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俗”化,经典式微——对后经典艺术时代的思索
摘要:经典的存在需要特定的社会语境,人类社会的绝对不发达和相对不发达是“经典”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而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在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经典”的语境消失了。艺术走向生活的结果是——艺术经典时代的终结。那么,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又是哪些直接原因造成了艺术后经典时代的来临?......
-
〓 宋人绝句鉴赏之四
小桧韩琦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仁宗时任陕西安抚使,和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曾使西夏闻其名而不敢犯。历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执政于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累封魏国公,死后赠尚书令。严格地说,韩琦是位政治家,余......
-
〓 两宋雪景寒林境界对白山黑水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内容摘要:文章采撷两宋时期最具有雪景寒林意境的大师作品,一方面分析其审美境界、师承关系,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研究当代白山黑水山水创作的成果,以宏观的、多元的视角,寓古开今。关 键 词:雪景寒林意境造境白山黑水创作 长期以来,人们对黑龙江地域性山水意象的认识往往是冰天雪地、粗犷敦厚的,然而在这些北方山水浅表性特征的底层,还......
-
〓 郑连根:“官德”文章千古事
编者按: 为官之德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古人一直很注重官德问题,并有许多精彩论断。从“为政九德”到“十思”,从《待漏院记》到《阅江楼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针对官德的评说早已自成体系,而这个体系又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 一切法从心想生。“心能作天堂,心能作......
-
〓 “辩证之美”与“散点透视”——北大简《老子》再辨伪
南京大学李开教授《关于北大简〈老子〉的辨伪》的商榷文章,就竹简辨伪与汉字书法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意见。现就商榷中提出的三方面问题,试作回应与澄清如下。 简长与竹简形制辨伪李开先生正确地指出郭店楚墓竹简多长短不一的现象,对我《北大简〈老子〉辨伪》一文的形制辨伪之说,作出了必要补充。作伪与辨伪,向来有着多种层......
-
〓 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中的小说观念
【内容摘要】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文化信息蕴含丰富,对小说理论多有涉及,主要表现在:虚构观念上升为对小说本体性的较为普遍的认同,成为无多争议的话题;小说功能在“志于道”和“游于艺”两极中角力,体现了时代思潮的影响和文化观念的进步;立言不朽成为小说价值论述的标识,反映了从比附经史到等量经史的转捩;序跋还对小说写实艺术展开多......
-
〓 美的历史意蕴
华夏民族拓殖东亚揭开了五帝三王时代的历史序幕。“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些外来殖民者的政治组织力远在蒙昧的土著居民之上,故能反客为主君临四夷,施行种族隔离之贵族专政长达两千年之久。彼时之贵族身著裳裙,长袖翩翩,依类象形之文字也和其服饰一样婀娜多姿。他们言辞简约,谈吐委婉,而书体之笔画亦朴拙婉转有如其人。上流社......
-
〓 论《红楼梦》凡例楔子第五回为曹雪芹所作——著作权归属曹雪芹
在网上看到一些否定曹雪芹《红楼梦》著作权的言论,气愤不过,特作此文,是为申辩。把凡例楔子第五回连贯起来看,发现此三段意义相通关合,照应呼应。作者借写凡例楔子第五回透露暗示自己很多信息,另有别意。如有关题名旨义、著作权问题、成书情况、写作缘起、写作目的、个人精神状况、个人家庭等。总之,信息密集,情况多多。因为只有此三段与......
-
〓 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一个国家或民族往往都存在自身所特有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基因内在于该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从而形成有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习惯。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基本精神。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最久远的思想文化是儒家学说,但不......
-
〓 女性学者的红学研究: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
何其芳说《红楼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生活兴味和揭露生活底蕴的诱人魅力”。《红楼梦》写的是日常生活、涓涓细流,很难用一个段落或一个故事来代表它的整体。人们熟悉的宝玉挨打、抄捡大观园一类当然是小说的精彩篇章。然而高潮之起早已伏脉千里、远铺近垫,无数细浪方......
-
〓 清史稿·阎若璩传
阎若璩,字百诗,太原人。世业盐筴,侨寓淮安。父修龄,以诗名家。若璩幼多病,读书闇记不出声,年十五,以商籍补山阳县学生员。研究经史,深造自得。尝集陶弘景、皇甫谧语题其柱云:“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暇日。”其立志如此。海内名流过淮,必主其家。年二十,读《尚书》至古文二十五篇,即疑其伪。沉潜三十馀年,乃尽得其症结......
-
〓 论汉字再简化——让汉字成为易识易写易记的文字
图为丰子恺漫画《今昔对比》 资料图片 近年来,海内外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恢复汉字繁体字。这几年还连着上了全国“两会”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汉字繁简比较,颇富争议,易动感情,人们观点虽异但目标相同,都是为了使汉语更好地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服务。但笔者认为,从普通群众的使用出发,从语言的工具属性出发,从有利于汉语......
-
〓 孔子“仁”思想的政治含义初探
内容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我国古代学者一般从伦理的角度去理解“仁”,认为“仁”者的本质是爱人,特别是宋明儒学强化了这种观点。不过,笔者认为,除了伦理含义外,“仁”还具有更深层的政治含义。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政治抱负就是要革除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恢复“文武周公之道”,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便是出于这种诉求提......
-
〓 “墓门深更阻侯门”析证
明末清初复社文人冒辟疆(襄)尝撰《影梅庵忆语》,以追述其与江南名妓董小宛(白)之姻缘而受到长久关注。其中董小宛之死一节,《忆语》中固已直言之,而同时友人以诗或文记其事者甚夥,均未有持异说者。及至清末民初,乃有罗瘿公、陈石遗等,据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下简称《题董白小像》)、《古意》诸诗......
-
〓 阳明心学的主体性之维
主体性一般指人的自我意识及人的主动、能动、自主、自由和创造等特性,它既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据,又是其所具有的性质。人的主体性自觉有个漫长的渐进过程,生当明朝中叶的王阳明,适逢社会新旧转型的大时代,他创立的心学体系以建构人的道德主体性为旨归,其主要范畴和命题均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一、“心即理”的价值主体正德初,阳明因冒犯阉党......
-
〓 《辞海》中东汉、三国交界时期人物断代问题
《辞海》是我国的权威辞书。不过,此书虽经多次修订,其最新版本2009年第6版(本文所引为该书的缩印本,2010年4月第1版)仍然存在着对东汉、三国交界时期人物的断代标准不一、前后矛盾等问题。先请看《辞海》中下列三类例子:第一类1.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P178)2.吕蒙(1......
-
〓 朱熹楚辞研究的转型意义
在楚辞学史上,洪兴祖的《楚辞补注》继承汉唐以来楚辞学的研究路径,注重对文字、音韵的诠释,而朱熹的《楚辞集注》则把重点放在义理的阐发上,开辟了一条研究的新路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楚辞集注》“大旨在以灵均寓放逐宗臣之感,以宋玉《招魂》抒故旧之悲耳,固不必于笺释音叶之间规规争其得失矣”,这个总结是准确的。朱熹楚辞学......
-
〓 唐代谏诤风气与文学家谏官的命运
内容提要:由于在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文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文学家以其所秉有的文才成为谏官队伍中的主力。尽管唐代君王基本都有求言纳谏的意识,但在不同的时代,谏诤风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影响到了唐代文学家的人生轨迹,改变了他们的政治命运。可以说,唐代文学家的政治命运折射着唐代的政治风气和唐王朝的命运。从理论......
-
〓 夜市经济: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经济形态
图为明代绘画《海内奇观·杭州北关夜市图》。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明万历时期杭州武林门外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热闹非凡的夜市景象。 日入为夜,买卖之所为市。夜市与“日市”相对,是指从黄昏到黎明时间段的商品劳务交易活动。秦汉以来的古代中国社会严格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就城市商业和市场而言,市场是封闭性的,日......
-
〓 清代州县讼案和基层的司法运作——以黄岩诉讼档案为研究中心
摘要:近年发现并整理出版的浙江黄岩县诉讼档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基层司法运作的风貌。一方面,档案表明,尽管《大清律例》对违法行为明文规定给予惩处,但这些法律在基层社会很少甚至没有得到遵照、执行;另一方面,尽管调解被认为是清代法律的重要传统,但许多案件表明,基层的调解纠纷并不总是有效。知县强制大部分当事人自行理处纠纷,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