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狸猫换太子”传说里藏着的历史秘密
一、“狸猫换太子”传说由来有关北宋仁宗皇帝身世的“狸猫换太子”传说在元杂剧中已略见雏形,由于富有戏剧性,后来便被演绎成为京剧、越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遂众所周知。近年,又有了长达30集的电视连续剧《大宋奇案狸猫换太子传奇》,更家喻户晓。传说在宋真宗的皇后去世后,刘妃和李妃都怀上身孕,为了争夺皇后之位,刘妃串通太监和......
-
〓 高本汉:一个瑞典人对中国学界的重大影响
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1889—1978年)不仅是19世纪以来瑞典最杰出的学者,也是西方世界最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以毕生精力研治中国文化,尤其致力于汉语音韵训话的探究。他花费数十年时间,根据古代韵书、韵图和现代汉语方言,以及日本、越南、朝鲜诸国语言中汉语借词的译音,重新构拟了以唐代长安方言......
-
〓 从长时段看大作用长江城镇带的历史角色
长江沿线城镇是与长江早期文明相伴而生并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长江城镇带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社会结构要素,从历史长时段深刻认识长江城镇带的历史角色,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重心在关中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城镇稀......
-
〓 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讨论了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问题。特别指出今天中国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当将自己文化中的一些合理的东西输送出去,以有利于人类社会之发展、进步。今日中国文化实际上是在五、六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吸收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共同体。而在这漫长......
-
〓 仓颉新论
作者简介:赵守祥,潍坊市政协委员,寿光市政协常委、原寿光市委党史委主任。题记:蒙李学森老(仓颉研究会)多所告约,爰作之。一 中国历史自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后,商朝被确定为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一代王朝。在商之前的夏朝,现在还未发现有当时的系统文字。然从商朝在甲骨文未发现之前也是传说中的王朝,甲骨文发现之后所记载的商王朝帝王世系均......
-
〓 敦煌语言文学文献:探源寻迹话今用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景云二年(711)赐沙州刺史能昌仁敕》局部清末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六万多件敦煌遗书,其中包括数量浩繁的语言文学文献资料。举其要者,语言方面如失传已久的《切韵》系韵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字样学著作《正名要录》,我国最早的民间俗语词词典《字宝》,最早的名物词词典《俗务要名林》;文学方面如我国最早的词......
-
〓 读史札记:18世纪中国被忽视的忧患意识
《乾隆南巡图卷》(局部) 18世纪中国的康乾盛世,特别是1759年清朝统一新疆后出现的“全盛”局面,无论是在疆域版图上,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统治能力、文化繁荣程度上,都远远超越前代,创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繁荣昌盛的奇迹,正如时人所谓“轹古凌今,遘史册罕逢之盛世”(于敏中:《素余堂集》卷25,《贺平定西域表》)。而......
-
〓 贯通考察清代法律史刍议
法律制度史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的基础。古人非常注重对于典章制度的研究,无论训诂还是治史、治事,胥以此为提纲挈领的工具。但是,制度史研究之难有两端:一是过去制度史多依官书政典等敷陈而来,往往流于对典章制度的简单叙述,深入制度内部的肌里与精髓的难度极大,故将制度的外在样式与内在特质结合起来臻于传统史学所谓“圆神方智”的......
-
〓 专家论坛:唐宋时期经济增长的大国效应
唐朝繁荣的海运场景。资料图片唐宋时期(公元618~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世界大国经济发展的典范。这一时期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由此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产业规模和经济规模。这些规模因素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大国效应。初始条件:人口众多和土地辽阔从唐宋时期的初始状况看,人口众多和......
-
〓 专家观点:有必要深入搜求民间中医药古籍
前不久,国家图书馆展出了民间藏书家从河南伏牛山村中新发掘出来的一套《本草纲目》,这是我国近数十年来新发现的、民间收藏的唯一一部《本草纲目》金陵本重修本。民间能在现代发现如此珍贵的古籍,说明继续广为搜求散落民间的中医药古籍还有很大的空间。 那么,这次展出的《本草纲目》金陵本重修本,到底有哪些价值和意义呢? ......
-
〓 百年中国画的四次大争论
美术革命与中国画前途的论争20世纪上半叶(1901-1949),社会革命与时代的演化直接触动于中国画坛的是:清王朝的退席和皇家审美体系的解体;蔡元培于1912年提出将美育列入教育范畴,以西方为模式的社会美育向中国画提出了新的课题;前朝“公车上书”的带头人康有为继续着文化的思考,于1917年发出了“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
-
〓 论一百年来中国画的两个转型期
中国是艺术大国,中国画的隆盛与衍变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最壮观的一幕:就与历史行程的比较而言,可说一代有一代的国画风貌,正如一代有一代的学术一样;一定历史时期如果没有另外的画种、画风、画学相互激荡,占据主流地位的画种、画学内部,便会分裂、内耗、乃至自蔽。更何况一个大时代的来临!中国画的转型与20世纪的时代大变革风云际会。 ......
-
〓 艺术“俗”化,经典式微——对后经典艺术时代的思索
摘要:经典的存在需要特定的社会语境,人类社会的绝对不发达和相对不发达是“经典”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而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在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经典”的语境消失了。艺术走向生活的结果是——艺术经典时代的终结。那么,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又是哪些直接原因造成了艺术后经典时代的来临?......
-
〓 宋人绝句鉴赏之四
小桧韩琦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仁宗时任陕西安抚使,和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曾使西夏闻其名而不敢犯。历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执政于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累封魏国公,死后赠尚书令。严格地说,韩琦是位政治家,余......
-
〓 两宋雪景寒林境界对白山黑水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内容摘要:文章采撷两宋时期最具有雪景寒林意境的大师作品,一方面分析其审美境界、师承关系,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研究当代白山黑水山水创作的成果,以宏观的、多元的视角,寓古开今。关 键 词:雪景寒林意境造境白山黑水创作 长期以来,人们对黑龙江地域性山水意象的认识往往是冰天雪地、粗犷敦厚的,然而在这些北方山水浅表性特征的底层,还......
-
〓 郑连根:“官德”文章千古事
编者按: 为官之德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古人一直很注重官德问题,并有许多精彩论断。从“为政九德”到“十思”,从《待漏院记》到《阅江楼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针对官德的评说早已自成体系,而这个体系又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 一切法从心想生。“心能作天堂,心能作......
-
〓 “辩证之美”与“散点透视”——北大简《老子》再辨伪
南京大学李开教授《关于北大简〈老子〉的辨伪》的商榷文章,就竹简辨伪与汉字书法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意见。现就商榷中提出的三方面问题,试作回应与澄清如下。 简长与竹简形制辨伪李开先生正确地指出郭店楚墓竹简多长短不一的现象,对我《北大简〈老子〉辨伪》一文的形制辨伪之说,作出了必要补充。作伪与辨伪,向来有着多种层......
-
〓 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中的小说观念
【内容摘要】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序跋文化信息蕴含丰富,对小说理论多有涉及,主要表现在:虚构观念上升为对小说本体性的较为普遍的认同,成为无多争议的话题;小说功能在“志于道”和“游于艺”两极中角力,体现了时代思潮的影响和文化观念的进步;立言不朽成为小说价值论述的标识,反映了从比附经史到等量经史的转捩;序跋还对小说写实艺术展开多......
-
〓 美的历史意蕴
华夏民族拓殖东亚揭开了五帝三王时代的历史序幕。“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些外来殖民者的政治组织力远在蒙昧的土著居民之上,故能反客为主君临四夷,施行种族隔离之贵族专政长达两千年之久。彼时之贵族身著裳裙,长袖翩翩,依类象形之文字也和其服饰一样婀娜多姿。他们言辞简约,谈吐委婉,而书体之笔画亦朴拙婉转有如其人。上流社......
-
〓 论《红楼梦》凡例楔子第五回为曹雪芹所作——著作权归属曹雪芹
在网上看到一些否定曹雪芹《红楼梦》著作权的言论,气愤不过,特作此文,是为申辩。把凡例楔子第五回连贯起来看,发现此三段意义相通关合,照应呼应。作者借写凡例楔子第五回透露暗示自己很多信息,另有别意。如有关题名旨义、著作权问题、成书情况、写作缘起、写作目的、个人精神状况、个人家庭等。总之,信息密集,情况多多。因为只有此三段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