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步瀛交游考
【摘要】高步瀛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立身廉直,淡泊自守,生平交游颇广,与吴汝纶、严范孙、陈援庵、余嘉锡、程金造、顾学颉等人交游。考其交游情况有助于了解高先生生平、著述、思想以及文学史、经学史上的地位。本文拟分前辈宿儒、至交好友、往日同僚、学生弟子四个方面考察其交游情况。【关键词】高步瀛;交游;生平;考证高步瀛(187......
-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版本比对初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原名《高宗系年要录》或《高宗系年录》,又作《高宗要录》、《系年要记》,是专记南宋高宗一朝事迹的编年体史书。南宋李心传(1167~1244)撰,心传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据来可泓《李心传事迹著作编年》:庆元二年,举进士下第。累举不中,遂闭户著书。嘉定元年,奏进《建......
-
〓 荀子礼乐论发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中,一向十分重视礼乐的问题。如孔子在讲到为人时说:“同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在回答子路问怎样才称得上是一个“成人”(完全之人)时又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2)这是说,若具有此四人的才能、品德,再以礼乐来夫范之、文师之......
-
〓 章安灌顶大师后期的经历及其与隋炀帝杨广的关系
灌顶(561-632)为智者大师的大弟子之一,后被尊为天台宗四祖。有关他的身世史事,一般多依道宣《续高僧传》,然僧传纪事多据传闻,未必完全可靠。今据灌顶《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下之自述经历,辅之以《国清百录》等史料,与僧传对照,以期对其后期的经历有一个近乎史实的钩划。灌顶在智者生前的史事是比较清楚的,僧传记载虽有颠倒错乱之......
-
〓 试论古籍版本数据库的建设
【摘要】 随着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开发古籍版本数据库成为重要选题之一。文章以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分析了当前建设古籍版本数据库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古籍版本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及建设原则,并列举了相关古籍版本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成果。【关键词】古籍数字化;古籍版本;数据库开发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的古籍数字化建设,经历了......
-
〓 杨度的“新佛教论”
在中国近代史上,佛学的发展与社会改革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不少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企图通过提倡佛学来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进而推动社会的改革,因此先后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经过改造和发展的佛学理论。杨度的“新佛教论”即是其中较有系统和新意的佛学理论之一。杨度(1874—1931),字皙子,一号虎禅师,湖南湘潭人,是中国......
-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促进中华文明发展
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肇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民本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时期。《尚书·五子之歌》记载:大禹的孙子太康无道,被有穷、后羿抓起来废了。太康的五个弟弟作《五子之歌》述大禹......
-
〓 《诗经·卫风·氓》“靡有朝矣”训诂商榷
【内容摘要】《氓》是《诗经·卫风》中的名篇,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其中“靡有朝矣”的理解可谓纷繁。文章综合运用古代汉语语法、文字、音韵、训诂与古文献资料,比较互证的办法,考释了“靡有朝矣”一词的含义,对以前的训诂成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朝”通“调”。“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即早起晚睡,从未改变。【关 键 词】诗经;氓;靡有朝......
-
〓 争鸣与商榷: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白银货币化
从全球史视野来看,明代白银问题非常值得关注,源自市场的明代白银,某种意义上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全球历史。明代为什么会有大量外银流入中国?长期以来中外史学界多是以当时欧洲不能制造出与中国商品相匹敌的商品来交换进行解释,这种只见外在不见本质的观点显然缺乏说服力。我们需要切实了解中国内部在经济全球化前夜究竟发生了什么,通......
-
〓 国学漫谈:北辰的符号意义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除去日、月之外,还有两类天体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即是彗星和北极星。后者在古代文献中更多地被称为北辰。北辰在中国古代社会心理中有着积极、明亮的政治符号意义,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北辰文化”。 北辰者,乃天球上靠近北极的一颗亮星,《尔雅·释天》说“北极谓之北辰”。但在不同的时代,所谓的“......
-
〓 兼容与综合——龙文化的主体精神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即是龙年,此种幸遇3000年才有一回,举国上下曾为此欢庆雀跃,至今记忆犹新。然而,最近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提出,“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因此,建议重塑中国形象。这一消息公开后,争议四起,反对之声强烈。怎样看待中国龙,在新世纪又将以何等的价值与现代文化接轨,......
-
〓 “六家”、“九流十家”与“百家”
摘要:本文认为,先秦时期所称的“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六家”、“九流十家”,与先秦至汉代所称的“百家”,不是同一范畴内的概念,它们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后人不了解“家”的这两种含义,更不了解“六家”、“九流”所产生的背景,对于先秦学术思想史有误解。关键词:六家、九流十家、百家、思想史“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是我......
-
〓 少数民族与鸡文化信仰
在我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几千年来,由于文化的不断交流、互补,使得许多民间习俗颇为相似,鸡文化现象也是如此,表现得更为丰富多彩,博大深邃。1.饮鸡血盟誓,白头偕老。侗族青年男女初恋结识后,双方约定选一个美丽的夜晚举行“定情仪式”。当明月升起时,族人围坐在一起,男青年取出事先早已准备好的、用红布条捆着的红公鸡,当着众人......
-
〓 从生活习俗和语言的社会性再论唐诗的“床”
古人有“郢书燕说”[1]与“辽东白豕”[2]的典故,意在讽戒穿凿附会与少见多怪[3]。客观地说,由于时代的日新月异,今人与古代诗文愈来愈远愈来愈隔膜,少见多怪是必然的;快节奏的消费时代缺乏精雕细琢的氛围,遭遇功利困扰的训诂实践,也不可避免郢书燕说。惟其如此,就训诂学这门古老的学科而言,运用传统而科学的训诂方法,有针对性......
-
〓 西方汉学中的道教研究
西方汉学历史悠久,产生于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澳大利亚华裔学者、国际知名道教研究家柳存仁教授1995年在新加坡召开的一次国际汉学会议上发表的《从利玛窦到李约瑟:汉学研究的过去和现在》一文称:“假如我们说马可波罗东来的时代是西方的欧洲人和东方的中国人接触的第一期,利玛窦为第二期,那么,到了鸦片战争前后,从苏格兰来的、信仰抗......
-
〓 史海钩沉:“五族共和”及其历史意义
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虽然都深受欧风美雨的思想浸润,但双方的领军人物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和人生阅历大为不同。前者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他们谙熟中国历史文化,既长期接受“旧学”(中学)的熏陶,又广泛涉猎“新学”(西学),对中国社会的认识较为深刻;后者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对中国的封建专制传统充满批判精神,对西......
-
〓 心直口快:老城不能再拆了
7月4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八次亲临北京视察、十二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都是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
-
〓 浅论《圣经》创世神话与鸡人创世神话中的神人关系
给人在宇宙时空中确定位置,规定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创世神话的内在本质。在《圣经•创世记》中,上帝创造了人,并突出了人为万物之灵长的思想:“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的各样行动的活物。”然而,由于人偷吃了禁果,最终被神逐出了伊甸园。显然,先于宇宙而存在的造物主同......
-
〓 “计算古文字学”正在路上
尽管甲骨文常让人想到“古老”二字,但在甲骨文的研究历程中,各种前沿科技的运用屡见不鲜,并为甲骨学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甲骨学与计算机的结合就是这样的例子。早在20世纪80年代,甲骨文字的计算机编码研究就已展开,通过创建专门的字库、设计专用的输入法,甲骨文得以进入数字空间。20世纪90年代开始,两岸三地的甲骨文数据库次......
-
〓 文渊阁四库全书版《二十四史》学术价值及整理体例
一、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规模的一部丛书,除通俗小说和戏曲不收外,包括当时图书的所有门类,共收书3400馀种,79000馀卷。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下诏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纂而成,仅其所动用的抄写人员即达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全部以抄本形......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