝鲜半岛最早的汉文典籍,也是中国......
-
〓 唐五代禅宗在今山西地区的传播
在中国佛教史上,山西佛教占有重要地位。在唐代成立的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中,提倡称名念佛的道绰(562-645)、善导(613-681)一系的净土宗就发源于今山西交城的玄中寺。魏齐之际在该寺的昙鸾(476-542)曾著《往生论注》等书对净土念佛法门作了系统论证,道绰的《安乐集》、善导的《观无量寿经疏》等净土著作都是......
-
〓 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历史的曲折和启示
康熙苦心经营的御用科学,试图将完全不对等的中西科学进行融合和会通,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将中国科学引向了歧途,中西科学的差距由此不断扩大。 清代康熙大帝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爱好科学的一位。他年幼登基,不久就遇到了棘手的历法之争一案。他根据实测结果,了断了这一纠缠多年的科学官司。康熙晚年组织了史无前例的大地测量......
-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十一)
二、青海著名藏传寺院、高僧同西藏一样,青海藏族地区也存在着两门宗教:藏传佛教与苯教。人们把藏传佛教被称之为“喇嘛教”;把本教则被称为“黑教”。佛教传于释迦牟尼,来自印度;而本教则传自敦巴辛饶(亦称辛饶穆倭),基本上是土生土长。苯教原系藏族地区古老的“萨满教”式的巫教。约形成于2世纪左右,苯教在流传过程中逐步演变并吸收了......
-
〓 日本、马来西亚、越南近期汉学会议信息
1、「墓志を通した魏晋南北朝史研究の新たな可能性」国际学术シンポジウム时间:2012年9月16日(周日)地点:日本女子大学目白キャンパス新泉山馆大会议室(东京都文京区目白台2-8-1)主办单位: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会内容简介:议程《午前の部》9:40-10:30南北朝新出墓志の现地调査:南京.洛阳.西安.太原(佐川英治,东......
-
〓 御宴簪花:宋代宫廷宴会的独特礼仪
《四相簪花图》 御宴簪花是宋代宫廷宴会中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礼仪。在宴会中,皇帝要按例赏赐出席官员花朵,官员将之簪戴于头上以示荣宠,所簪之花俗称“御花”“宫花”。 花象征着喜庆与荣耀,我国古代汉族男子与女子均可簪花,以花为美并不是女子的专利。杜牧有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又咸通年间唐懿宗大宴新科......
-
〓 国学漫谈:还是简称“龙学”好
近日,江苏大学李金坤先生提出:“《文心雕龙》之学”应称“文心学”,并提出了几点“理由”。慎而思之,我觉得“《文心雕龙》学”还是简称“龙学”为好。李先生建议“《文心雕龙》之学”应称“文心学”的“理由”有三:一是“中华龙之学”和“《文心雕龙》之学”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都称作“龙学”,容易产生歧义而混淆;二是“‘龙学’之名......
-
〓 清代中后期社会控制方式转变的得失
清代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统治臻于成熟时期,经过康雍乾盛世百余年的稳定发展,清代中后期国家所辖地域、人口均有空前增长,能否对如此广阔、人口众多且地域差别明显的广大城乡社会实现有效控制,实为关系国家能否维持稳定统治的基石。清代一直实行严格控制政府规模与行政成本、试图以最低行政成本来维系地方政府行政运转的策略,在清代中后......
-
〓 经济学视角中的《聊斋志异·黄英》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黄英》以安贫乐道、耿介清高的读书人马子才为男主角,写他因癖好菊花而与菊精幻化的黄英、陶三郎姐弟结缘,并发生了一系列喜剧性的纠葛。马子才有着良好的文化素养,但看不起商人。而黄英、陶三郎身为陶渊明的后代,却有意为祖上一翻贫穷旧案:先是“卖菊亦足谋生”;在卖菊致富后,又“一年增舍,二年起夏屋”;“渐而旧日......
-
〓 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1999)
自1980年以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迅速发展,佛教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促进中日两国佛教学术的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是中日两国佛教研究者的共同的愿望。1985年11月,日本《中外日报》社为纪念创刊90周年,经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协商,在日本京都举办了第一次中日佛教学术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此后,日本《中外日报......
-
〓 试析《搜神记》中的蛇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早期小说对蛇的记载很多《,搜神记》就是一部比较重要的著作。本篇文章把视角转向书中的异类文化,着重从人性、神性、本性三个方面来考察,并结合闻一多的原始图腾发展的三个阶段将其分类比较,分析早期人民对蛇的不同态度,探索其产生的源头及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生命力,考察其存在的审美价值,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关键词......
-
〓 东亚视野中的唐诗
资料图片唐诗的编集起于唐代,主要是为了保存诗作;而后世搜辑、整理唐人诗集时,所进行的爬梳、补正和辨伪等工作,就进入了唐诗接受的范围。东亚各国自古至今,辑佚、编校唐人诗集者不乏其人,日本的成果尤为突出。当年遣唐使和留学生携归大量唐人诗集,有的为后世稀见。如江户时代的河世宁所编《全唐诗逸》三卷,即从其时日本留存的十多种文献......
-
〓 伯乐相马经
○相良马马生,足堕地、无毛,行千里。尿举一脚,行千里。阑筋竖者,千里。马膝如团曲,千里。马一岁、上下齿二十,四岁、齿黄,三十三岁、齿白。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明。脊为将军,欲得强。腹为城郭,欲得张。四下为令。头欲长。眼欲得高眶,眼睛欲得如悬铃、紫艳光,眼下悬蚕、悬凿欲得成。鼻孔欲得大,鼻头欲得有“王”、“火”......
-
〓 马无胆论
混沌初分天地,始辟午、丑之象,各从天地而生。午者,阳火也,应乾象而生马。丑者,阴土也,应坤象而生牛。《易经》云:“乾象为天,坤象为地。马牛而应之。”马者,上应于天,禀清气而胆气不足,牛者,下应于地,禀浊气而齿气不足,此谓天地阴阳清浊之分矣。《太极经》云:“白马祭天,乌牛祭地,可谓天地之分矣。”伯乐云:“马饮清而溺浊,牛......
-
〓 北朝至隋山东佛教艺术查研新得
近年山东发现的佛教刻经,以及从前未被重视的一些中小石窟,对研究佛教及艺术很有意义。一、刻经山东省东平县洪顶山摩崖刻经清代金石学者未发现,也不为二十年代进行踏查的日本学者所知。于1995年始见报导,其后曾有一些研讨与图册出版;至1998年10月,又经山东省石刻艺术馆与东平县文物保管所等单位合作拓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
-
〓 终未解脱的挣扎——从赤壁赋看苏轼的文化人格的典型性
苏轼,是有宋一代唯一的一位集诗、词、文、赋多种成就于一身的文学巨匠。他是继李白之后,文学史上的又一座浪漫主义高峰,是一位集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文化巨擘。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地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更重要的是他是后代封建知识分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范式之一,而且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人格典范——陶渊明的......
-
〓 论中国历史上的狂人现象
内容提要:本文对中国历史上的狂人现象作了较为系统地探讨,将历代狂人概括为八种类型。中国历史上的狂人现象发生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士人阶层主观意识与客观条件矛盾冲突的结果。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狂人现象,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以及文人心态、民族心态等问题。关键词: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